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不久,围攻齐国的胶东等四王也被汉将栾布击败,纷纷逃回自己的封国,遭到周亚夫部汉军围追堵截,四反王或畏罪自杀,或兵败被杀。齐地叛乱历时三月余,亦被平定。

六国全灭,现在只剩了赵王刘遂一路孤军还在负隅顽抗了。当初刘遂起兵之时,还信心满满的发兵至赵西界,欲与吴楚联兵西进。然而吴楚被困于梁都之下,联络已久的燕王和匈奴单于又迟迟不肯出兵响应,刘遂势单力薄,无奈只得退回邯郸城内坚守。汉将郦寄久攻邯郸不下,历时七个多月。最后还是栾布帮忙,在平定齐地之后回师邯郸,与郦寄合力进击,以水灌城,这才将邯郸攻破。刘遂军败,自杀。

至此,汉军经过七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战斗,斩首十余万级,终于彻底平定了七国之乱。景帝刘启长长的舒出一口气——这噩梦般的半年,终于结束了!大汉王朝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进入一个再没有强大割据势力的中央高度集权新格局之中。

景帝非常幸运,后世西晋的“八王之乱”导致了绵延数百年的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还好大汉有个周亚夫,否则中华必将提前迎来一次大乱世。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启从容削藩。第一步:将齐楚吴赵四国旧地,分为十三个小国,均由其至亲皇子出任诸侯王。至此,汉朝的直辖郡从刘邦时的15增加到了40;诸侯国由9分裂为25。第二步:规定诸侯国官吏悉数由皇帝任免,诸侯王不能养兵,更不能干预地方政务,即王国的地位已与汉郡无异。至此,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诸侯封建制,终于名存实亡,被长久封存起来。

然而,为了这一日,历史的车轮滚滚,进进退退,往来折腾,足足折腾了中国五六十年,弄得多少英雄为之血尽,多少生民为之涂炭。于是在这一刻,在这历史的转角处,刘启与周亚夫这对创造历史的君臣搭档,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五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50年的二月初六,汉景帝刘启晋升周亚夫为丞相,并下诏废除了太尉一职,将其职事并入丞相府。所以历景帝一朝,只有周亚夫一人当过太尉,唯一的周太尉。

忆当初,周勃平诸吕之乱,看今日,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周家两次将大汉刘氏的江山社稷从危亡边缘挽救了回来。景帝没法儿不看重周亚夫,这是社稷之臣,国家的中流砥柱啊!

而周亚夫从河东郡守,升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竟恰好是花了八年的时间,一切还在精准无比的验证着当年许负的预言。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宿命这种东西吗?周亚夫问天问大地,也一次次的追问自己。

他没有答案,他只能继续的走下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景帝很早就立了太子,那就是长子刘荣。但后来由于小人的挑拨,无非是后宫女人争风吃醋之类,刘启慢慢开始不喜欢刘荣的母亲栗姬了,连带着也开始不喜欢刘荣来,于是便嚷嚷着要废长立幼,改立那七岁的小儿子刘彻为太子。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家天下。坚持与贯彻嫡长子继承制,对于稳定国家政局非常重要。现在景帝竟想废长立幼,周亚夫与窦婴这两位朝廷重臣当然坚决反对,都说太子无过,今无故废之,乱国之始也!

当初平七国之乱,条侯周亚夫与魏其侯窦婴居功至伟,朝野皆仰望其威,每遇朝廷会议大事,必推二人居首,公卿莫敢与之抗礼,刘启亦对二人甚为倚重。但是这一次,刘启真火了:老子是皇帝,想让谁当接班人就让谁当接班人,还轮不到你们插嘴!

皇帝认为天下是他一家的,但周亚夫与窦婴却认为天下是大家的,立储当然那也要听大家的,不能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于是就在朝廷上据理力争,争得面红耳赤,君臣不欢而散。

太子刘荣最终还是被废了,贬为临江王,等于是变相的发配长沙蛮荒之地了。他的老妈栗姬,因此抑郁而死。他的支持者周亚夫与窦婴,也因此渐渐被景帝疏远了。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公元前150年四月十九日,刘启改封小刘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也被封为皇后,是为王皇后。

又过了两年,废太子刘荣因为侵占太庙用地而得罪,景帝将他召来长安,交由中尉(中尉除领军外,还兼管首都治安)郅都审理。我们前面说过,狱吏从来都是很拽的,管你是高官还是皇子,到了他们手里一概不容情。何况郅都号称苍鹰,高飞蓝宇,利爪横空,是汉朝有名的酷吏,那更加拽到天上去了,平日里见到周亚夫都敢桀骜不礼,只是周亚夫不跟他计较而已。

于是终于,刘荣不堪其辱,含恨自杀。

侵占太庙用地,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当初,晁错就干过这种勾当,刘启认为稀松平常,根本不加处理。臣子都没关系,何况亲儿子?由此可见刘荣之死,绝对有猫腻。

因为刘荣必须死的,废太子最容易被心怀不轨之人撺掇着去谋反,现在不反,以后也有可能反,刘启亦不得不防。

宫廷争斗,就是这么冷血残忍,没有任何亲情可讲。所走的法律程序,也只不过是张煞有介事的遮羞布,为政治迫害装装样子罢了。

从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看出文帝与景帝行事作风之迥异了。文帝外柔内刚,景帝则内刚外猛;文帝很少以个人恩怨影响国家决策,景帝则恰恰相反,其于君臣、父子、兄弟之际,背理而伤道,忌刻而少恩者,一至于此,岂称人君之量?

事已至此,窦婴的心冷了,血也凉了,于是他交上辞职书,说自己病了,不堪在朝为官,请求退休回封地。刘启答应了。同时要求退休的还有以大公无私称道的原廷尉张释之,只因他从前因秉公执法而得罪过当年还是太子时的刘启,退休是为了怕秋后算账。不过刘启最终没让张释之退休,而是把他贬出中央去做淮南王相,以示自己宽大为怀不予计较。

临行之前,张释之与窦婴来到好友周亚夫府中,与他道别。

周亚夫力劝窦张二人说,我们都是朝廷重臣,拨乱反正,劝谏皇帝,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的责任。皇帝不听是他的事儿,我们不说是我们的事儿,你们怎么能因为一点儿小小的挫折就撂挑子呢?鄙视你们!

窦婴笑了,他喜欢这样的周亚夫,真的喜欢。但是,唉……窦婴的笑变成了苦笑。

我的丞相大人,你到底明不明白,这可不是一点儿小小的挫折。我们可是一口气得罪了皇帝、皇后、太子三位大人物!我听说你从前还得罪了梁王和太后,天哪,你可是把皇帝一家人全得罪光了。你现在跟我说本分,说责任,那也要有命管才行哪!

周亚夫没有说话,他抬头仰望天空,久久不语。

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淡蓝淡蓝,明媚忧伤,一如他的心境。

终于,周亚夫说话了:“吾虽万死,亦要顶住此天。”

窦、张二人愣住了,许久,终于慨叹道:“条侯铁肩担道义,顶天立地,此真宰相也。我等不如。”

周亚夫苦笑一声,举起酒来,道:“两位莫夸我了。此一别,再见不知何日,兄等珍重。”

窦婴拿起酒来,一饮而尽,又放下酒来,看着周亚夫,只觉得越来越欢喜、惋惜,百感交集。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告诉他,眼前这个周亚夫,只要头顶有天,脚下有地,就绝不会倒下。即便身体倒下了,灵魂还是向上的。

正在想,周亚夫又举起酒来,于是三人一番快饮,至夜方散。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喝完酒,周亚夫还要继续的走下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2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