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个大军事家,是把军事当成一种艺术来热爱的。在他看来,像项羽那种气势逼人暴风骤雨式的军事指挥方法虽然也很酷,但未免显得有些简单粗暴,不具备细致的艺术感。他心目中完美的战争,应该像个精密的艺术品般,前端后路,丝丝入扣,奇正配合,华丽细腻,不出乎敌之意料、不算出敌之棋路、无必胜之把握,绝不轻易出兵!
现在,章邯正密切注意着傥骆道、褒斜道、散关道这三条主要秦岭干道的动静,只要探出汉军从任一道中出来,他就会率领大军立刻扑上去,把谷口堵住,来个关门打狗!
至于祁山道,那跳路绕太远了,章邯不必费神分兵防守,就算汉军真从那里出来,再率军去阻截也来得及。
如此布置,可谓万无一失了,难怪汉王在未用韩信之前被困在汉中数月,一筹莫展。
说起来,章邯的用兵,还算是高明缜密的,别忘了,老章怎么说也是楚汉之际位列前五的名将,此时虽因项羽之故不复其勇,但基本功还在,如果汉王不是得到了韩信,只凭曹参周勃之辈,未必就是他的对手。
可惜,韩信来了,章邯命中的克星从天而降,于是一切再无悬念。
韩信当然不会傻到将大军直接开进散关道去送死。《李卫公问对》云:“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用兵的关键就在于奇正配合,如何使用奇兵与正兵,乃是中国战争艺术中最高级别的学问。而韩信,正是中国战争艺术领域中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师,“奇正配合”恰恰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所以,韩信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曹参樊哙率领,由祁山道攻打陇西,这表面上正兵,其实奇兵;一路由韩信亲自率领,由散关道偷袭陈仓,这表面上是奇兵,其实是正兵。
一般来讲,只有先按正常的用兵原则引诱敌方判断失误,然后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然而,对待章邯这样高级别的对手,不能按正常方式引诱他犯错,只有让他分不清奇正,才能将他彻底忽悠。
所以,当曹参、樊哙率军沿祁山道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破下辩、西县等重镇,直逼陇西腹心后,章邯一下子慌了。
谁都知道,曹参、樊哙两人是汉王手下最重要最强大的两员战将,他们突然率军出现在陇西郡,这只能说明汉军的主力要绕远从陇西方向迂回突入关中了。况且,汉军一向有迂回作战的传统,当年,他们正是放弃了防守严密的函谷关,而从武关突入关中的,他们如今重施故技,一点儿也不奇怪。
于是,老谋深算的章邯终被年仅弱冠的韩信给忽悠了,他率军急忙赶往陇西阻截曹参樊哙的汉军,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真正的对手并不是曹参与樊哙,而是韩信;韩信真正的目标也不是陇西,而是陈仓。
结果,等章邯好不容易赶到陇西,韩信却率领着汉军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出大散关,大举向陈仓攻去。与此同时,曹参与樊哙两部也不与章邯恋战,迅速撤离陇西,转赴散关道,支援韩信部。
作为关中的战略要地与后勤基地,章邯在陈仓还是布有足够军队的,可惜这些军队因为陇西的战事而放松了警惕,再加上秦人本来就对章邯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投降了汉军,韩信大军于是顺利进驻陈仓城,轻松获得无数粮草辎重。
章邯作梦也没想到汉军竟然有这么一招,他更没想到自己的陈仓守军会如此不堪一击,他最没想到的是汉军新任统帅韩信。
——这人谁啊,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出道就是汉军大将军,一出手就是高手风范。如此牛人,我以前咋从来没听说过呢,这可真郁闷死了。
被项羽打败,章邯还不咋郁闷,毕竟项羽声名在外,输给他也不是太丢人。可这次他竟被一个无名之辈给摆了一道,这可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气急攻心之下,章邯只得慌忙回师朝陈仓攻去。
他必须将这支神出鬼没的军队立即扑灭,抢回自己的粮草辎重,否则大势去矣!
章邯着急,韩信却一点儿不急,他的军队走了几百里路,正好在雍王的粮仓里好好休整一下,以逸待劳,等章邯筋疲力尽赶过来,再揍他个性生活不能自理!
《孙子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战争的精髓,就是尽量调动敌人而尽力不要被敌人所调动,章邯被韩信调动的跟个二傻子一样,他还能不输么?
果然,陈仓一战,章邯大败,沿渭水一路溃退,韩信像抓一只小兔子似的,逮着章邯一路穷追猛打,将渭水沿岸的所有大小城池全数攻陷。章邯退至好畤,再战,再败,最后只得退回废丘,凭险死守。
按道理,韩信应该举军强攻废丘,先把章邯灭掉再说。但韩信并没有这么做,他只是派樊哙率部分兵力将废丘团团围了起来,然后分遣诸将略地:
将军曹参、周勃:东取咸阳,并将其更名为新城。(汉元年八月)
将军刘贾及中谒者(在帝王左右掌管传达的官)灌婴:攻秦东,下栎阳,降塞王司马欣
楼烦将丁复等:北击上郡,降翟王董翳
骑都尉靳歙等:平定陇西(十一月)
将军郦商等:平北地郡,虏雍王弟平(汉二年正月)
结果,从汉元年八月,至次年端月,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汉军已基本平定了三秦之地,只剩下章邯守着废丘一座孤城还在苦苦支撑着,直到十个月后才失守。
关中千里沃土,得来全不费工夫,虽然没有像韩信先前预言的那样传檄而定,不过也差不多了。
现如今,项羽正深陷齐地pl之中不可自拔,这正是汉军出关东进的大好机会,至于困兽犹斗的章邯,就先困着他吧,对待困兽最好的办法就是困死它,小小一座废丘城,撑死了也掀不起多大的波浪来。
兵仙韩信出道后的第一战,便以如此完美的胜利落下帷幕了。看到这里,大家心中一定早就起疑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天下闻名,怎么到了小生的笔下,就变成了“明出陇西,暗度陈仓”了?
事实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乃是在元代以后才在小说戏曲中出现的,在此之前任何史书中都没有提到过半句“明修栈道”之事,这完全是后人的穿凿附会,没想到吧!
只要大家认真的把《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曹相国世家》以及《樊郦灌滕列传》看一遍,就会发现韩信忽悠章邯的方法其实是“兵出陇西”,而非戏文中所言什么“明修栈道”。
看完后,大家只要稍稍再深思一下就会明白,“明修栈道”不但不是一条妙计,而且蠢毙了。章邯是什么人,原大秦少府,等于是帝国的大管家啊,他能不知道秦岭有几条谷道?汉王入汉中时明明只烧了一条栈道,也就是说还有足足四条谷道可以走,韩信为啥还要辛辛苦苦去修那几年都未必能修好的栈道?这样岂不是更加宣告了当初烧毁栈道是别有用心?这样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明摆了就是虚招?这样岂不是更容易打草惊蛇引起敌方的警惕?这些“野老戏语”简直把人家章邯当成个大sb了,章邯身为当世顶尖名将,纵使成了败军之将后志气衰竭不及从前,但智商也不至于低到这种程度吧,可笑,真cd。
更可笑的是,戏文里ccd也就罢了,而今一些历史文章、战争史著述,甚至少数史学论文,竟也据此而来论析韩信还定三秦之战的战略部署,荒唐一至于是,小生不能不澄清事实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