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6.28

二月十四,闯军大至,四面围攻,汪乔年亲立城头,指挥军民拼死抵御。经过两次攻打开封,闯军实战积累了丰富的攻城经验,攻坚能力大大提高。不再单纯依靠人力一味猛攻以致大量无谓的伤亡,军中准备了大量的门板,士卒背在背上抵御弓箭炮石,冲到城下就用锹镐斧凿等锐器凿城,凿出大洞即往里面填塞火药,然后引爆炸城,反复多次,城墙被炸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数次歼灭明军,李自成获得了大量的火炮,开始用于攻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朝守军造成了火力威胁,打得城墙头垛口砖石乱飞,压制住了明军的火力优势。

襄城的生员们表现出了少见的战斗精神,把自家的房子拆掉,取来砖石木料用于守城,汪乔年喜不自胜又慨然承诺“待事平,定当先题奏”,给这些士子们请功。

在激烈的战斗中,二月十五下起雪来,忽然传闻左良玉带兵西来,汪乔年大喜,以为左良玉投桃报李来解襄城之围,不料却是土贼李好率部投奔李自成。一齐攻城,闯军声势更大,如潮水般一浪接一浪,滚滚向前,炮声铅子,雷震星飞,明军在城头冒雪守城,死伤累累。

汪乔年亲自在城头督战,左右请稍稍退后,以避闯军炮矢,汪怒斥:“我是朝廷大臣,幺麽(幺麽小丑)岂能伤我?”夜不交睫,日惟粝食,同士卒同辛苦。

汪乔年勇气可嘉,组织能力也很强,城中官民团结一心,闯军死伤枕籍,城下壕沟为之填平。可惜本钱太薄。襄城是一座县城,城池矮而且薄,又短又小,如果说开封城是泰山,襄城就是一座小山包。秦军精锐都在三总兵之手,汪乔年手中不到一万,数十万闯军犹如泰山压卵,外援断绝之下,看不见一线生机,就算当年的袁崇焕来了也无幸理。两军交战拼的是实力,主帅的勇气和智慧在冰冷无情的实力对比面前微弱的可怜。

突围无望,守城难支,汪乔年还存一线希望,巴望着郾城的左良玉能带兵来救,毕竟是他的到来使李自成撤军解了左良玉之围,于公于私左都应该拉他一把。可左良玉又是何许人也,他刚逃出生天,正万分懊悔不该一时鲁莽轻敌被闯贼围困,岂能再跳入火坑?早就统兵往东而走,全然不管汪乔年是死是活。对他而言,也许并不觉得他的解围是汪乔年所赐,而是他老左吉人天相,谈不上什么恩不恩的。

第三天,二月十七午时,襄城城破,闯军蜂拥而入。汪乔年拔剑自刎,也许是动作太慢,也许是左右阻挠没有成功,被闯军生擒。

五花大绑的汪乔年被押到李自成面前,左右断喝“跪”,汪乔年昂然挺立:“吾朝廷大臣,奉命剿贼,恨不能生吃尔肉。即死,犹当化为厉鬼,杀贼以报国,而又谁跪?”李自成端坐高堂,用独目冷冷的盯着这个挖他祖坟之人,却没有动怒,和缓的问道:“咱二人素昧平生,你给崇祯皇上办事,俺造他的反,不过是各安天命,尔大可带兵来剿,却如何去米脂掘了俺家的祖坟,如此行径狗彘不如,亏你还是圣人门下的读书人!”

汪乔年袍袖皆被扯烂,浑身血污,瞪着这位名闻天下杀人如麻的闯贼毫无惧色,他不去解释为何读圣贤书,口口声声仁义道德的读书人如何能办出挖人祖坟之事,而是破口大骂李自成逆天无道,涂炭生灵。

李自成微微一笑,喝令:“将他的舌头割了!”两名闯军扑上前来,一人用刀撬开汪乔年的嘴巴,一人伸进匕首狠狠一划,半截舌头落在地上,汪乔年满嘴是血,目眦尽裂,呜呜做声,还在破口大骂,他的口真的是破了,没人再听得见他在骂什么。李自成离座而去,刘宗敏把手一挥,众士卒一拥而上将汪乔年斩为肉酱。

同时被俘的还有当年的农民军首领射塌天李万庆,他顽固的坚持反动立场,坚决要给腐朽的明廷做孝子贤孙,拒不投降,也被李自成处死。李万庆死后,崇祯追封其为左都督,也和刘国能一样建了专祠纪念,希望能有更多的文武大臣如二人一样带着花岗岩脑袋给他效忠卖命。另一名总兵张应贵则在攻城战斗中被击毙。

李自成恼恨襄城生员帮助汪乔年顽强反抗于他,将一百九十名生员全部拘捕,或割鼻或断足予以惩戒。

继傅宗龙项城丧命半年之后,新任三边总督汪乔年也死于襄城。从效果上看,汪乔年坐守孤城毫无用处,不过是以身喂虎。他如果听众人之劝早早撤退,可以保命,但何以计不出此?一则其人生性勇武,痛恨三将不战而逃,要以身作则激励三军敢战之气。二则,身为总督不战而逃,怕受到崇祯的制裁,逃亦死,战亦死,何如一战青史名标。他考虑的是长远,换了别人只管眼下,至于日后皇上如何如何,且不去管它,毕竟是未知之数,起码现在跑了可以保命。在一些聪明人眼中汪乔年可谓迂矣。

汪乔年堪称忠勇,但并不知兵。他的想法是不错的,从洛阳疾驰而进要与郾城的左良玉前后夹击李自成,可是又将人马分成两块,贺人龙等率主力在襄城以东四十里列阵,既不疾驰郾城与左良玉合击,又不回防襄城,非驴非马,对闯军实质上毫无威胁。而他本人又不亲临行间以施弹压,贺人龙得了左良玉的传授本就是长腿将军,再没了总督镇压,一遇闯军一哄而散。

牛羊值钱的是它们的肉,紫貂值钱的是它们的皮毛,汪乔年值钱的是他的骨头。

汪乔年死后,被抛尸荒野,闯军撤出襄城,当地一名幸存的生员刘汉臣同百姓将其尸骸草草安葬。

张永琪在城破后,被闯军捉住,李自成已经知道有个张举人永琪又名张春元的,丧心病狂勾结明廷疯狂顽抗义军,是汪乔年的狗头军师,陷城之后全城大索。张永琪甚是奸猾捏造一个伪名,骗过擒他之人寻机逃出,辗转来到温县与老母妻子相聚。而他在襄城的舅舅、表舅、姐夫等亲属都死于非命。张永琪死里逃生,恍如隔世,心头涌上杜甫《羌村》中的两句诗“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感慨人生之祸福无常,生死不过在一线之间。

崇祯十五年四月,忽然有一人汪又�1�9(suo)自称是汪乔年之孙,带着汪乔年原任标下守备范养德来温县找到了张永琪,问他索要汪乔年当日在襄城的行礼和那匹白色大马。张永琪说不在他手,二人愤愤离去。次日二人又来,张永琪留饭款待,他已家业荡尽,温县又穷,不过是粗饭薄酒,二人吃喝的不爽大为不满。吃完,张永琪写了一张纪念汪乔年的祭文,请二人在汪军门灵前代为焚化,送上奠金二两,二人嫌少,再次愤愤离去。

汪范二人前脚吃完饭,后脚就去西安把张永琪告上朝廷,罪名是“暗中通闯陷害军门”,请求三边总督速将张永琪拿问治罪。

一年之内三边总督死了两个,换了三任,如今新任总督不是旁人,正是前陕西巡抚、保定总督孙传庭。孙传庭富于断案经验,这等案件纯属小儿科,批示陕西提刑按察司:“汪又�1�9所言犹未详确,着按察使冯敬舒会同监军佥事陈之龙寻找襄城奔回兵丁,详加询查汪乔年死难本末。”按察使与监军经过周密调查认为汪又�1�9所禀为捏造无疑,这才免了张永琪牢狱之灾。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