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1997)

岳飞在宜兴县张渚镇的驻扎很快迁移,这是意料之中的,他于国势艰危中奇迹一样的击败金军主将,收复名城建康,这是必须要大力嘉奖的。

甚至为了激励士气,转移战败的实情,还要树立起岳飞、韩世忠的英雄典型来。

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黄天荡之战后,韩世忠的地位疾剧攀升,赵构下了6道嘉奖令,升他为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韩世忠一举奠定中兴大将的地位。

反观岳飞,他也升官了,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辖区在扬州以东,泰州至南通一带。这也算是有了头衔,有了地盘,怎么也应该高兴吧。没,岳飞第一时间写奏章辞官。

有宋一代,官场的规矩是皇帝赏的东西,别管多喜欢,也要至少推辞两次以上。直接收下的会被人鄙视,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岳飞的推辞却不是这一套,他是真的在辞官。这个位置在平时来看,在以后的历史里,都是很大的荣耀和实权,可唯独在这个时间段里,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侮辱!

环顾一下四周,跟他同级别的同事们,是这样一群人。如扬州镇抚使郭仲威,承州(今江苏高邮县)镇抚使薛庆,舒州(今安徽潜山县)李成,河南(今洛阳)镇抚使翟兴,楚州(今江苏淮安县)镇抚使赵立,滁州镇抚使刘位等等。

这些人的身份是“游寇”。

建炎南渡,宋室再续的这段时间里,赵构的敌人除了金军之外,还有“寇”。寇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游寇。说起来这真是悲剧,所谓游寇的游字,其实充满了光荣的内涵。这些人本是在江北自发形成,与金军抗争的义军。在失败之后,队伍不散,转战流落到江南。

他们是为国出力的战士,是国家宝贵的财富,本应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是以赵构为首的建炎集团把他们定为寇,因为是流动性的,所以是游寇。

连载(1998)

为了安置他们,就把他们固定在长江一线,说得好听些,是继续为国出力,险恶些的话,就是让他们与金军、伪齐军对耗,最好双方都死干净,让南宋省心。

让人家出力,总得给些头衔。前面那位官场妖孽范宗尹曾经下令,在长江防线一带设立若干个藩镇一样的存在,自筹粮饷,伤残自负。上面提到的那些老兄,就是这一批了。

……可岳飞想不通,为啥要把他跟这些人等同起来?!

其实这就是岳飞一生的悲剧根源。岳飞的出身有问题,他不是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三位都是正规军出身,是老牌子的西军大将。人家根红苗正,还第一时间和皇帝建立起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而他在严格意义上说,军队资历里的每一步,都是赵构最不喜欢的。

他出身农民,没人引荐;他曾是王彦部下,王彦是八字军首领,八字军有自发基础,王彦与官方对立;他是宗泽部下,宗泽……还用说吗,这是赵构最不愿面对的一个人;他又曾是杜充的部下,杜充……是给赵构让人生上当实际课的人。

凡此种种,一点都不招人喜欢,从始自终他也不是建炎集团的嫡系。能打又怎样,宋朝需要的不是大将、勇将,是良将!

对这些,岳飞一直没能领悟,他在做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事,觉得这样就足够了。于是他在这时辞官,可是被拒绝,最后只好按期上任。

在泰州防区,岳飞做了一件很著名的“蠢事”。当时是建炎四年的十月左右,金军大举进攻江淮一带,重点的攻击目标是楚州。宋廷下令楚州周边所有军镇全力赴援,结果镇抚使们不动,张俊不动,刘光世本人不动,派出了他的强力将军集团,慢慢地向楚州动。

韩世忠想动,赵构下令他不许动,由于他平定苗刘事变时的神勇,江南宋室已经把他当成了护法神,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轻动的最可靠力量。

只有岳飞迅速向楚州靠拢。

连载(1999)

楚州在岳飞赶到之前陷落。这在以后成了非议岳飞的人士们的一大利器。岳飞怎么可以置楚州安危于不顾呢,他为什么就没能迅速赶到,击溃金军,解楚州之围呢?

连建康都能收复,怎么可能救不下楚州?!

以此来看,岳飞真的是该死呢。谁让他那么蠢,非得急吼吼地冲出去救人,像其他将军们那样围观不就很好嘛。

这件事之后不久,一些镇抚使原形毕露,重新变成了游寇。其中李成做得最彻底,他大范围地游动,从山东到江南,几乎把长江沿岸搅了个遍。

李成,雄州(今河北雄县)人,字伯友。弓手出身,以悍勇闻名。他的人生分为前后两部分,堪称黑白对照,无比鲜明。他先是自发组织义军抗金,哪怕转战千里也绝不投降。失败后率部越过长江,进入江南,第一时间表示要当正规军。

赵构满足了他。

李成叛变、抢劫。

刘光世出兵剿匪,李成服了,再次当官,被派往长江边。

李成又叛变了,大范围抢劫。

赵构派刘光世再次出兵,大衙内回信说很忙没空;韩世忠请战,又一次不被批准;任务交给了张俊,岳飞暂时调拨给张俊剿匪。

这是岳飞和李成之间很长一段故事的开始,也是岳飞和张俊之间漫长故事的开始。在这时,岳飞视张俊如兄长,张俊视岳飞为剿匪成功的第一保障,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彼此都不会料到,有一天岳飞会因张俊而死,而张俊因岳飞遗臭万年……

回到岳飞和李成,李成最大的噩梦到了,他发现行情变了。在之前他想叛变就随时变身成土匪,想投降官军也不会剿杀到底,就像刘光世那样,万事有商量。所以在叛变和投降之间他可以从容选择,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可岳飞不一样,这人满江南的追杀他,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样,简直是不死不休。最后他实在是怕了,连主动投降都觉得不安全。一咬牙,他开始了下半生。

连载(2000)

李成重回江北,投降了伪齐。从此之后,他比从前抗金还要彻底、强硬地抗宋。还记得李横组织的第一次北伐是怎么失败的吧,反攻回宋境的伪齐军就是李成率领的。

这人在刘豫的手下一直抗宋,伪齐倒了,他到金国当官继续抗宋,当岳飞北伐时他竭力抗宋,岳飞去世了他还在没完没了的抗宋。

这人活到70岁才死,死的前一年还重新起复当官,还是抗宋……为啥这么执着呢,很可能就是这时被岳飞逼的。

岳飞努力地工作着,还没有进入他生命的辉煌阶段,可是污点却如影随行,在这段时间里又多出了一件。那是岳飞去向张俊报到的途中,某一天他和最亲近的几员将官,如王贵、张宪一起骑马赶路。队伍里还有一个人,是他的舅舅姚某。

姚某前些日子因为在宜兴行为不检被岳飞处罚过,这时走着走着,突然间他加速超过了岳飞,领先到数十步左右时,猛地张弓搭箭射向岳飞。

出其不意,幸亏姚某箭法不准,只射中了岳飞的马鞍。岳飞大怒,立即纵马逐舅,生擒了姚某。他命令王贵、张宪抓住姚某的双手,自己拔刀将其剖腹摘心。

岳飞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岳母既惊且悲,责备他:“我最钟爱这个弟弟,你怎么做出这样的事来!”

岳飞回答:“他的箭再射偏上一些,我会死掉。我死后,母亲何以安身?箭只射中鞍桥,正是上天保佑我。今日我不杀舅,他日舅必杀我。无可奈何。”

岳母虽悲痛,但事已至此,也只能不了了之。

以上就是这件事的经过,取自《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四,绍兴元年正月十一日纪事。这件事广为流传,成为岳飞性情凶残血腥,有仇必报决无回旋余地的铁证。这一条坐实之后,很多人就理解了为什么宋朝最终会杀掉岳飞了。

因为这人记仇,会报复嘛,缚虎突然放虎难,不如杀掉一了百了。

我不管这些推论现不现实,甚至《三朝北盟会编》的作者徐梦莘是否别有用心,我只是质疑徐作家的创作能力。

岳飞他舅应该知道岳飞是什么程度的战斗力吧,他这么搞是正面挑战呢还是突然暗算呢?他是一位穿越到宋朝的欧洲中世纪骑士吧,不会、不屑在背后射箭?!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小说在线阅读_第8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天流云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第8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