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赵武灵王接着给他念经:“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不守也。先君耻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中山之耻,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真的好想去睡觉不再听大侄子给他洗脑,然而大侄子的话似乎句句在理,且又把先君提出来压自己,这实在让自己没办法回嘴呀!

赵武灵王见老叔还是不说话,心里一横,想:“这个老顽固,看来我今天就得跟他耗在这里了,不说服他就不睡觉了我!”

“老叔啊……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若奇装异服者志淫,则吴、越无秀士乎?”

公子成彻底崩溃了,这个看上去威武粗豪的侄儿,没想到竟然如此擅辩,好,我说不过你,我怕了你了,我投降!!

于是他大哭着跪倒在地,说:“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先君之志,臣敢不听命乎!”

赵武灵王大喜,好个老顽固,终于认输了啊你,寡人的雄辩天下无敌,可是你能招架的?于是他趁热打铁,拿出一套公子成从前打死也不穿的“胡服”,说:“乖,明天穿着它和寡人一起上朝!”

公子成呆如泥塑,脑袋当机成一片雪花,许久无法正常启动。

赵武灵王满意地走了,孤灯下,夜色如冰,公子成捧着那件“御赐西服”,欲哭无泪,天哪,明天我就要抛弃我的华衣,穿上这件难看死的东西被人笑话了,我的命好苦哇……

公子成此人,是个典型的保守派死硬分子,他虽然表面上赵武灵王说服了,其实心底还是想阻扰这件事儿,只是事以至此,他自己是不能出面了,怎么办,派小弟吧!

如此,赵国四大辩士赵文、赵造、周袑、赵俊出马了,他们乃是公子成座下四大高手,均有口若悬河之才,舌璨莲花之能。公子成想,我一个人说不过你,那就派他们四个人一起上。我就不信了,你再能说,一张嘴能斗的过我四张嘴?

次日清晨,赵国的朝堂上剑拔弩张,凝重的气氛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公子成穿着胡服躲在一角,神经紧张到最高点。

他清楚的明白,一场轰轰烈烈的朝辩就要展开了,赵国的前路,就决于此役。

正这时,殿外突然一阵喧哗,所有人的目光,凝结了。

只见赵武灵王身着劲装,脚踏马靴,胯骑一匹雄骏异常的高头大马,奔驰在邯郸街头,四蹄踏雪,宛如天人。

好帅的人,好帅的马!

这马就是天下闻名的代地之马了,草原上产的骏马,果然不同凡响。

而宝马配上英雄,更是令人神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骑马的名将,赵武灵王的帅气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了。

这才是真正的世间英豪嘛,所有邯郸的少女,今夜恐怕要睡不着觉了。

赵武灵王用事实证明,华服有华服的漂亮,胡服有胡服的潇洒,关键还是要人长的帅。

公子成心中一凛,不好,气势上就首先输了大侄子一截,这一场嘴仗,自己这边儿恐怕要输。

赵武灵王潇洒的下马,震鞭,扬靴,一步步,咚咚的走上台阶,胡帽上的金珰叮叮作响,更添几分威势。

这种新奇的帽子就是胡王所用的“貂蝉冠”(顶饰金蝉,前插貂尾),既时尚又可御寒,骑马打仗最为实用。据说后来赵武灵王将它传给了的自己的儿子赵惠文王,使之成为赵王的专用王冠,故后世又称之为“赵惠文冠”。

赵武灵王站定,二话不说开始宣读“胡服骑射令”,之后,环视群臣,不怒而威。

公子成一使眼色,四大辩士壮着胆子,开始七嘴八舌的反对——王毋胡服,如故法便。

他们太小看赵武灵王了,一个立定了决心的王者,岂是那么容易说服的,结果赵武灵王舌战群儒,一番雄辩,将四人批得哑口无言,一个个痛哭流涕,拜服在地。

最后的阻力消除了,自此,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在赵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展开,赵武灵王,注定名垂千古,历数整段世界历史,拥有如此改革勇气的帝王,唯有中国的赵武灵王、马其顿之亚历山大大帝、俄国之彼得大帝、土耳其之凯末尔与中国之清康熙帝五人尔。

5.施夷长技以制夷

现在,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

首先,全国自上而下,从朝臣和军队开始,强制穿着胡服,然而再向下推广,最终实现全民胡服,这就叫——“上行下效”。

所以第一,从前长的像连衣裙般的“深衣”不能再穿了,此等穿着虽然闲适,但两袖翩翩围裳裹衣,这个样子穿裙子去骑马,铁定是要摔下来被人笑掉大牙的。那么怎么办?统统学胡服样式,将上衣改短,袖子改窄,下面穿上有裆的长裤,中间系上皮带(类似于今天的武装带),如此还能将短兵器用带钩配在腰间,可在马上作战时随时抽出来砍人。

第二,从前的丝帛做的低帮布鞋,也就是所谓“履”,也不能再穿了,这样轻便是轻便,然而一骑上马,低低的鞋帮很容易脱落(当时中国还没有发明马镫),就算是在地上行军,布鞋跑久了也容易坏。那么怎么办?统统学胡人,穿长筒皮靴,这样既酷又实用,危急时刻还可以当成另类武器,狠狠地踹敌人一脚。

第三,从前的重甲不能再穿了,士兵们一律改穿皮质的轻甲。骑马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机动性,防护力倒是其次,马儿跑的快,被弓弩射中的机会本就不像乘战车那么多。后来蒙古轻骑兵将欧洲重骑兵轻松击败,正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从前的中原布帛制的冠冕也不能再戴了,这玩意儿不保暖,打起仗来还容易掉,前面说的那位孔子高徒子路不就是这么死的么?所以将军们得统统戴上“武冠”,这玩意儿用皮革制成,左右插着两根野鸡翎子,代表自己跟野鸡一样善斗。而士兵们则戴上一种“爪牙帽子”,这玩意儿原来也是用皮做,武灵王改用黑色绫绢做,弄的跟爪牙一样紧紧扣在头上,不容易掉,还防寒保暖,在北方打仗尤其实用。

看来,胡服还是很适合用来打仗的,其延至秦汉,几已呈现出一种军服的态势,北朝以降,文武官员已皆着胡服,再后来一般百姓,甚至妇女、儿童也逐渐穿上了胡服;到了唐朝,胡服简直就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时尚了。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不管有多少人反对,也无法改变历史的大趋势。

胡服完了,下一步就是骑射。

换句话说,就是训练骑兵。

骑兵作为赵军中最精锐的部队,选士自然不能草率,赵武灵王规定: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1.733米)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音构)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兵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端的是严苛得紧。

没办法,在还没有发明马镫的时代,骑兵的骑术必需极其高超才行,所以每个出色的骑兵都是赵国的宝贝,年薪那都是以“百金”来计算,是为“百金之士”。

事实上,在各国还以大批贵族车兵作为军中特权阶层的时候,赵国已经将骑兵捧上了军队的最高层。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将领大多是从骑兵中产生,至少也要有在骑兵部队服役过的经历,比如说后来的赵国名将廉颇、李牧、赵奢,莫不是如此。

这么看,骑兵在赵军之中,似乎有点像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团,地位超然啊。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江湖闲乐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名将英雄梦(全景展示中国三千年战争史)第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