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会议结束,各镇回营做紧急传达动员,要在两三个时辰之内做好所部万余人的突围战斗和有序撤退,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洪承畴独坐帐中,心情沉重,他生性不喜多言,遇有大事都是习惯一人枯坐思想办法。想不到以总督之威竟然难以号令众将向前死战,这是他带兵十余年从未有过之事,感到一种莫名的无助和挫败。

不能向前,就只能后退,以六镇大军十万之众,协力突围就是修罗夜叉也难拦阻,突围自无问题。待回师就饷之后,再出宁远解锦州之围,如今之计也只好如此。师出无功,未能解围救锦,洪承畴心中烦闷,闭目不语,只待夜半时分下令各镇突围。

突然,远远听得一阵骚乱,洪承畴立时一惊,以为是清军夜袭,正要传令迎敌,中军慌慌张张跑了进来禀报:“启禀军门,大同镇先行拔营!”洪承畴心头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向他袭来。

原来大同总兵王朴日间吃了败仗,心惊胆落,不等洪承畴统一号令就私自带着他的人马第一个撤退。

大同镇一动,其他各镇都怕落在后面被清军消灭,争先恐后一齐开始撤退,各营人喊马嘶,一片喧腾,纷纷夺路而逃,阵势大乱,连洪承畴也无法制止。十万大军在一片混乱中掉头狂奔,将残存的军粮也都践踏如泥。

日间战斗结束之后,皇太极断定明军粮尽被围,必然撤兵,极有可能就在当夜,立即布置各军火速进入埋伏阵地准备截杀。明军从松山撤回宁远,必然经过中间的杏山、塔山二城,皇太极在松杏塔之间,连布数道埋伏,就连小凌河到海边沿线也布置了兵马,凡是明军可能经过之处,无一遗漏,可以说是天罗地网。

除了保留继续围困锦州的部队之外,皇太极把全部的近十万清军全数派出,只留数千兵马守卫御营。他通宵不眠,探马不断进来汇报明军的动态和进止,皇太极根据最新情况随时命令各路清军截杀。崇德皇帝二目通红,神情紧张,如同赌场上将全副身家压上去的赌徒,他很清楚这一局如果赢了就赢了天下。

大雨过后天气阴沉,无星无月四野漆黑,十万明军竞相撤退,毫无秩序,骑兵有马拼命往前冲。道路狭窄,早出发的步兵挤得密密麻麻犹如群蚁,骑兵喝令步兵让路,逃命面前人人平等,步兵想不出给骑兵让路的理由,况且道路已经挤满,想让路也难。最后骑兵干脆纵马直冲,硬往前闯。于是马步兵自相践踏,刀枪弓甲抛弃遍野,明军的撤退成了溃败。

就这样惊慌混乱的走了数里之后,与早已埋伏的清军遭遇。明军号令不一,军心涣散,又回到了一触即溃的老路, 纷纷四散奔逃。有的部队已经闯出重围,望见前面火把照耀,以为又进清军埋伏,吓得掉头而走,刚好遇见清军,自己跳入鬼门关。

一夜之间,明军大溃,原定的全军武装突围成了各自为战的溃败。在对于清军而言,杀戮的盛宴开始了,松山部队在后追杀,松杏之间的埋伏部队迎头截杀,六镇明军成了散兵游勇的单兵作战,建制全部丧失,根本不能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在清军精心准备的剿杀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几乎是引颈受戮,尸横遍野竟达数万之众。

幸运冲破重围的明军沿着清军没有挖壕的海边南奔,半夜过后海水涨潮,异乎寻常的出现了一丈多高的滔天巨浪,冲上岸来如同海啸,生生将几万明军卷入海中淹死。

噩梦般的一夜过后,二十二日天光放亮。六镇大军,死伤过半,除了被清军杀死的数万之外,海中浮尸飘荡,多如鹰鹜,惨不忍睹,生还者仅有二百余人。沿途遗弃的刀枪甲胄漫山遍野,无主的战马成千上万,尽落敌手。吴三桂、王朴、唐通、马科、李辅明等五镇总兵弃了本部人马均向杏山逃窜,只有新任蓟州总兵白广恩率所部残兵折回松山,与保举他的上司洪承畴固守。

六镇兵溃,皇太极心头狂喜,严令各军继续穷追搜杀,他亲率兵马逼近松山城,又准备四面挖壕困死明军。

玉田总兵曹变蛟依旧带兵屯扎在西乳峰,得知明军大溃,忧愤欲绝,大军撤退后,西乳峰之兵已成孤军,没有继续驻扎的意义,曹变蛟决定突围进入松山与洪承畴会合。

二十二日夜,曹变蛟率部杀下乳峰山直冲清营,一路冲过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正黄旗马兵将领巴布海等的防区,直杀入皇太极的御营。

此时清军大部都在松杏之间追杀明军,松山并无多少部队,而负责把守御营的正黄旗大臣和御林军侍卫竟然不在大营,御营中一片惊恐。皇太极强自镇定,指挥御敌,一颗心通通直跳,祈求祖宗保佑千万莫做了俘虏。

危急之际,镶黄旗内大臣后金开国功臣额亦都的第八子图尔格和其弟伊尔登、宗室锡翰率亲军把守御营大门,箭发如雨射向明军。图尔格箭不虚发,连毙二人,死命挡住了明军猛扑。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儿子正白旗奉国将军额克亲也与内大臣锡翰一起率兵救驾。

曹变蛟跃马横矛,将大军兵溃功败垂成的悲愤化作了奋勇杀敌的无穷力量,杀入御营誓擒四酋皇太极。人如其名,曹变蛟如同一只蛟龙,纵横跳跃,上下翻腾,长矛起处就是一道血线,当者无不毙命,其勇不下乃叔曹文诏。

猛然间,从暗处一阵乱箭射来,曹变蛟躲闪不及身中两箭,血流如注,身躯一晃险些掉下马来。此刻四面赶来救驾的清军越聚越多,皇太极已无性命之忧,曹变蛟只得拨马而回。

虽然有惊无险,但把崇德皇帝惊得魂飞天外,越想越怕。如不是图尔格等死命抵挡,甚至不是那两支神来之笔射中曹变蛟的冷箭,他大有可能乐极生悲龙驭上宾去了。皇太极惊魂稍定,在感激父汗努尔哈赤在天保佑让他逃过一劫之外,更加感慨世事难料,造化弄人,就算如他赫赫扬扬的大清皇帝在老天爷面前也不过是渺小的一粒微尘。

短暂的敬畏上天过后,皇太极迅速恢复了人间皇帝的威风煞气,对没有在第一时间尽到护驾责任的正黄旗内大臣、护军统领、侍卫等予以严惩。按照女真传统,关禁闭三天,不给吃饭,并鞭打、用铁丝穿耳鼻,地位高的则降级、罚银。

曹变蛟中箭败回松山,城内已有洪承畴、丘民仰、王廷臣、白广恩等,大家情绪低落,摇头叹气。此时松山共有军队二万余人,曹王两军建制完整,洪承畴和丘民仰的直属标兵也损伤无多,只有白广恩所部损折不少。

二十二日黎明,吴三桂、王朴率残兵逃入杏山,刚进城,尾随其后追杀的清兵就追到城下,将杏山城团团围住。宣府总兵李辅明慢了一步,等他到了杏山城外,不禁暗自叫苦,清军早已围的铁桶相似,李辅明不敢近前继续向南逃命,想进入中左所(塔山)

,岂知早有清兵南北扎营,中路断绝不得入城。明军各镇部队联络中断,都不知道谁在哪里。李辅明只得再往南逃,总算在二十三日黎明逃进宁远,成了第一个安全回到宁远的总兵。

吴三桂等逃入杏山,皇太极判断其还要南逃宁远,登时想起石廷柱之前所献的高桥截击之计,立命降为贝勒的多铎挂帅,带重兵

在塔山以南的高桥埋伏。

二十六日,吴三桂、王朴果然率部突出杏山南奔宁远,行至高桥遭到清军痛击,仅余的残兵死伤大半,幸亏二人都有重金豢养的彪悍内丁,在死命保护之下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宁远。

密云总兵唐通仍然留在杏山,山海关总兵马科的信地在山海关,他率残兵暂驻中前所。白广恩奉洪承畴之命回宁远搬兵,偷偷绕出清军之后从僻静小路回到宁远,临行之际将其子白良弼留在松山,叮嘱他此行回去搬兵,多则一月,少则十日再来松山接他出去。两位中央特派员张若麒、马绍瑜则在小凌河口爬上一只渔船,从海路逃回宁远。

惊心动魄的松锦之战就以如此奇幻错愕的方式收场了。此役据清方的统计数字,斩杀明军53788名,缴获马匹7444匹,骆驼66峰,盔甲9346副。而被挤入海中和海潮暴涨淹死的不计其数。清军无一人阵亡,只误伤8人及厮卒2名,清军看来都是刀枪不入的天兵天将,斩杀如许敌军,竟无一人牺牲。逃回宁远的明军约三万,困守松山的二万余,锦州的祖大寿一万余,十三万大军折去三分之二,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对清军的奋勇敢战之气,经此一役荡然无存,畏敌如虎之心更甚从前。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