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登坛拜将,举军皆惊,傲冠群雄,毕陈平生之略
汉王要拜大将了!汉王竟然牺牲除泡脚之外的所有酒色享受,又是斋戒,又是筑坛,诚心诚意要拜大将军了!
消息传出,诸将们忍不住额冠相庆,酌酒欢呼,简直比过年还开心。
周勃对曹参道:“建成侯与丞相同为大王左膀右臂,攻城略地,屡破秦军,战功赫赫,冠绝诸将。今日筑坛拜将,惟公则足以当之。”
曹参掩不住满脸喜色,口中却说:“威武侯过奖了,公木强敦厚,汉王常以为可属大事,大将军之位,非公莫属。”
周勃赶紧表示不敢当,然后转身又去恭喜樊哙说:“临武侯与汉王情同手足,救驾鸿门,劳苦功高,真社稷之臣,共同甘苦者也。今日筑坛拜将,惟公则足以当之。
樊哙在旁一个劲的傻笑。
也难怪大家激动,汉王对手下这些老兄弟们好则好矣,却一向十分随便,封官赐爵通常也就一句话了事,从来没有搞过如此隆重的拜将典礼,这可真是太给那人面子了!大家伙为刘老四卖命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人可以大大的风光一次啦,就是不知道这好事儿会落到咱们谁头上呢?紧张紧张,兴奋兴奋……
终于,到了拜将的这天,整个南郑城都沸腾了,但见旗幡映日,金鼓震天,仪仗整肃,香雾满街。大家都涌到了新建的拜将坛下,等待这个折磨了大家许久的谜底揭晓。
开奖在即,最紧张的时刻到了!
曹参手心出汗,周勃兴奋的搓手,樊哙握拳屏息。
没有想到,打死他们也没有想到,司礼官宣布任命时,口中喊的却是——有请新任大将军韩信!
韩信?韩信??韩信???哪个韩信?
难道是韩王韩成的那个弟弟韩信?不可能哪!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韩将,凭什么来当我们大汉的大将军!
韩国的韩信已经站了起来,满脸中五百万的表情。
同名同姓,害死人哟!
坛上的汉王与萧何,则脸都绿了:妈的,这误会可大了!尴尬ing……
司礼官忙不送的解释:大将军非韩国韩信,乃治粟都尉韩信也。
韩国的韩信恨不得立刻找个地洞钻进去:妈的,白浪费表情了!丢人ing……
曹参周勃灌婴等人,则全疯了!
——什么?什么?什么???就是那个寄食亭长受辱胯下犯了军法差点砍头还当过逃兵的韩信?是汉王疯了还是司礼官疯了,还是我们大家都疯了??
反正大家心里就是一句话:不服!
有没有搞错啊,我们跟着汉王打天下时,他韩信还不知在哪儿钻裤裆呢!现在他居然做了我们的上司……啊呀呀,我们不服哇!
但是没办法,汉王花这么大功夫拜将,显然已经看中了人家。木已成舟,谁不服都没用了。
这便是萧何力争拜将仪式的原因了,不这么帮韩信风光大办一下,韩大将军的权威如何树立?
大家还在震惊之中,韩信已经自信满满的登上了拜将神坛,从汉王手中接过代表大将军权力的虎符、玉节、金印、宝剑、鈇钺等,双方行君臣之礼,祝告天地,剖符结誓,经过一番冗繁的仪式之后,韩信终于正式成为大汉三军统帅!
这一年,韩信年仅二十三岁,比项羽杀掉宋义成为楚国上将军还要小两岁。
数载失意下深渊,一朝得志上凌云,人生际遇之无常,莫过于此。
这将是拜完了,但是,韩信到底有多大本事儿,谁心里也没底,一切还有待检验,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
于是,典礼结束,诸将坐定,由汉王对新任大将军进行面试,一则讨论讨论大汉该何去何从,二则让大家看看,老萧丞相拼死举荐的无双国士到底无双在哪儿?
谁说招经理要先面试的,人家汉王就先招经理然后再面试,不行吗?
谁说面试官就一定要一副居高临下的讨厌样子,人家汉王面试人才就是一副谦恭的请教模样,不行吗?
因为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面试,而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对谈,大汉四百年基业自此而开!
面试一开始,汉王就毕恭毕敬的向韩大将军问道:“丞相与太仆数言将军之能,不知将军将何策以教寡人?”
曹参周勃都伸长了脖子:这个新上司只要答错一句话,我们马上往死了嘲笑他,哈哈哈哈!
韩信欠身说了句“不敢当”,便直入主题道:“大王今东向争衡天下,岂非与项王为敌耶?”
汉王老实承认:“然。”
韩信又问道:“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
太没礼貌了太没礼貌了,明知道项王比汉王强很多,还故意问这样的问题,这不是找汉王的难堪么?你韩信到底在想什么??
曹参周勃诸均勃然而起,狠狠盯着韩信,场面超尴尬的。
没想到汉王低头想了半天,突然哈哈一笑,潇洒的说道:“吾实不如项王也!”
韩信对汉王的回答很满意。一个君王敢于承认弱势,敢于面对现实,敢于在众属下面前吐露真言、剖明心迹,这样的君王就是值得辅佐值得合作的,即便他拥有无数缺点、犯了无数错误,这都可能扭转过来,怕就怕像项羽那样死好面子的君王,不犯错则已,一旦犯错九匹马都拉不回来,除非他们自己醒悟,神仙也救不了他们。
于是韩信赞同的点了点头,向汉王拜贺道:“臣亦以为大王不如也。”
曹参周勃等霍地又站了起来,正准备大声抗辩,韩信话锋一转,继续道:“然臣尝事项王,请以为与大王言之:项王暗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席间众人全都圆睁了眼睛,惊骇到说不出话来!
霸王之勇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巨鹿一役,胆烈无前,飘忽震荡,势如雷霆,天下豪杰为之屈膝俯首,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每个诸侯一听到项羽的名头,都会忍不住浑身发抖。韩信却说那只是“匹夫之勇”,这可真是闻所未闻的奇论。
曹参和周勃坐了下来,开始认真分析韩信之言。汉王也陷入了沉思之中。萧何则会心的笑了,韩信之论,他早已听过,如今再闻,依然振聋发聩。
韩信继续说道:“项王见人慈爱恭敬,言语呕呕,人有疾病,辄涕泣分食,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觍敝,忍不能予,所谓妇人之仁也……”
众人还来不及消化前面的话,韩信的新论又像丨炸丨弹一般抛了下来,炸的大家七晕八素,脑袋里像是刮起了一阵核暴!
——什么??项王的“仁”是“妇人之仁”?只是一文不值的“妇人之仁”?真的吗?
汉王却连连点头起来。这个道理他明白:一个统治者对人民是应该端庄守礼,但是不能奉承群众 因为那样一来群众的要求稍不满足就以为受了欺骗。看来咱们大汉也须建立像秦那样的完备的军功爵制度,而要摒弃项王那样的毫无原则的“仁”?对不对,我亲爱的大将军?
韩信见汉王一点就通,心中十分开心,他站起身来继续分析道:“然也然也。且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放逐义帝,所过无不残灭,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席间众人两眼已经开始放光了。他们从来都认为霸王是不可战胜的,可经过韩信这么一分析,他们这才发现霸王原来犯了这么多错误,还都是这么严重的错误,简直是自取灭亡嘛!
周勃忍不住又站了起来,奋臂道:“好哇,大将军说的好!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咱们该立刻打过山东去,灭掉项小子!”
韩信回头看着激动不已的周勃,笑道:“公认为项王不堪一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