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连载(477)

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从河北、甚至河南飞进了开封城皇宫内院的……对不起,不是枢密院,而是中书省。

这一点至关重要,从根本上决定了历史进程。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真宗朝最早时的宰相吕端、李沆等人,都是赵恒的恩人或者老师,为了信任,更为了尊重,赵恒下令不仅是国家政事,就连军事行动,也要首先交给宰相们看。

这个习惯被保留了,毕士安、寇准当上了宰相之后,一样拥有这个特权,压制着枢密使。这就让寇准成为了当时开封城里最早得到第一手情报的人。

情况紧急,都到了“一夕之间,急书五至”的地步。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脑袋,都能想象到20多万的辽兵,己经冲进了宋朝的腹地,门户大开,每时每刻都在杀人放火,生灵涂炭,多耽误哪怕一分钟,就会又多死多少条人命!

但寇准就是不急,这些十万火急的告急文书他却连看都不看就扔在了一边。这时他和皇帝离得很近,随时都能请见,但就是不。他吃饭、喝酒、聊天、嘻嘻哈哈,想干嘛就干嘛,似乎乐得很(饮笑自如)。

而奇妙的是大宋朝的首相毕士安就在边上看着,也不管,随便寇准为所欲为。

直到第二天的早朝,中书省才把这些烫手的,粘满了人血的文件上交给皇帝。那一刻,赵恒的眼前肯定变成了黑色。

知道灾祸发生了,知道危险临近了,可就是没有消息,以为还好,还安全……可是突然间就大难临头,不可收拾,整个河北都成了敌战区,连河南都在被突破中!这是怎样的刺激?!

要知道宋朝的国防理念基本就是边关重兵防御,国都内禁军压制全国,而在国都与边关之间从来都是空的。藩镇之类的强势力量早就被赵恒的伯父、父亲给彻底抽空,变成了赵宋官家的天堂世界,但现在也成了入侵之后的契丹人的天堂世界!

感谢这时赵恒的理智,在巨大的震撼中,他仍然认清了这时唯一能为他解开死结的人――寇准。他问,现在该怎么办?

寇准的回答则非常体贴到位:“陛下,您想快点了结此事,还是慢点?”

连载(478)

如果换成是赵匡胤,相信寇准的大门牙就应该在话出口的一瞬间飞舞在金峦宝殿上了,你简直是在恶搞,怠误了军情,还敢拿皇帝开心!

但是三代才出一个贵族,赵恒是宋朝真正的第一位生在深宫内院,长在罗琦丛中的皇帝,他有涵养。他说,我要快。

寇准回答则简洁明快:“那么很简单,臣以为五天之内就可了结。只要您亲征。”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争议。寇准说出这句话,赵恒的反应是什么?有一种说法,是赵恒犹豫了,他说要回后宫再细想。但是寇准强调,军情紧急,再没有时间了!所以赵恒匆忙起驾,立即亲征;

这出自北宋人陈师道。

另一种说法出自官方,赵恒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因为他之前就曾经说过要御驾亲征,还要东、西二府的高官们商讨出征时间,事到临头,怎么会退缩?况且五六年前,他刚刚即位时,就曾经亲征过,并不是第一次上战场。

但是不管怎样,当天赵恒都答应了寇准的请求。只是昂然下殿,准备征伐的寇准忘了一件事。他为了追求效果,刻意地积压文书,刺激了皇帝,但是也因此把别的人也刺激到了。

聪明绝顶的王钦若,和丰姿伟貌的陈尧叟。一个是参知政事副宰相,一个是枢密副使,基本上都与他平级。等朝臣都散开,该干嘛都干嘛去了,他俩悄悄地到皇宫深处请求赵恒的接见。

两个人的意见一致,都是请求皇帝逃跑。差别就在于一个请皇帝逃到成都(陈尧叟的老家),一个请皇帝到金陵(王钦若是江南人)。

这个提议看似很突然,根本就没有道理。眼放着宋朝国都之内还有数十万的禁军,河北、河南境内战况只是恶劣,但绝对没有崩溃,为什么要这样的绝望。但是要强调的是,第一,契丹人这次的兵力非常雄厚,达到了20多万,这在真宗朝以来,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二,整个河北被突破,连河南都被威胁,这更加是宋朝立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就拿上次赵恒的亲征来说,他也是到的大名府,那仍然是河北境内。

尤其现在快入冬了,黄河马上就会结冰,那时最后一道天险也成了平坦大道,开封城最后的保障就只剩下了当年赵恒他老爸的五字真言――“在德不在险”。

这就是当时的现实,不过从此前赵恒所有的表现来看,这些都应该吓不倒他的。他虽然不甚强硬,但是从来都没有怕过战争,宋朝人都等着由他来率领,再一次渡过难关。

就连寇准也是这样,所以当他再次被皇帝紧急召进皇宫时,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之后,他就记起来了。为什么当初赵光义要给自己的三儿子取这个名字――“赵恒。”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小说在线阅读_第2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高天流云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第2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