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魏惠王:马陵一战,魏惠王不止失去了最精锐的十万武卒、最重要的国家接班人太子申、以及最顶尖的名将庞涓。他更失去了人生的斗志与希望。

魏惠王年纪本就不小,再加上丧军之辱,丧子之痛,从此便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吕氏春秋》一书甚至记载,魏惠王在晚年甚至有将王位禅让给国相惠施的想法,也不知是真是假。

与此同时,秦国商鞅变法终于大成,秦国正式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没有想到,中原一通混战,最后的大赢家竟然是西边儿的“乡巴佬”秦国。齐国辛辛苦苦了半天,却只得其名而让秦坐享其实,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

笑到最后,笑的才最美。

魏惠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1年)五月,齐将田婴伐魏东境,围魏平阳(今河南滑县南)。九月,秦卫鞅伐魏西境;十月,赵国伐魏北境。魏军皆败绩,魏大将公子卬亦被秦军所俘。

马陵大战一结束,原霸主魏国马上变成了各大国竞相攻击的目标,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要谁一旦摔倒,就立刻会被群狼撕成碎片!

魏惠王三十一年,秦魏战于岸门(今山西河津南),魏军再次大败,主将魏错被俘。

魏惠王三十六年,魏惠王决定改元,妄图去除衰气,拯救魏国日暮西山的国运。

魏惠王更元五年(公元前330年),秦将公孙衍大败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俘魏将龙贾,歼灭魏将四万五千人,魏国被迫将西河郡全数献给秦国,当年吴起的预言成真了,秦国至此尽占崤函之险,横空出世,东向以临天下。

至此,魏惠王任内,魏国已有六位军事统帅先后被敌国俘虏过了,他们分别是公孙痤、庞涓、太子申、公子卬、魏错、龙贾。丢人哪!

魏惠王更元七年,秦夺得魏蒲阳(今山西隰县),同时魏将上郡全境十五县之地(陕北延安到榆次一带)献给了秦国 。

马陵一战,标志的魏国霸业开始衰弱;西河与上郡广大土地的丢失,标志着魏国霸业的终结。从此以后,魏国一日弱过一日,一年衰过一年,无论怎么折腾,依然头都不回地朝亡国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史家评论,魏国的衰落,在于人才的流失和战略的失误,照我看,魏国还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曾让它无敌于天下的武卒制度。武卒制度有其进步性,但也有很大的缺陷,这我在吴起一章已经讲过了,它太耗国力,难以支持长期战争,荀子在《议兵》一文中就曾称之为“危国之兵”。我前面也讲过它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武卒的服役期,但是很显然,魏惠王并没有这么做。

魏惠王更元九年,韩赵联兵围攻魏之襄陵,魏惠王不得已向韩赵求和,是年五月,魏惠王会韩威侯于巫沙,并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宣惠王)。

可怜魏惠王,原先付出了血的代价率先称王,到最后却不得不四处礼拜尊别人为王,悲哀啊悲哀。

魏惠王更元十二年(公元前323年),楚国为了控制魏国,要废除魏太子而将流亡于楚的魏公子高送回魏国立为太子,命柱国昭阳进攻魏襄陵,占据了八个邑。襄陵这片七十年前被魏文侯强夺去的军事重镇终于重回了楚国的怀抱。

可怜魏惠王,当年多么的不可一世,现在却连自己的内政都要遭人干涉了,悲哀啊悲哀。

同年,秦又伐魏,攻取大城曲沃(当年晋国的“龙兴之地”,位于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可怜的魏国,接连丢人,接连丢地,综合国力持续衰退,天下魏国独霸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的历史,是属于东齐西秦、列国相王、合纵连横的时代。

魏惠王更元十六年(公元前319年),一生跌宕起伏,享受过天子尊荣,也遭遇过丧权辱国的暴躁老人魏惠王魏罃在大梁黯然去世,太子嗣即位(之前的太子赫已被长寿的魏惠王活活熬死),是为魏襄王。

魏罃一共活了八十二岁,在位五十一年,是战国时代最长寿的国君,他这长长一辈子,可以说是亲身承受了魏国由盛转衰、齐秦强邻崛起等诸多不幸,他好苦好挣扎。《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他晚年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有时候,活的太长也不是一件好事儿。

(孙膑庞涓篇完)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2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