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战略上的大量准备工作,刘季还开始在战术上积极要求进步,争取让汉军的战斗力提升至能与强悍的西楚军相抗衡的程度。战斗力好比是财产,而战略则好比是理财的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就好似瘸了腿的马,永远不可能跑赢四肢健全的牛。
在彭城之战中,刘季亲眼目睹了项羽三万骑兵的神威,他震惊了,震惊就要反思,反思之后的决定就是——我也要!
于是,刘季招揽旧秦骑兵组成了一支独立的骑兵军团,以故秦骑将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并拜麾下猛将灌婴为中大夫,领导这支骑兵部队迂回到楚后方去绝其粮道。此后灌婴又数次击败西楚骑兵,直至垓下。可以说汉之灭楚,韩信功首,接下来就该算上灌婴。
比起项羽来,刘季的确很会用人。如果说樊哙是“战猛力”,灌婴此人就是“战疾力”,其人年轻气盛,作风骠疾,最适合领导骑兵了。人常说“绛灌之勇”,指的就是绛侯周勃和懿侯灌婴。
骑兵的正确使用让刘季因此大尝甜头,他后来甚至招幕燕人、胡人及楼烦人为其骑兵,这一支勇猛骠疾作风顽强的优秀部队,就是汉武帝时期大破匈奴的大汉铁骑之前身。
除此之外,刘季还大量招募巴蜀之地的“版盾蛮”加入汉军,以增强汉军步兵的冲击力。
所谓“版盾蛮”,就是在四川嘉陵江域生活的一支土著巴人,因执木盾牌作战而得名。其人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攻楚,陷阵,锐气善舞。汉王刘季乐其猛锐,观之曰:“武王伐纣歌也。” 后令乐府习之,因名《巴渝舞》。
当汉军也具备了与楚军相媲美的战斗力,项羽的日子就开始难过了。
31. 策士六奇行反间
公元前205年九月至公元前204年端月,项羽继续与刘季在荥阳对峙,黄河以北则成了大汉名将韩信大杀四方的舞台。
公元前205年九月,韩信兵出临晋,大败魏军,虏魏王豹,悉定魏地,至此魏国国除,属汉,为河东、上党郡。
好一个韩信,一举将荥阳汉军西北侧翼的威胁解除,刘季再无后顾之忧。
九月底,韩信击垮代军,在阏与(今山西和顺)抓获了代国的相国夏说。
十月,韩信及其副将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背水一战大败赵军二十万,在黄河边斩杀了代王陈馀,俘虏了赵王赵歇。至此,代、赵国国除,属汉,为郡。
十月底,赵国大将广武君李左车(李牧之孙)投降韩信,韩信拜之为师,并从其策,发使使燕,燕国望风而降。
好一个韩信,只率数万兵竟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搞定代赵燕三大国,歼敌降敌二十余万,一举将西楚黄河以北之盟友消灭殆尽,真不愧为一代兵仙。
从前的胯夫,如今羽翼已丰,其十余万大军,雄踞于黄河之北,俨然成为楚汉之外的第三方力量。
十一月,眼见霸王项羽优势渐失,之前呈观望态度的九江王英布终于在汉王特使随何的劝说下杀楚使者,起兵而攻楚。
一来二去,项羽苦心构筑的西楚联盟转瞬间又分崩离析了,项羽怒不可遏,魏代赵燕且不提,他独独不能忍受英布竟也背叛了他,他们在灭秦之时也算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怎么说反就反了呢?
项羽本以为天下太平之后就可以带着他的女人幸福终老,可刘季韩信英布这些老朋友偏偏不让他歇着,项王当然就要奉陪到底。
公元前205年十一月底,项羽数使奇兵渡河击赵,张耳、韩信往来救赵,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接着,项羽派大将项声、龙且攻九江,历时数月,龙且破九江军。败军之将英布与随何抄小路只身逃到荥阳,刘季重礼款待英布,并增益其兵万馀,驻扎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防守荥阳侧翼。
英布在成皋安下身来,便派人去六县接回家小。晚了,项羽已派项伯收编九江之兵,并尽诛英布一家。英布悲不自胜,从此更与项羽不共戴天。
项羽既然不杀刘季家小,为何又杀英布家小?此实不可解。我猜测项伯之举乃自作主张,甚或为刘季暗中指使也不一定。不必怀疑,项伯此人腹黑之极,干出这等缺德事儿来我一点不奇怪。
论心计,项羽实在玩不过刘季,他只能在战场上把面子夺回来,这才是他的强项。
公元前204年端月,项伯率九江降军增援至荥阳前线,打破僵局的时机终于到了,项羽施巨鹿一战之故伎,遣骑兵四处袭击荥阳与敖仓之间的运粮甬道,汉军大窘。
章邯王离当年的命运,似乎又要在刘季身上重演了。没有敖仓这个大谷仓,只靠关中漕运来的粮草,是根本无法支撑刘季与楚军继续打持久战的。一直撑到三月,汉军终于开始缺粮,刘季无计了,刘季的首席智囊张良也无计了。无计可施之下,刘季急得团团转,开始天天骂人,毫无王者风范。
骂人,当然不是件值得向别人推荐的事,却永远有它值得存在的理由。无论谁痛痛快快的骂过一个自己痛恨的人之后,总是会觉得全身舒畅,心情愉快的,好像便秘多日肠胃忽然畅通。
我相信,骂人就是刘季减压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粗鄙,却十分之有效。日后,刘季即便成了高祖,还是时不时爆出几句粗口来,搞得群臣哭笑不得。
无论地位高低,从不失其草莽本色,汉高祖也算是历代帝王中的一朵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