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军攻打洛阳的前夕,李世民忽然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信任危机。
因为刚刚收降的那一批以寻相为首的刘武周旧部居然在这个时候纷纷逃离了军营。
而且一逃就逃得精光,只剩下一个尉迟敬德。
唐军将士大为愤慨,立刻将尉迟敬德囚禁。
李世民的“信任原则”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曾经劝告李世民不要轻易付出信任的屈突通、殷开山等人这回抓住了把柄,再次警告李世民说:“尉迟敬德骁勇绝伦,如今既已将他囚禁,他肯定会心怀怨恨,留他必有后患,不如干脆把他杀了!”
可李世民却不以为然。他说:“尉迟敬德如果要逃早就逃了,岂会等到寻相这帮人都跑了,他还不跑?”
李世民随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且单独召见他,还拿出了一笔钱,对尉迟敬德说:“大丈夫既然意气相投,就不必因小小的嫌隙介怀,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听信闲言、残杀忠良,这点你应该知道。如果你果真要走,这笔钱就作你的路费,聊表一时共事之情。”
老大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尉迟敬德除了感激涕零之外,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说过,一个人如果愿意对别人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很快尉迟敬德就给了李世民一份回报。
并且还是一份超值的回报。
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率尉迟敬德和五百名骑兵巡视战场,走到位于邙山脚下的“景陵”(北魏宣武帝元恪陵墓)时,一个多月前遭遇的那种危险再度向他袭来。
王世充带着一万多名骑兵突然出现,迅速将他们包围。郑军大将单雄信一马当先,飞快冲了上来,手执长矛直刺李世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拍马狂奔而来,并厉声嘶喊,在单雄信出手之前的一瞬间,从侧面刺中了他。单雄信负伤落马,郑军士兵大为惊恐,不敢上前,尉迟敬德遂保护李世民突出重围,随后率兵反击,在王世充的军阵中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稍后,屈突通也闻讯率大军来援,郑军顿时崩溃。唐军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陈智略和六千名长矛军,斩杀了一千余人。王世充和单雄信带着少数部众狼狈逃回洛阳。
回营后,李世民大为感慨地对尉迟敬德说:“你的回报真是来得太快了!”随即赠给了他一箱金银,从此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与日俱增。
李世民的帐下虽然猛将如云,但是要说到这马上执矟(长矛)的功夫,恐怕无有出尉迟敬德之右者。他能够单枪匹马在敌人的长矛丛中往返无碍、毫发无伤,不但“避矟”的功夫无人能及,而且“夺矟”的绝技更是世所罕见。史称其“每单骑入敌阵中,敌丛矟刺之,终莫能伤。”(《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并能“夺取贼矟,还以刺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尉迟敬德如此大出风头,有一个人不禁妒火中烧。
他就是齐王李元吉。
李元吉一贯对自己马上执矟的功夫十分自负,于是向尉迟敬德发出挑战,提议双方都除去矛刃,只以矛杆较量胜负。尉迟敬德欣然同意,对李元吉说:“我自当遵命除去矛刃,但大王不必!”
李元吉闻言心中大怒。尉迟敬德这么做表面上是在尊重他,实际上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比赛开始后,怒火中烧的李元吉使尽浑身解数,一心想刺死尉迟敬德,可手中的矛却总是与尉迟敬德擦身而过,连他的一根汗毛也伤不着。李世民在一旁暗笑。为了让这个本事不大可脾气不小的四弟彻底服输,李世民故意问尉迟敬德:“夺矟和避矟,哪一种更难?”
尉迟敬德说:“夺矟难。”李世民随即命他们再比试一场,以尉迟敬德能夺矛为胜。
气急败坏的李元吉再次扑了上去。可转眼之间,他手中的矛已经鬼使神差地到了尉迟敬德手中。如是一连三次,让自以为骁勇无匹的李元吉哑口无言,彻底没了脾气。
武德三年冬天,唐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王世充的地盘在一天天缩小。
十月,郑朝的管州(今河南郑州市)总管郭庆、荥州(今河南荥阳市西)刺史魏陆、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县令王雄、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刺史王要汉等人纷纷举城降唐。
与此同时,唐将李大亮也奉命进逼王世充之侄王弘烈驻守的襄阳,于十一月初一攻克襄阳外围的樊城镇,斩郑军大将国大安,而且一连占领了十四座城寨;十一月下旬,李大亮再度攻占沮州(今湖北南漳县)和华州(今湖北宜城市),致使王弘烈的孤城襄阳岌岌可危。
十二月初,在各路唐军的强大攻势下,许州(今河南许昌市)、亳州(今安徽亳州市)、随州(今湖北随州市)也全部归降唐朝……
深冬。一场又一场暴风雪猛烈地击打着洛阳城。王世充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上,感觉一种无边的愤怒和恐惧正在把他一点一滴地吞噬。
曾几何时,满朝文武和万千子民都诚惶诚恐地匍匐在他脚下,向他三跪九叩、山呼万岁;曾几何时,自己也一度焕发出开创帝王霸业的壮志与豪情,可如今这一切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四方将吏叛他而去的脚步会跟当初他们蜂拥而来的脚步一样的迅捷、一样的争先恐后呢?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在这个即将灭顶的时刻,还有谁能向自己伸出援手呢?
王世充想起了一个人。
只有这个人能够挽救郑帝国覆亡的命运。
窦建德。
可让王世充深感忧虑的是——就在唐军大举来攻之前,他和窦建德还在不停地相互攻击,如今自己大难临头,窦建德愿意捐弃前嫌,向自己伸出援手吗?
王世充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