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8.15

在当时流传的二十四气中,吴昌时名列“妖气”,还有个魔幻的绰号“摩登伽女”。

摩登伽女是《楞严经》中的人物,此女爱慕佛陀的弟子阿难,不顾阻力百般追求。时人以此来比喻吴昌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虽然有些污染仙女,却也形象。

吴昌时和周延儒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随意出入周宅。给事中李清也是周延儒的门人,一日带着同乡某人去拜见周延儒,从中午等到晚上也排不上号。周府仆人见他等的焦躁,偷偷告诉说,刚才有四个官员穿着便服进了后宅见阁老去了。李清急问是谁,仆人说有吏部文选郎吴昌时。

当时的辅臣五人班子,对于周延儒和吴甡,吴昌时还颇为恭敬。对其他三人则视之蔑如,完全当做是空气,尤其看不惯他的坐师陈演。

执掌大权之后,吴昌时贪财狠毒、狂妄招摇,在享受着权力快感的同时,也为自己掘下了坟墓。一般人都愿意施人以恩惠,换取感激,吴昌时却是示人以威势以使其害怕。本来某某人被罢官、下狱、处死并非他所为,吴昌时偏要对外宣称是该人冒犯了他,经他之手处理才被治罪。这样,自己惹下了许多不白之怨,成了众怒所及。

复社和东林党都起自江浙东南,东林党在初期是以清流的形象出现的,讲究操守气节,但到了后期就没那么纯粹了,一些党人也腐化堕落,为了政治目的无可无不可。有了法门广大的说法,为他们的纳贿行私、勾结厂卫辩护。

吴昌时掌握了人事大权,又和首辅、太监、锦衣卫惯熟,是标准的三栖动物,事权在手,呼吸通天。找他请托办事的人络绎不绝,整日门庭若市,日进斗金都不够衡量。对于送上门的银子,吴昌时照单全收,除了官职调动,还做起了捞人的买卖。凡是有落入厂卫手中的案子,只要找到吴昌时送上可观的礼金,包管无事。

袁崇焕曾说过,人的私欲之极莫过于钱财。吴昌时对于金钱的贪婪毫无极限,而且不讲基本的道德,收钱不办事,甚至贪污别人的贿金。

如此肆意妄为,必然会成为言官弹劾的对象。吴昌时一上任,就利用皇帝训诫言官的机会,变更成例,大规模的把科道官逐出京城,表面是贯彻最高指示,实则是铲除异己。

每年春秋两季,吏部循例对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各御史有一个例转的工作,就是把在京的给事中、御史发往京外任职。这个名额一般是固定的,给事中一人,御史二人。崇祯那段时间讨厌言官多嘴乱说,曾有清汰的意思,吴昌时从宫内探得这一信息大喜,鼓动尚书郑三俊破格例转,郑三俊犹豫一番后默许。

于是,吴昌时大刀阔斧,一次例转给事中四人,御史六人,而且没有和都察院打招呼。文件一下,言官大哗。自古京官大三级,而且在此流寇纵横、兵荒马乱之时,外派出京小命都难保,有此觉悟者几人?这不是组织调动,简直是蓄意谋杀!

群情激奋的言官们在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征、河南道掌道御史祁彪佳的带领下结队来找吴昌时理论,斥责其擅自变更成例、肆意妄为。没想到吴昌时底气爆棚,毫无认错之意,与言官们争吵了起来。江西道御史向北抄起一把椅子就朝吴昌时头上砸去,文斗成了武斗。吴昌时好汉不吃眼前亏,撒腿就跑,边跑边骂:“尔等如此待我,下回把你们全部转出京外!”

言官们气愤欲绝,弹劾是其吃饭的本事,无事都要生非,何况吴昌时侵犯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一个个抄起笔来,上奏章猛攻吴昌时紊制弄权,是国家之大害,顺带捎上了郑三俊。

惊魂未定的吴昌时也发出了声音,向皇上哭诉他被群殴的悲惨,请求辞官。四月初一日,崇祯做出了裁决,奉圣旨:‘已有旨了,本内招摇恐吓,果否确情,着吴昌时自行回奏,该部知道。’对吴昌时的语气相当冷淡。

此时物议沸腾,周延儒也控制不了吴昌时,感觉到此人在京师一日生一日风波,终究会拖累到他本人。再三权衡之下,拟了将其解任回籍调理,待病愈之后再行起用的票拟。周延儒的票拟递进宫去,圣旨还未发出,吴昌时已经对众宣扬,说已得温纶,皇上不放他走。三日后,周延儒奉旨出京视师,此事没了下文,郑三俊引咎辞职,吴昌时照旧当官,似乎是不管风吹浪打,犹似闲庭信步。

周延儒的突然垮台,吴昌时失去了强有力的庇护。久已磨刀霍霍的言官们又发动了新的围剿,公愤与私仇掺杂交织在一起,爆发了大明朝最后的政争。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