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十三章决战松锦

松山

清.方孝标

四海金钱天下兵,同时战死十三营。

苍山沟垒余寒烧,雪浪旌旗卷败城。

廿载骷髅埋未了,万家妻子哭无声。

独怜活去文丞相,犹向滇南溥好生。

杏山

清.方孝标

缓带谁言不善兵,兴亡一战自天成。

陈陶岂敢悲房琯,斜谷还堪笑孔明。

朝露碧零沙上骨,春云黑压海边城。

鸣笳暮咽山村路,风雨犹疑万马声。

★★★第一节出关

历史行进到崇祯十一年,天下大势日趋明朗。称雄一时的林丹汗已亡,漠南蒙古全数归清,漠北蒙古虽尚未归顺,但已向清朝通贡,在礼节上表示了臣服。彻底被武力征服,改奉清朝正朔。老大帝国明朝内有农民军造反,外有满清侵蚀,天灾横行,税负沉重,百姓嗷嗷,清军隔两三年就入犯关内大肆洗劫一次,弄得崇祯不得安宁,国势衰敝积重难返。

清朝蒸蒸日上,明朝流水落花,此消彼长,一目了然,历史到了十字路口,各种矛盾激烈冲突碰撞,已经处在惊天巨变的前夜。

从军事层面看,清朝明显处于攻势。崇祯十二年,清朝控制的疆域有四百余万平方公里,不亚于明,满洲兵近十万,蒙古兵三四万,汉兵二三万,总兵力在十二至十五六万之间。明军总数不下百万,但能战之兵不过二十万。清军以骑兵为主,战马迅捷如风,战士精于骑射,且装备精良,全副铁甲、护心护臂俱全,明人称之为明光重铠。汉地缺少战马,蒙古被满清控制之后,明朝失去了战马的主要来源,只有在崇祯九年到崇祯十年的短暂期间,通过贸易得到了漠北蒙古的数万匹战马,但很快就被满清武力制止,以步兵为主的明军,难以抵挡清军铁骑,只能借助车营和火炮阻挡其冲突之势。

明军的火器,尤其是红衣大炮是赖以压制清军的一大法宝,在明金战争初期发挥了重大作用,一度让清军望而生畏。皇太极痛定思痛,全力引进、研究、制造红衣大炮,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火器部队,孔有德降金更使得其得到了孙元化多年苦心收罗的几乎全部火器大炮和一大批技艺精良的炮师,从而大大缩小了明朝的火器优势。

二十年的征战,明军罕有胜绩,皇帝换了四茬,经略督师更是不知凡几,却一败再败,明军兵将对清军产生了严重的恐惧感,闻敌变色,望风而逃,敢迎头而上,对面杀砍的寥寥无几。这就是双方的基本军事态势。

明军虽弱,但有一条绵延四百里坚不可摧的宁锦防线,始创于孙承宗,完成于袁崇焕,十余年屹立辽西,在清朝已占领多年的辽东大地硬生生插入了一把利刃

渤海之滨狭长辽西走廊上密如联珠的宁锦九城一直是皇太极的心腹之患,他忘不了百战百胜的父亲努尔哈赤折戟沉沙于宁远城下的愤怒和无奈,更忘不了他重兵攻打锦州、宁远无功而返的狼狈和羞惭。十几年来念兹在兹。几次入关都要绕路而行,而且在内地不敢久留,就是怕宁锦这把锋锐的匕首给他背后一刀。崇祯四年成功拔掉大凌河城,击碎了明廷继续北进复辽的梦想,但祖大寿降而复叛,依旧镇守锦州,牢牢挡住皇太极南进之路。之后数年,双方在辽东没有发生大战,基本上维持了袁崇焕在世时的格局。

崇祯十一年九月,岳托、多尔衮入关伐明,皇太极则率郑亲王济尔哈朗与豫亲王多铎出击宁锦,以示策应。十一月,多铎攻克锦州以南的大兴堡,继续南下,在中后所被祖大寿截击,多有损失。宁锦问题成为满清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是继续听之任之,还是铲平锯掉一劳永逸,满清集团看法不一。

女真贵族占领辽东之后,获得大量物资财富,不少人还沾染了辽东汉人上层的生活方式,欣欣自得,满足于现有状态,除了热衷于入关抢掠之外,对明朝的江山社稷兴趣似乎不大。

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是明朝的叛臣竞相向皇太极献计攻取朱家天下,比女真贵族还要热心积极的多。这些人的动机颇为值得玩味也可谓用心良苦,替他们的满清主子操碎了心。

他们或是被俘后被迫投降,或是主动投怀送抱,总而言之,一旦背叛父母之邦降清,就走上了不归之路。明朝对叛臣处置严厉,这些人都不希望看到明朝恢复元气重新强大起来,甚至不愿意看到明清之间达成和议,因为只要明朝依然存在,说不准哪天就会恢复功力,届时他们的命运就存在不确定风险。

在此强大的精神驱动之下,一条条对付明朝的毒计出笼了。

叛臣们首先倾向于绕开山海,直取北京,直接摧毁明朝中枢:“北京一破,山海自开,河北可传檄而定也”。大凌河降将、祖大寿的义子清朝都察院参政祖可法献计先取北京,“得了北京,各处城池官兵人等,自然星夜归降”。

另一些人比较中庸,主张先取山海关,认为山海关一破,关外九城失去退路和后援,清朝可不战而得。

皇太极则考虑的更多,对于明朝,他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25岁之前,他和父亲叔父及众多兄弟还都是大明的臣民,闲谈之中虽然也经常讥笑明朝皇帝昏庸无能,但大明天子对于他们始终是神一般的存在。明帝高居九天之上,他父子只能俯首跪拜,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则,心安理得,并未觉得如何屈辱,即使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也是正常不过,正如他们可以随意处置手下的包衣阿哈一样。

七大恨伐明,努尔哈赤父子与明朝公然决裂,走上了武力对抗之路,侵占了明朝除了四百里关宁之外的整个辽东,杀戮官民无数,明朝皇帝恨之入骨,宣称要将后金“连根拔除不留些子”,努尔哈赤深知他已然将明朝皇帝彻底得罪了,再无回头路可走,一再告诫子侄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既征大明,岂容中止?”

到了皇太极时期,又是一变,他东征西讨,安内攘外,后金的家业在他手上兴旺了数倍,隐然可以同明帝分庭抗礼。明朝与他有杀父之仇,但他对明朝不再单纯是武力征伐,而是不厌其烦的议和,议和被拒,再武力征伐,征伐之日又打出求和的旗号,以战为和,为和而战。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