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9.吴楚弄兵无剧孟

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周亚夫身为好汉中的极品,自然从不拒绝帮手,区区一个赵涉哪里够,他还很想要一个大侠,一个真正的大侠。

这位大侠,就是洛阳民间教父级的人物,号称“洛阳赌神”的剧孟。

汉朝时候的侠跟后世的侠相比,其影响力之大决不可同日而语。盖当时任侠之风甚盛,上至诸侯高官,下至贩夫走卒,或多或少都透着一股青衫磊落的江湖气。事实上,汉朝很多名臣,如季布、袁盎、灌夫、郑当时、汲黯等,都是豪侠出身,拥有浓厚的江湖背景。(只不过这些豪侠与朱家、郭解、剧孟等闾巷游侠在阶级成分与行事风范上有本质区别,他们更偏豪强与强宗些。)而剧孟此人便是个巨猛的江湖老大,他天性豪爽大方,喜欢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又好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别人有急难,必倾其所有相助,不以存亡为辞,且千金一诺,无需任何报酬。所以剧孟虽是个赌徒,家产总共加起来还不到十金,可谓钱权两无,但却名显诸侯,死党遍天下,其母去世时,前来送葬的马车竟有千余辆,皇帝死了老娘恐怕也不过如此。可以说在关东一带,剧孟一跺脚,都得抖三抖;剧孟一发话,处处有帮手;值此天下大乱之际,谁要是得到了他的支持,那简直跟得到一个国家没啥区别。

然而,一个影响力如此恐怖之人物,吴王刘濞竟不知争取,真是愚不可及!亏他还派了那么多的死士潜伏来洛阳当特工。所以当周亚夫顺利与剧孟见面,并得到他全力相助的保证后,开心的几乎跳了起来,连道:“七国反,吾乘传车至此,竟一路无阻,幸哉!又以为诸侯已得剧孟,今剧孟安然无动,幸甚哉!今吾据荥阳,荥阳以东,无足忧者。可笑吴楚欲举大事,而不求剧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

周亚夫慨叹自己幸运,不是没有道理的。吴王刘濞没有先占荥阳,又没去争取中原地方的民间力量,反让周亚夫轻轻松松顺利到手,这真是他的一大失策。

其实在吴楚联军西进之前,曾有两个明眼人劝说过刘濞,指出他倾兵攻打梁国的战略中有重大失误,并请他先机进取,毋落人后,但很可惜,刘濞没有听从,这最终导致了他一子落败而满盘皆输。周亚夫赢了个轻松利落。

刘濞手下的这两个明眼人,就是吴国大将军田禄,以及青年将领桓将军。

田禄伯的意见是:“大王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恐难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沿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计也。”

桓将军的意见是:“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今为大王计,宜疾兵西进,过城不攻,一路直驱,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一时不得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否则大王徐行,留攻城邑,待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与我对垒交锋,如此我失彼长,彼得我失,则大事去矣。”

田禄伯此计,正是当年刘邦项羽灭秦之策,他们一个在北方牵制秦军主力,一个在南方势如破竹,分别从北边的函谷关与南边的武关攻入关中,从而一举将秦朝灭亡。

此计可谓吴楚军上上之策。

桓将军此计,则是后世明成祖朱棣夺取南京之策。过城不攻,直捣黄龙,虽然冒险,却是很有效。巧合的是,朱棣的造反口号也是清君侧,不过他成功了,所以他的造反变成了靖难,如果吴王刘濞也成功,他一样会得到这个名号的,但在此之前,他只能是反贼。

此计亦可谓吴楚军中上之策。

其实,关于田禄伯的计划,刘濞不是没想到,当初他起兵时发布天下诸侯的檄文里,就曾想让南越与故长沙王子联兵定长沙地,然后入武关,攻取巴蜀汉中,配合七国造反。但是很可惜,南越与故长沙王子都没有响应他,结果此策胎死腹中。

归根结底,各国反王各怀鬼胎,貌合神离,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势必难以齐心合力。刘濞从前计划的很美,但结果呢:南越没出兵,燕王没理他,匈奴坐山观虎斗,胶西四王围攻临淄也并未西进,赵国则初是观望,继则退保邯郸——最后,竟只有吴楚一路孤军在西进攻梁。原先檄文中所谓南北中三路分进合击,会师洛阳的宏伟计划,其实早成了一纸谈兵而已。

所以现在,田禄伯主动请缨,愿意自率军东进,重启这个分兵迂回入关的计划,刘濞对此犹豫不决,正在纠结,他的太子刘驹说话了:“王以反为名,兵权不可假手他人,恐他人得兵,亦将叛王,为之奈何?且分兵而别,前途利害,不可预测,徒自损耳!”

刘濞听完此言,只觉一股凉气顿时从脚底升上来,直入心脾。他怕呀,他怕田禄伯变成第二个刘邦,那么他就得变成第二个项羽了。所以不行,田禄伯的计策再好也不行,分兵乃造反之大忌,当年陈胜也是因为分了太多兵给手下而惨遭败亡的,他怎能重蹈覆辙?乱世之中,人心难测哪!

这就是周亚夫之前指出的刘濞之致命弱点了。他起兵造反,名不正言不顺,表面上力量强大,其实内部脆弱无比,毫无团结可言。一个人想夺天下,却无可信之人,岂能不危?明明有可信之人,却又不敢固信,焉能不败?

所以当桓将军提出了中上之策,刘濞仍然不敢固信。他心中拿不定主意,便召来一帮老将开会商量。老屁股们害怕小桓抢了他们的功劳,当然坚决反对说:“此年少竖子,临阵破敌可耳,安知大虑!”刘濞闻言,也深以为然,于是把小桓召来痛骂了一通,无非责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类。

真的是很好笑,既然年少竖子不知大虑,那么刘濞的太子刘驹恐怕年纪也不大,刘濞为何宁愿听他的而不听老将田禄伯呢?呵呵,官场之道,从来双重标准。

就这样,一个避短用长、速占关东要地的大好计策,又被刘濞给摒弃了。这傻货,怎么就不知道学学人家周亚夫呢?明明手底下人才不少,却不知道用,他不败才有鬼。

关键,还是在刘濞造反底气不足。他徒有大志却无伟略,光想着自己实力强大,殊不知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所以说自疑者必疑人,信人者必自信;用人不疑不一定会成功,但处处猜疑则一定失败。

时至今日,刘濞就是悔不当初也来不及了,荥阳成皋一线战略要地已被周亚夫牢牢控制住,刘濞只能豁出去猛攻梁国,一条道走到黑,不见棺材不落泪。

其实刘濞的想法也未必完全没有道理,当年项羽迟迟无法干掉死守荥阳的刘邦,其一大原因就是彭越在其后方梁地捣乱,弄得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所以刘濞决定先拿下梁地,使无后顾之忧,再从容西进,稳扎稳打,总比桓将军的赌博战略保险的多。

但是刘濞又错了,大错特错,且不说他的军事能力不及项羽韩信十分之一,就算是周亚夫,也强过他实在太多,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怎么打都是输。赌一赌或许还有百分之一侥幸成功的机会,不赌跟等死就基本没啥区别了。

其实要我说,刘濞此人,色厉内荏,志大才疏,明明是只蜗牛,却偏偏要顶个乌龟的壳,这就是他此生最大的悲剧。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2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