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车跑了,陈馀却跑不掉,因为他的十几万赵军竟然因为两千面红旗瞬间崩溃了。
赵军迟迟吃不掉汉军,便决定暂时回营休息,养精蓄锐再战,毕竟韩信就这么点儿兵,多耗几次总会耗光。可是当他们回到赵壁之下,看到的竟是满营的红旗,当下全傻。
“大营没了,大王和相国都被被杀了,赵国也完了,大家快逃命啊!”
不消我说大家也该知道,这些扰乱军心的话当然还是那些间谍们喊的,谣言就是瘟疫,它传染很快,很多不是间谍的赵军也开始跟着瞎叫起来。
这个谣言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占领赵营的汉军拥有足足两千面红旗,那么这支汉军的人数肯定在十万以上,但韩信所率的汉军只有一两万,所以这支数量庞大的汉军只能是汉王从其他地方派来的。他们攻下了赵国,然后前来援助韩信,这是很容易推断出的结论。
当然,如果细想下去,这个谣言不攻自破,汉王哪里来的十几万汉军,明显是骗人的嘛!
不过这些奥妙,赵军的普通士卒肯定是想不到的,他们能想到,他们就不是小兵了。
由此可见,韩信兵法的确天马行空,一下子用木桶,一下子用红旗,之后还会提到用沙袋,这可是一般将军能想出的制胜道具?
韩信狡诈,然而陈馀也不是傻子,他很快想到,奸计,这是奸计!大家不上当!
然而士卒们仿佛叫上瘾了般,还在那瞎喊:“大营没了,大王和相国都被被杀了,赵国也完了,大家快逃命啊!”
陈馀气坏了:喊啥喊,谁说我死了,本相国不是就在这儿吗?你们瞎啦!
根本没人理陈馀,大家都已开始撒腿逃命了。
——这种关头,各顾各的生死好了,谁还有空管你陈馀的生死。
陈馀气疯了,他拔出剑来,砍倒几个乱兵,大叫:“乱军者死!”
这次不但没有人听他的,大家还跑的更快了,因为怕陈馀砍他们。
没办法,陈馀只好跟着乱军一起跑,因为他也想保住自己的小命。
就在这会儿的功夫,韩信率领的汉军已追击而至,占领赵营的汉军也冲了出来,前后夹击赵之乱军。
剩下的战事就完全没有悬念了,大部赵军根本没怎么抵抗就举手投降,陈馀带着少量亲信逃至绵曼水上游,正要抢船渡河,被追上来的汉将张苍从后赶上擒住,一刀砍下头来,送给张耳当礼物。
赵王歇也被抓住了,同魏王豹一样,韩信派人将他押往荥阳交给汉王处置。
汉王最感兴趣的是俘虏赵王歇,张耳最感兴趣的是陈馀的人头,而韩信最感兴趣的却是李左车,因为他与李左车是同类,都是兵家来的,李左车虽然不想见他,他却想极了见李左车。
于是韩信下令搜捕李左车,而且只要活的不要死的,拿来活的赏千金,拿来死的拉出去砍了!
大家伙一听,原来老李这么值钱哪,赶紧去找!结果没等大搜捕开始,李左车就被他的属下押来了,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千金诱惑之下,忠诚一文不值。
韩信一见老李来了,大喜,赶紧下席亲自为他松绑,赔礼道歉,恭请上座,自屈下位,以师礼事之。
李左车可真搞不懂了,他本以为韩信纵不杀他,也会将他羞辱一番,却怎么搞得跟弟子见师傅般,这到底是演的哪一出啊?难道是韩信跟汉王待久了,也沾染上了作秀的坏毛病?
别说李左车糊涂,汉军诸将也都糊涂了,韩信此人向来恃才傲物,啥时候变得如此温良恭俭让了,而且还是对一个败军之将温良恭俭让,这不是犯贱么?
韩信当然不是在犯贱,他之所以这么做,只因为李左车是目前为止他碰到的,唯一水平跟他差不多的智将,这可太难得了!
别看韩信风光无限,他的内心其实是很孤独。
这不是普通的孤独,而是一种“卓立于世,孤影自怜”的孤独,一种“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的孤独,更是一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刻骨孤独!!
打仗打到韩信这个境界,已经基本碰不到用兵智慧跟他同等级的人了,他的孤独可想而知。
普通的孤独可以用友情亲情爱情来充实,但是韩信的这种孤独只能由“同类”来拯救。
项羽是他的敌人,而且用兵方法跟他截然不同,当然不是他的同类。
钟离昧是他的挚友,但不是他的同类,事实上,钟离昧与项羽是同类。
汉王是他的领导,更加不是他的同类。
夏侯婴与萧何是他的知己,同样不是他的同类。
曹参灌婴周勃樊哙等人更别说了,他们与韩信水平相差太远。
李左车,只有李左车,勉强可以算是他的同类,他怎能不惺惺惜之。
有一句话说“文人相轻”,还有一句话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但这两句话在韩信身上都不适用,他是“异类相斥,同类相惜”来的。
韩信自有他做人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帅为诸将者信,将为士卒者亲;士,则为挚友者欢,为知己者死;为君王者用,更为同类者惜。
韩信一生都秉持着这六个原则做人,除非对方不接受他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