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齐相曹参查知临淄街头那疯士便是故人蒯通,闻诏后便亲往寻访。

果然,在临淄的闹市上,曹参重遇蒯通,却见故人披发赤足、疯头疯脑,嘴里哼哼唧唧的也不知念着啥东西,一群小儿在他身后起哄。

曹参下得车来,亲至蒯通面前,拱手下拜道:“先生别来无恙。”

蒯通并不搭理他,却自顾自的嘀咕道:“这几日将星落在长安,也不知是哪员战将死了,我识也不识?”言毕,便拿手中砖瓦去丢曹参,口中一会儿念诗书百家之语,一会儿大笑不止。

曹参躲开砖块,冲上前去,一把拽住蒯通衣服,叫道:“先生,你我故帅韩信已在今年正月,于长乐宫被吕后斩讫了!”

蒯通闻此,大叫一声,昏倒在地。曹参忙令人将他扶起,带回府中,至夜方苏醒过来,垂泪哭之不绝:

“韩信早不悟耶?韩信早不悟耶……”

曹参安慰了蒯通一番,道:“今汉帝下诏捕公,我极为难,奈何?”

蒯通道:“足下不必为难,我去见汉帝便是。”

曹参顿足道:“不可,不可,公此去必性命不保也!”

蒯通道:“曹公放心,弟口中舌在,不能死耳。”

曹参道:“果真如此,公可返齐,为我门下客,我定厚待于公。”

不日,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

“昔日汝曾教淮阴侯反耶?”

“然。臣固教之。”蒯通大方承认:“无奈竖子不肯用臣之策,故被诛族。若彼能听臣言,陛下安得而杀之乎?”

高祖大怒,下令左右:“烹之!”

蒯通大叫冤枉:“嗟呼,冤哉,冤哉!”

“汝教韩信造反,烹汝有何冤枉?”

“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高才捷足者先得也。当日臣教韩信之时,臣惟知有韩信,不识陛下,况天下之人,欲为帝王者甚多,不过力量不及,陛下岂能一概烹之?”

高祖若有所思,又问:“当日汝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蒯通道:“吾相韩信,言其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因说之背汉自立,则可三分天下也。”

高祖又问:“然信有何言?”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

高祖顿时愣住,良久没有说话,眼泪却在眶中打转了。

——原来韩信片刻都未曾忘怀我与他的君臣之义,我今竟夷其三族,岂为人类?

蒯通又叹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然彼竟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劝进于汜水,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嗟夫,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

高祖不忍再听,便转过头去,挥手道:“置之!”(放了他吧)

蒯通于是再拜辞去,走到门口的时候,他隐隐约约听到了高祖低低的啜泣声。

24. 大风悲歌思猛士,寂寥魂魄归故乡。念昔日恩义,感伤悲

淮阴侯犯上谋逆而被族诛一事,并没有让帝国彻底安定下来,反而让诸侯们更加恐惧,他们一个又一个前仆后继的起兵造反了。

是年(公元前196年)三月,高祖吕后杀梁王彭越,夷其三族,并将其尸体剁成肉酱分赐诸侯。

七月,淮南王英布反,高祖再次御驾亲征。

十月,英布兵败被杀。不久,陈豨也在代地兵败被杀。

次年二月,高祖青梅竹马的好兄弟燕王卢绾勾结匈奴,欲谋不轨,高祖大怒,派樊哙领兵攻燕。卢绾不敌,败逃匈奴。

诸侯王相继造反,这当然不是件好事情,但若能因此而平灭隐患,去封建而行郡县,却又不失为历史的正轨,这样看,高祖吕后苦心孤诣而铲除异姓诸侯王,还是有其历史进步性的,虽然它上面沾满了血腥与罪恶。

三月,高祖听闻樊哙也有不轨之举,大怒,便命陈平周勃二人去前线夺兵权而杀樊哙,陈周二人没有听命,只是把樊哙抓了回来。

四月,高祖来不及处置樊哙,便在长乐宫驾崩了,时年六十三岁。临死之前,高祖与群臣斩白马而盟曰:“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即便要死了,都死的不放心,这便是一个帝王的悲哀。

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项王是自刎而死;淮阴侯更惨,三族被夷;高祖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是攻打英布时所受箭伤复发而死。此三人,可怜亦可哀,岂不使英雄泪满襟耶?

唉,高祖这辈子啊,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到最后,虽然搞的自己很孤寒,却总算给子孙留下了一个还算太平的江山,他也死的值了。后人虽批评他“业愈高,德愈薄”,但没办法,这就是一个帝王的必由之路,没有一个开国之主能逃的过。

在高祖去世前一年的冬天,高祖攻打英布凯旋而归,顺路回了一趟老家沛县。

十五年前,他在这里起兵,当时他是沛县村官亭长刘季;十五年后,他再一次回到故土,他已是天下至尊大汉皇帝;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

高祖已经很老了,多年的征战为他换来了整个天下,同时也换来了他满头华发与遍体鳞伤,当年在鸿沟,项王给了他一箭,上个月在淮南,英布又给了他一箭,这两次箭伤几乎都要了他的老命。

但是在他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伤口无可告人,那就是韩信全家的惨死。

高祖明白,他虽然在形式上摆脱了韩信,但在内心,他知道他还是欠他的,他可以欺骗全世界,但他骗不了自己,他永远无法忘怀韩信那股满怀怨望的眼神,那是他一生的愧疚,那是他一生无法承受之重。

想当年,汉王与韩信,解衣推食,拜将陈策,君臣相得,共创大汉,一切是多么的美好。然而现在……

——唉,韩信哪韩信,假令汝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公旦、姜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我又何必害汝?

欢乐的同乡聚会上,高祖却莫名的沉溺在了昔日的过往中,不可自拔。

人老了总是爱回忆的,当你经常发现过往种种纷至沓来的时候,你就真的老了。

眼见皇帝似有忧思,沛县的父老便特意召集了120个少年人,为之歌舞助兴。

高祖酒至半酣,心中感怀,忍不住击筑高歌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20位少年,共舞唱和之。

高祖悲喜交集,起而共舞,不住的高唱道: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天下虽初定,然北边匈奴仍对大汉虎视眈眈,朕已老,时日无多,而太子幼且文弱,安可再得如韩信辈而守四方乎???

想至此,高祖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高祖终于体会到了身为一个帝王的孤独与悲凉。

千年之后,清代有一诗人黄任言此事而诗曰:

天子依然归故乡,大风歌罢转苍凉。

当时何不怜功狗,留取韩彭守四方?

诗人的心永远无法明白政治,由是便可观之也。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1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