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崇祯十五年九月的开封城内,人性中在正常环境下被压制的种种邪恶肆无忌惮的释放出来并无限放大,弱肉强食得到了最真实的诠释,用惨绝人寰似乎已不足以形容。

李自成本想打下开封,作为根基之地,如今河水入城,开封已成一片废墟,得之无用,大是扫兴,就与罗汝才拔寨而走,去攻打其他城池去了。

十几日过后,天气转晴,河水渐渐消落,开封城中平添了两丈余高的泥沙瓦砾,几乎原有的全部房屋消失,整个城池生生被埋在地下,只有建于公元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近二十丈高的铁塔依然耸立,默默见证着这一幕人间惨剧。

陈新甲被杀后,兵部右侍郎冯元飚临时主持工作,这一日兴冲冲的跑到内阁,喜不自胜的向辅臣们宣布:“大喜大喜!黄河决口灌入开封,闯贼撤围而去,周王安然无恙,与巡抚等官已渡河到了彰德府!”

众辅臣闻之大惊。周王是逃出虎口,可是开封城中数十万生灵尽化鱼鳖,何其悲惨。冯侍郎则另有考虑,水淹开封,闯贼宵遁,周王没伤一根汗毛,开封城也未落贼手,他就不会有陷藩失地的罪责,悬了半年多的心终于落下。要知道,陈新甲可是因失陷宗藩的罪名被砍头的,数十万开封百姓无辜葬身鱼腹,可怜是挺可怜的,毕竟没有自己被皇帝砍头可怜,就当是天意所定在劫难逃吧,回家后与他们默哀数刻以寄托无尽的哀思可就够意思了。

听到黄河水灌了开封,崇祯喜忧参半。繁花似锦的开封成了河伯的祭品,数十万生灵葬身鱼腹,他作为最高领导人不会不感到痛心,可是闯贼毕竟没有攻陷城池,据说还被淹死了数万士卒,也算有失有得,想到此节,也就有所释然了。

7.08

掘河灌贼倡之于黄澍,淹死三十万人,他倒成了计退闯军的首席功臣,崇祯将其召至北京询问当日情形。黄澍是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现身说法向满朝文武讲述了艰苦卓绝的开封保卫战,讲到惨痛之处声泪俱下,几欲昏厥,在场之人无不感泣,连皇上崇祯都泪如雨下,当即升黄艺术家为江西道监察御史。其他诸人俱有封赏。

巡抚高名衡升为兵部右侍郎。经历了一年多的开封守城,高名衡见证了太多的人间惨剧,精神大受刺激,已然看破世情,辞以疾病死活不干,强烈要求退休。崇祯成人之美,即擢御史王汉为右佥都御史,代高名衡巡抚河南,批准高名衡辞官归里回老家山东沂州养老。当年冬天清军又一次入塞攻破沂州,高名衡夫妇双双自杀。

开封城毁了,周王失去了相传二百余年的封国,全家跑到彰德府栖身,泼天富贵一朝丧尽,寄人篱下实是可怜。十一月初三,崇祯拿出十万两内帑,命黄澍带到开封,三万两给周王安家,余者赈济其他受难宗藩军民人等,并祭奠在开封守城战中死难的忠魂烈士

十一月十九,河道总督张国维代表中央来黄河决口处视察,黄河故道已经成了平地,残余的河水细流如线,无需船只,骑马就直接可以渡过南岸。张国维会同督师侯恂、巡抚王汉、御史王燮及各级官员来到决口之处摆下香烛供品祭祀黄河河伯,把水灌开封的功德算到了河伯头上,求他老人家大发慈悲只淹闯贼不淹百姓。

一行人登上黄河大堤,只见数十里长的大堤断成四五截,黄河直灌开封,“残垣断堞隐见水上”。朱家寨决口二里多长,水流悠缓。马家口决口一里有余,奔流湍急,闯军的营垒尚有残存,真有沧海桑田之慨。一场人为的巨大灾难,仅落得大老爷们几声长叹。

本次决口造成黄河又一次改道,开封不过是它光顾的第一座城市,惊涛骇浪穿过开封向东而下,九月二十五又横灌睢州(今商丘市睢县)旧城,出了豫东进入安徽,在亳州抢入涡河河道,东流入海,给沿途人民造成极大伤害。

开封在历史上遭受过两次严重的水淹。第一次是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王翦之子)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魏人防守甚坚,王贲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请降,秦人尽取其地。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开封的前身)两县。

明代的开封城周长四十里,与南京相仿,当年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督工,修建周王府于宋金皇宫旧址之上,周王府紫禁城高五丈,远远超过二丈九尺的朝廷规定标准,城墙上有花垛口,内有拦马墙,周长五里,雄壮气派俨如帝居。

经过这么一场大水,这座冠绝天下的王府毁于一旦,清初废为科考用的贡院,将残余的建筑全部拆毁,取出木石砖瓦用作修建开封新城。王府门原有高八尺的两座石狮子,被泥沙埋入土中,仅露出数寸狮耳,用以提醒世人它们曾经威武的存在。

崇祯十五年的水灌开封,猛烈程度空前绝后,整个开封城被无情的黄河水毁灭殆尽,城内的非超高层建筑全部被抹平,包括各处官衙。城中一望荒芜,回城居住的百姓后来修起了一些房子,“庐舍茅瓦各半,乡野瓦房仅十之三耳。”

入清之后,开封依然是河南省会,因破坏难以恢复,很多省级机关都在外地设立衙署,如河南巡抚和都察院按察使驻节杞县,提学道驻卫辉府辉县,开封府署先移封丘、再移延津。

崇祯元年进士,开封人张文光在顺治年间回到开封,登高四望,满目荒凉,悲从中来,写下了《登汴城角楼》一诗。

“落日下层城,苍然远树平。

乱云连岳碧,野火隔河明。

狐兔盘深窟,蒹葭冷旧京。

中原形胜地,画角起边声。”

在诗人笔下,昔日百万居民,繁盛豪华的汴梁城已经成了狐兔纵横人烟断绝的穷荒绝塞。

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国内大规模的战事基本结束,国家开始从军事战争转入经济建设,河南巡抚张自德、布政使徐化成才着手修复开封府城。

崇祯十七年正月,明朝的财政已告崩溃,新任兵部尚书河南人张缙彦向皇上献计:开封城中周王和官绅富户们失落的金银甚多,不下百万,可派人去开封打捞沉银以济国用。

崇祯听了食指大动,可是又觉得传出去很不好听,君臣们苦思冥想,想出一个光明正大的名义“修复汴城”借机去其积水,捞出沉银,以助兵饷。崇祯很是高兴,迫不及待的批示:“其汴城捞费一事,宜专官密行。”

命人火速去办,银子还没捞回来,他已然魂归煤山。

周王丢了金山银山,凤凰落架不如野鸡,堂堂亲王还比不得一个普通官宦财主,区区三万两银子要靠皇帝施舍,抚今追昔,无限伤怀,祖宗两百年的基业竟然断送在他的手上,要是如福王一毛不拔以致失陷城池也就罢了,自己可是咬牙捐了一百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还是保不住开封,非是本王无能,皆因援军混蛋,一怒之下上本参了督师侯恂。

决河灌汴后,人言汹汹,都说是援军观望逼得开封官民引河自卫,侯恂受到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河南百姓骂他身为河南人祸害河南,侯恂抵受不住,悄悄的带兵东移三百里来到山东曹县。

曹县正好是刘泽清老家,侯恂出狱再起,刘泽清出了大力,就把其弟刘泽深推荐为侯恂的中军副将,想借侯恂之力求取功名。

侯恂是文人,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不像袁崇焕等人张口闭口行军打仗乐此不疲。崇祯三年在昌平做了几年兵部侍郎也是召练部队,具体军事事务都交给了尤世威。此番督师,侯恂一如旧日,军务都由副将丘磊代管。丘磊就是当年舍命给左良玉顶缸的那位兄弟,后来在祖大寿账下做到副将,辗转来到关内。侯恂为了笼络左良玉,将丘磊召入军中。丘磊是山东邹平人,也是一名秀才,年轻时出关投了辽军,侯恂保举其为都督同知山东总兵挂镇东将军印,委以重任,山东同时有了两个总兵。

刘泽深一上来就也想掌权,和丘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侯恂护着丘磊,刘氏兄弟大恨之。丘磊继承了辽军跋扈的传统,所部军纪败坏,骚扰百姓。刘泽清弹劾侯恂治军无状,要主屠民,奏疏由开封祥符县人孟观所写,极其丑诋,把开封人民遭受苦难的仇恨化为一句句对侯恂猛烈的弹劾。

崇祯刚接到刘泽清的奏疏,周王的诉状随之而到,两气夹攻,皇帝大怒,立将侯恂革职逮拿下狱,以兵部侍郎吕大器代之。侯恂才呼吸了半年新鲜空气,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地方,继续蹲大牢。两年后李自成进京,要用侯恂当官,不久闯军就败出北京,侯恂乘乱逃亡江南。福王即位南京,阮大铖重翻逆案,欲杀侯恂。又是不久,清兵下江南破南京,弘光朝廷覆灭,侯恂得脱返回河南归德老家,从此隐居不问世事。

幸运的是他的才子儿子侯方域归顺了清廷,做了河南总督张存仁的幕僚,侯氏归德家产得以保存,财主还是财主。侯恂在家建了一座花园起名南园,自号南园老人,謝絕人事,足不入城,官府屡征不起,每日“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泉、追凉风,逍遥一世之上,傲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当起了陶渊明,平静的过了十余年而卒,终年七十岁。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