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贞观之治》后二章)
四 大唐的政治K线图走到了一个拐点(下)
贞观十七年暮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终于走到你死我亡的边缘,大唐王朝的储君危机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面临着一场即位以来最严峻的政治考验。
这一切是如此的似曾相识……
一个雄心勃勃意欲夺嫡继位的藩王。
一个岌岌可危只能拼死一搏的太子。
一个惴惴不安惟恐悲剧重演的皇帝。
大唐王朝的政治K线图走到了一个似曾相识又变幻莫测的拐点,谁也不知道历史将作出怎样的方向性选择。
李承乾决定拼了——
纵然拼他一个玉石俱焚、鱼死网破,他也在所不惜。
他知道,父皇李世民的废黜诏书随时有可能降临到他头上,所以他只能孤注一掷、先发制人!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李承乾决定拉一个人入伙。
谁?
侯君集。
他会入伙吗?
会的。李承乾对此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在所有的开国元勋和朝廷重臣中,只有这个人对现状最为不满,也只有这个人对天子的怨恨最深。
李承乾相信,有了他的加盟,这场储位保卫战和皇位争夺战定然会多出三分胜算。
事不宜迟,李承乾随即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时任东宫带刀侍卫),向侯君集发出了“诚邀加盟”的信息。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当贺兰楚石一脸神秘地告知来意时,侯君集的心里顿时滚过一阵莫名的兴奋和颤栗。
憋屈了这么多年,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玩一把大的了!
侯君集立刻前往东宫拜会太子。
李承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看来我这个太子之位是朝不保夕了,先生何以教我?
侯君集面无表情地从嘴里吐出了一个字——反。
李承乾故作惊悚:先生何出此言,这可是要灭族的啊!
侯君集忽然把一只手伸到太子面前,声若洪钟地说:“微臣长着这只好手,就是要让殿下用的。”
李承乾大腿一拍:好!要的就是先生这句话!
侯君集看着太子那张骄矜而浅薄的嘴脸,不禁在心里冷笑: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你这熊样儿也想当皇帝?!等老夫帮你夺取了皇位,回头再收拾你,让你瞧瞧什么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紧继侯君集之后,李承乾又以重金收买了负责大内宿卫的禁军将领李安俨,让他密切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东宫通报。
汉王李元昌也极力煽动太子谋反,不过他的目标跟侯君集大不一样。
侯君集瞄准的是天子之位,这位王爷相中的却是一个美人。
他对太子说:“我最近看见皇上身边有位美女,琵琶弹得极好,等事成之后,希望殿下能把她赏给我。”
李承乾满口答应。
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咱们的了,更何况区区一个女人!
太子党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行动,朝中的一些王公贵戚纷纷加入,其中就有驸马都尉杜荷(杜如晦之子,娶李世民的女儿城阳公主)、开化公赵节(其母是李世民的姐姐长广公主)等人。这帮人歃血为盟,发誓同生共死,计划发动政变,派兵攻入皇宫。杜荷对李承乾说:“我最近仰观天象,发现有变化之兆,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殿下只要声称突发重病、生命垂危,皇上一定亲来探视,到时候计划必能成功。”
就在太子集团蠢蠢欲动之际,齐王李祐起兵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承乾冷笑着对纥干承基等人说:“东宫的西墙,距大内不过二十步,我们要是想干大事,岂能轮到他一个小小的齐王!”
然而,李承乾万万没有料到,他的“大事”最终就是坏在这个齐王李祐身上。
李承乾及其党羽还没来得及动手,一场灭顶之灾便已从天而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