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立刻摆出北上姿态,并手书一封,派使者出使燕国,燕王臧荼慑于韩信的威势,果然从风而靡,不战而降了。燕赵百姓避免了一场兵燹的荼毒,汉军士卒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是双赢的结局。
第三步:派使者向汉王报捷,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赵国。
前面两步都没有问题,关键是第三步,韩信的行为颇值得商榷。
让张耳来当赵王,这个人事安排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赵国不同魏代,其幅员辽阔,足足有五十余座城池,兼且民风彪悍,不派一个德高望重的诸侯王加以镇抚,的确不行。张耳是老一辈的抗秦革命家,又是汉王的未来亲家,且在赵地人脉广,根基深,正是赵王的不二人选,韩信即便不提,汉王也迟早要任命张耳为赵王的,况且还有韩国的韩王信的先例不是?
关键是这种极度敏感的事情不能由韩信来提,一个功高盖主的将军,推荐自己的副手去当诸侯王,这合适吗?哟,你韩信好厉害耶,都能让你的副手当王了,那你该当什么呢?不是想当天子吧!
不管韩信这么做是出于何种考虑,可以肯定的是,当汉王得知韩信一朝而下赵,传檄而定燕,越位而请立,他的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韩信啊韩信,难道你已经骄傲到连一国之君都要决定了吗?你真是让寡人不安心啊!
然而汉王竟没有对韩信的越位之举做出任何批评,反而嘉许了韩信一番,派人持印玺正式封张耳为赵王。
张耳欣然即位,接受了诸将的祝贺,这么做的时候,他意味深长的看着韩信,满眼都是感激与同情的神色。
张耳老而无甚将才,其人不足为惧,让他当王也没什么,关键是韩信,他才是真正让汉王疑忌的人啊!
除了张耳,汉王对诸将皆有封赏,曹参被任命为赵相,张苍被提拔为代相,诸将是一片欢天喜地,互贺之声不绝于耳,只有韩信面无表情的独坐一旁,仿佛一切事不关己,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灭赵一役,韩信以不到敌方十分之一的兵力,击破赵军二十万,平定燕赵万里疆土,他在汉军中的威望,与日俱隆,一时无两,大批将士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
如今的大将军韩信,才是真正实至名归了,收编赵之降卒后,他手下已足足有了二十万多万军队,这是一股足以左右天下局势的恐怖力量,不仅诸将信服,诸侯丧胆,汉王顾忌,就连眼高于顶的项王,也不得不对他这位从前的部下刮目相看。
项王也知道韩信是个有本事的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韩信竟然如此厉害,短短四个月,就搞定了他四个盟国,北方这些诸侯们可真不中用,看来还得我战无不胜的楚兵出马才行。
于是,项王只得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河去攻打赵国,试图收回一些地盘,减轻北面的军事压力。
项王还是太看轻韩信了,既不亲自出马,也不遣龙且、钟离昧等大将,只是派一些小脚色来跟韩信周旋,那还能讨着便宜?不到一个月,韩信就轻而易举的将这些小啰啰给收拾了,顺便还夺取了楚国一些地盘,项王很恼火,他决定派他的头号大将龙且出马,给韩信点儿颜色看看。
然而,项王失算了,关键时刻,汉王使了一招反间计将九江王英布诱反,楚军后院着火,项王无奈只得派龙且去平叛,韩信抓住时机,将赵境内的楚军全部扫清,打通赵国与荥阳之间的通道,不断派兵去增援被项王打的惨兮兮的汉王。
汉王在韩信与英布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然而好景不长,这一年的十二月,龙且击败英布,收编了他的军队,以战胜之姿,增援至楚军荥阳前线。项王于是将韩信放在一边,倾全力猛攻汉王,汉王危在旦夕。
看来攻齐一事,只能暂且搁置了。公元前204年春,韩信率二十万大军南下,直至魏地最南部的小城修武(今河南省获嘉县境内),安营扎寨,观望局势。
韩信没有轻举妄动,是因为现在还不是渡河与项王正面对决的时候,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况且,赵国的局势还未稳定,万一他与项王交上火,相持日久,燕齐趁机去攻赵,那么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就全玩完儿了。
所以,他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观望,且看局势发展,再定行止不迟。
12.修武高眠,汉王夺印,攻齐两难,不知如何是好
韩信没有想到,面对项王暴风骤雨般的进攻,汉王竟毫无还手之力。
汉王手底下不是没有人啊!论武将,他有英布、周勃、樊哙、灌婴、纪信、周苛,个顶个儿都是勇武过人;论谋臣,他有张良、陈平、郦生、辕生、侯生、陆贾,个顶个儿都是才智超凡;可谓人才济济。这么多人才辅佐他,竟还守不住一个荥阳?
汉王手底下不是没有兵啊!关中有萧何兢兢业业的输粮输兵,北边儿有韩信源源不断的派军增援,南边儿有英布不住从九江收来旧部参战。这么多兵给他打,竟却越打越少?
只有一个原因,项王实在太厉害了!
公元前204年五月,汉王在陈平的谋划下又是使缓兵之计,又是使离间之计,结果还是没能挡住项王所向披靡的兵锋,最终只得让纪信做了替死鬼,自己金蝉脱壳跑到关中向萧何要兵,然后再出关在宛、叶一带与楚军相持。项王于是攻破成皋,率大军兵压宛、叶,打得汉王头都抬不起来,幸亏关键时刻彭越在楚军后方捣乱,迫使项王回军去救,汉王这才得以北上重占成皋。
公元前204年年六月,项王轻松打跑彭越,回头攻下荥阳,烹杀荥阳守将周苛,引兵复围成皋,汉王再次大败,只得与夏侯婴两人孤身逃出,不久,成皋再次失守。
这两个月来,汉王被项王揍的跟条狗一样狼狈四窜,无奈只得数度命令韩信引军南下救援,韩信却迟迟不肯渡河。总之,你要兵,我给你;你要我亲自领兵去跟项王正面对撼,对不起,不行!
说实话,韩信在内心是有点儿怵项王的,在这个世上,韩信只怵项王一个人。
韩信拥有鬼神般的军事智慧,这种智慧,足以击败世上任何人的军队,除了项王,因为项王拥有鬼神般的战斗力。
当一支军队与他的统帅拥有鬼神般的战斗力,只有集合整个天下的力量,才能将之毁灭。
所以,这世上任何精妙的谋略,都对项王都无效,对付他只能靠实力,只有具备压倒性的实力,再加上带兵多多益善的超强指挥官,才有可能击败项王,
韩信是一个带兵多多益善的超强指挥官,但他现在手里并不具备足够的兵力,所以他不敢碰项王,这不是胆小,而是情势使然。
他和汉王,还有彭越英布,他们四个人只有联合起来,一点点儿充实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儿消耗项王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公元前204年六月的某个黄昏,汉王与夏侯婴正疾驰在黄河岸边。
他又败了,败的惨不忍睹,数十万大军全被打散了,现在只剩了他自己与夏侯婴两个人,像两条丧家之犬一样亡命天涯,惶惶不可终日。而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彭城一次,荥阳一次,再加上这一次,总共三次了,丢人哪!
然而汉王并没有气馁,因为除了齐国,全天下的诸侯都站在他这一边,只要给他时间,总有一天他会耗死项王的,这一点他与韩信英雄所见略同。
现在,他要去修武找韩信要兵,接着跟项王耗,他相信韩信一定会听命的,因为他俩是栓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只有一起蹦跶,才能跳出一个新天地来。
但是,汉王不能就这样狼狈的去见韩信,毕竟韩信已今非昔比,他现在可是一支庞大军队的主人了!自己这个领导怎么能像条丧家之犬般去见他,这会助长韩信的骄焰,更会损伤自己的威信,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事情。
他是去收兵的,而不是去乞兵的,这是原则问题,不能随意。
要怎样才能威风凛凛的进入韩信的军营呢?汉王抬头看着漫天的乌云,深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突然,汉王一声长笑,在车上立了起来,口中连道:“有计矣,乃公有计矣!”
夏侯婴回头要问,渡口已至,只见曹参带着几名亲兵,正满脸笑容的迎面而来。
起风了,大风吹乱了汉王的头发,也吹散了密布的乌云,夕阳温柔的亲吻着云彩,将它变成了满天的花儿。
眼见此等壮丽美景,汉王不由神思飞逸,负起双手高声吟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得猛士兮略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