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汉齐已经达成了和平协议,但是汉王并没有下令韩信停止对齐国的用兵,他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让韩信一劳永逸搞定齐国的好。毕竟齐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背山靠海,擅渔盐之利,商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地近楚国后方,战略位置优越;总之好大的一块肥肉,不吃太对不起自己了。

再说了,谁能保证齐国日后不会反水?汉王平生最不相信的就是一纸合约,当初信誓旦旦的怀王之约,也没见项王遵守过!之后信誓旦旦的鸿沟和议,也没见汉王认真过!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乱世,傻子才会相信白纸黑字呢!血与火打出来的江山才是王道!

当然,这些心思他不能告诉郦食其,也不能告诉韩信,这需要他们自己去领会。

郦食其却没能领会汉王的精神,他还以为他已建不世之功,万户侯行将到手,自己必当名扬天下流芳百世,殊不知他很快就要乐极生悲永垂不朽了!

韩信也被汉王弄糊涂了,他的大军刚开至齐赵边境的平原津(黄河之渡口,在今山东平原县),就听说郦食其已经说降了齐国,不由大感意外,颇为踟蹰。

现在该怎么办?进军呢不妥,别人已经同意投降了,不进军吧又不甘心,毕竟自己已经准备了这么久。况且齐国一向多变,它既不肯安心附楚,又怎会诚心归汉?

进军?还是不是不进军?韩信陷入两难之地。

正此时,韩信手下一个叫蒯通的谋士站了出来,煽风点火,力劝韩信攻齐。

蒯通,范阳人氏(今河北涞水县南),本来叫蒯彻,后因与汉武帝同名,故史书讳称之为蒯通。当初张耳陈馀等人攻打范阳时,他曾仅凭着一张利嘴搞定三十余座城池。赵国能在秦末时复国成功,蒯通居功至伟。后来韩信平了赵国,蒯通就加入到了韩信的帐下,为他出谋划策。

与韩信兵家不同,蒯通是个大纵横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纵横之术,最后还根据毕生所学与实践,写出八十一篇这方面的论文,集结成书,号曰《隽永》,概称其论可适万世,隽永不衰。(《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蒯子》五篇,与苏秦张仪齐名。)

但与范增、郦食其等人的纵横术不同,蒯通的纵横术偏重于倾危与阴谋,讲的通俗一点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将局势搅乱,然后从乱中取胜、由乱中取利。这是一门非常恐怖的学问,玩的儿好无往不利,玩儿的不好万劫不复,总之没有一点儿胆量、没有一点儿在乱局中保持冷静的本领,那是千万不能碰这门学问的。

然而,蒯通却非常醉心于这种刺激无比的学问,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先是想用这门学问帮助赵国,赵王歇不用;接着他又想用这门学问帮助项王,结果项王封他做官,却不用其策;最后他便找上了韩信,从而改变了韩信一生的命运。

蒯通跟韩信说:“将军攻齐在即,如箭在弦上,切不可止。”

韩信道:“公何所见而不可?”

蒯通反问韩信道:“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

韩信摇头道:“无有。”

蒯通道:“既如此,将军何以得无行!此实不遵汉王之命也。”

韩信不由一愣,道:“依公所言,莫非汉王之意,乃说齐为虚,攻齐为实么?”

蒯通笑道:“正是如此。齐人一向多诈,岂有一言而能服之?汉王不命将军回军,其间必有深意。”

韩信动心了:莫非汉王果另有图谋?让郦食其哄骗齐人放松警惕,再让我乘其不备发动进攻?

蒯通见韩信已经心动,继而又道:“况且,将军带甲数万,将一岁余矣,止下赵五十余城。今郦生乃一儒士耳,掉三寸之舌,凭一篇之言,下齐七十余城,以将军之威德,反一竖儒之不若,旋师何面目以见汉王耶?依臣之愚见,不如乘齐无备,长驱直入,一举而可下齐亦。”

蒯通表面上是为韩信抱不平,心中还有句话没说的是:当初我蒯通一言下赵三十余城,如今郦生却一言下齐七十余城,轻松打破了我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是可忍孰不可忍!

韩信闻言,又沉吟了好一会,才向蒯通道:“郦公尚在齐国,我若乘虚袭齐,齐必杀郦公。是我不杀伯夷,伯夷因我而死。我何忍哉!”

蒯通道:“王命先遣将军伐齐,而无止将军之诏,将军伐齐,奉王初命也。若既遣将军,而又复差郦生,其失在汉王,不在将军也,将军何惑焉?”

韩信长叹一声道:“话虽如此,我心实不忍焉!”

蒯通于是再劝:“齐实惧我大兵在赵,不得已而归降,非其本心,今日虽降,不久决然复叛,那时又劳人马远征,往返之费,甚是不便。不若今日一鼓而灭齐,以除后患,此虽伤郦生一人之命,而成汉万世之业,轻重大小之分,昭然可见,将军又何区区为儿女子之态乎?”

韩信最终道:“先生之言固善,然事关重大,且容我思之。”

蒯通还要再劝,突有一军士来报:汉王诏令郎中骑将灌婴、右骑将傅宽,率骑兵一万前来从击齐国,大军离此止有百里。

韩信闻信一跃而起,大笑道:“传我将令,整点三军,今夜渡河袭齐!”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1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