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高祖其实并不想杀韩信;或者说,他并不忍心杀韩信;又或者说,他并没有理由杀韩信,

一则:韩信毕竟是有大恩于他,他这个皇帝的位子,几乎有一半是韩信给他打来的,此恩之重,重如泰山般日日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承受,让他痛苦不堪,因为他无以为报。

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韩信之恩已然涌泉,高祖若是要报,岂非要以整个江山相送?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高祖只能恩将仇报,他没有其他选择。

这就是一个身为帝王的无奈,帝王的心能容得下整个天下,却不能容忍一份恩情,因为帝王必须是一个赐恩之人,而不是一个受恩之人。

所以高祖必须找一个借口将这份恩情归零,然后重新赐恩给韩信,以扭转两人的关系。

这个借口就是谋反。高祖要告诉世人,韩信是帮他打下了江山,但后来又想造反夺他的江山,所以他们两清了。

两清之后,高祖如果再赦免了韩信的死罪,继续保证他的荣华富贵,那么就等于高祖对韩信有恩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逻辑,但是没办法,政治就是如此,政治就是自欺欺人。

高祖并非一个好杀之人,只要除去这份大恩的重压,只要化解了韩信对皇权的威胁,韩信可以不用死。

更重要的是,高祖不能去承担杀害功臣之恶名,因为他的政治形象素来以长者著称,这是他赖以收揽士心民心的根本。

二则:抛去感情的层面,韩信不死,也可安抚韩信旧部以及英布彭越等诸侯的情绪,让他们反不起来。

所以无论于公于私,高祖都没有理由杀韩信,这样既有利于帝国的稳定,也照顾了韩信的感情,还保住了自己的颜面。

于是,高祖回到洛阳后,又发诏搞了一次天下大赦,将所有的罪犯赦免,这自然也包括身背莫须有谋反罪名的韩信在内。

当然,韩信的楚王是不能当了,高祖将他连降两级,封为淮阴侯,但是不能去封国就任,必须待在洛阳接受监视。众臣闻此,皆称颂皇上以德报怨,仁义无双,真乃天下之圣君也。

从公元前202年正月到公元前201年正月,韩信的楚王刚好当满一年,过把瘾就死,正应了蒯通当初的预言。

韩信,不,我们现在该叫他淮阴侯了,淮阴侯无奈,也只得领旨告罪,感谢龙恩浩荡。

瞧瞧,使坏夺了人家的王位,把人家软禁起来,还要人家领情谢恩,这就是政治的巧妙所在。

19. 既知天下有所归,何独怜,身与哙伍?

在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有一个故事叫《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房德陷入牢狱之灾,畿尉李勉感其相貌轩昂,言词挺拔,是个未遇时的豪杰,故纵而逸之。为此事李勉被罢免官职,一日客游河北,偶见当了县令的房德。房德欢天喜地地把李勉迎入衙中,好好招待他。回家后告诉其妻,这是他的活命恩人,要怎样报答?因李勉的恩义太深太重,礼少难以报答,当其妻把礼物由“送十匹绢可少么?”到:“索性凑足一千何如?”房德都嫌不够,最后他老婆却“不如今夜觑个方便,结果了他性命,岂不干净。”于是,房德起了杀心……

这个故事的结局当然是邪不胜正,忘恩负义的奸贼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好人被救得到善终的大团圆结局,然而,故事是故事,历史是历史,残酷残忍惨痛的历史,永远没有大团圆!

在搞定韩信这个大麻烦后,高祖龙心大悦,他决定大封功臣及刘氏子弟,没侯的封侯,有侯的加封,彻底明确利益分配,以免政局再生不测。

首先,高祖分楚王信之地为二国,立从兄刘贾为荆王,据有淮东;立异母弟刘交为楚王,据有淮西。又立二哥刘仲(又名刘喜)为代王,庶长子刘肥(非吕后子)为齐王,由此同姓诸侯王,遂有四国。

其次,功臣之中,相国萧何之功第一,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后加封至一万五千户)

齐相曹参之功第二,封为平阳侯,食邑一万零六百户。

萧何曹参以下,还有陈平计擒韩信有功,封户牖侯,食邑五千户;张良为留侯,食邑万户;周勃为绛武侯,食邑八千一百户;丁复为阳都侯,食邑七千八百户;夏侯婴为汝阴侯,食邑六千九百户;灌婴为颍阴侯,食邑五千户;樊哙为舞阳侯,食邑五千户。凡此等等,计有列侯百余名,各有封赏,皆大欢喜。

这是一个狂欢之夜,功臣们升官的升官,封侯的封侯,开心的不得了,大家额冠相庆,酌酒欢呼,洛阳城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新任侯老爷们的饮宴歌舞之声,这声音代表着周秦旧贵族时代的终结,更代表了一个平民新贵阶层的诞生,这些新贵大多出身于草根,却从乱世之中谋得了整个家族的进身之阶,这都是他们用汗水甚至血泪拼搏而来的,他们有理由为之长歌、为之纵饮、为之壮思飞逸。

然而就在这个举朝欢庆的夜晚,有一个人却默默的待在家里,独自品尝着自己的孤傲与落寞。

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淮阴侯韩信。

这些功臣大半都曾是我的旧部,可他们一朝发达,转眼就忘了从前的领导,韩信来洛阳已近半月,竟无一人前来探望,世态炎凉,这就是人生。

不要怨望,我亲爱的淮阴侯,人心就是如此,见贵者谄,遇贱者骄,天上的风向变了,地上的草木也得跟着折腰,这就是生存之道。如今你已身背谋反大罪,大家躲你尚且不及,哪里还敢再跟你扯上关系,这不是找死么?

当我苦口婆心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淮阴侯并没有搭理我,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想当初,他纵横天下,驰骋江山,凌险必夷,摧坚则脆,羽檄星驰,而下万垒,金戈电扫,而空四海,破赵二十万,平齐七十城,坐拥河北雄兵,势可主宰楚汉,虽持太阿之柄,云飞龙骧,起徒步而三分天下,反手可得耳!如曹参周勃之辈,岂有半分看在他的眼里,徒汉帝之走狗耳!

现在想这些,还有什么用呢?我亲爱的淮阴侯,看开些吧,不管怎样,日子还要过下去,轰轰烈烈的日子有轰轰烈烈的过法,清清冷冷的日子有清清冷冷的过法,你是智慧远超我等的兵仙呵,你总会找到出路的。

淮阴侯看了看我,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随后仰面倒下,倒在冰冷的席上,呜呜的哭了起来。

“我注定找不着出路了。”淮阴侯说:“因为我寂寞,我一直寂寞,我一生寂寞。从前,我可以用理想功业来掩盖我的寂寞,或者用恩义友情来填补我的生命,但是现在,这一切有的已经化为乌有,有的已经被我亲手毁灭,如今我只能深深陷在这个陌生的洛阳城中,被天下抛弃而无所事事,与功狗为伍而心有不甘,此生再也无从拯救我的寂寞……”

听着淮阴侯的哭泣,我只觉得无边的黑暗从四面向我笼罩而来,那是一种深深的无所依附的可怕感觉。

我想,大家或多或少也曾有过类似的感觉吧,当你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或者你已是绝对的业务骨干,却发现你的所有功劳化为乌有,所有的心血被人强夺,所有的才干化作笑柄,顶替你高位的只是一个毫无才干的“皇亲国戚”的时候,这种寂寞不平的感觉尤为强烈。

这种感觉,简直就像用一块充满棱角的大石,堵住你的心口,用力的磨,用力的磨,刺刺啦啦,鲜血淋淋!这种痛苦,普通人都难以承受,何况功高盖世,傲气冲天的韩信!!!!

于是我了然了,于是我只能选择离开,于是我穿过厚厚的史简,重新回到了现实中。书房孤灯下,我终于脚踏实地,却仍觉得淮阴侯那寂寞的双眼在暗处注视着我,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我觉得我必须再告诉淮阴侯些什么,因为我已看惯了千年来数不尽的英雄之泪,这些泪水凝成了我对他的最后忠告:

去吧,去吧,我亲爱的淮阴侯,学一学范蠡张良,轰轰烈烈而来,寂寂默默而去,不在寂寞中爆发,便向寂寞中归去,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当长空飞鸟已尽,不如远红尘,守青山,孤云独去,坐看花开花落,缘起缘灭!

我知道,这很难,特别是对淮阴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更难,但是没办法,这是所有失路人的唯一快乐之道,与其英雄气短,长吁短叹,不如自在闲乐,笑傲江湖。

然而淮阴侯并没有听我的,从那以后,他便称病不朝,日夜怨望,消极抵抗,情绪极大。

——我淮阴侯功高盖世,岂堪与周勃灌婴之辈同列朝班?不去!

高祖当然明白淮阴侯得的是什么病,但他治不了淮阴侯的病,天下谁也治不了这个病,一个人若是迷失了自己,那么除了他自己外,还有谁能找到他呢?

一个绝世无双的军事天才,如今却到沦落到此等地步,高祖也心有不忍,但谁叫韩信总是仗着功高一副拽拽的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呢,这都是他咎由自取的。既然他请病假不来上班,高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了,由他去吧,只要他老老实实待着别再惹麻烦就行。

专制政治的特色之一,就是不允许臣子有“独立人格”,倘若有,就是有异心,就是不臣,就是谋逆,就是想造反!所以韩信,你还是夹着尾巴做条狗吧,别老想着做人了,有时候狗的命比人长!

然而高祖错了,大错特错,淮阴侯从来就是一个超级不安分的人,他能被寂寞打垮,却绝不会向寂寞投降,要他老老实实的当一条不咬人不狂吠的忠狗,这简直比要他死还难。

刚开始几个月,淮阴侯还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每日独言独坐,独往独行,傲然独处。但是渐渐的,寂寞一天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紧紧缠住他的灵魂,让他窒息,让他绝望。当时是古代,也没有心理医生能治他的忧郁症,所以他只能尝试着走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1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