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四节 ★★★盐梅之陨

接到开县败报,杨嗣昌头晕目眩,气喘如牛,心头冰凉。本年他五十四岁,不算太老。在京任职之时,向以精力充沛著称,经常通宵达旦办公,是有名的工作狂。除了公务之余看书,没有别的活动,没那个闲暇。

出京半载劳神苦思,杨嗣昌须发渐白,一年之后竟然须发皓然,宛若八十老翁,同人无不诧异。须发骤白表明血气顿衰,杨嗣昌的身体一下垮了下来,再无当日之龙马精神。

精力衰竭,视力也骤降,每日午后,公文上的字点辨认不清,到了晚上,连字都看不清了,只见都是一串漆黑的墨团,只得把两个儿子山松、山梓接到军中,帮他朗诵公文,好及时批答。

入川之后军事不利,蜀道艰难终日颠簸,杨嗣昌心绪烦躁忧惭愤愧,病情加重。开县败后,剿寇军事已全盘失败,三年苦心运筹尽付东流,心头沉重,郁郁寡欢。连病数月,脱体消瘦,不似人形。他自号“肥翁”,本来身躯肥胖,如今体重减了一多半,皮包骨头,两腮深陷成了“瘦叟”,与先前判若两人。

行至夔门,杨嗣昌停留三日。“夔门天下雄”,风景壮美,历代文人歌咏不绝,但此刻已引发不起他的半分诗兴。陕西总兵贺人龙、李国奇及其部将贺勇、南梦云等登舟拜见,杨嗣昌打起精神坐在船头接见,赐其银币牛酒。宣传皇上至仁,特恩求将,开功名之路,拔行伍之奇,不记小过,以成大功。如能擒献曹,富贵可以立取。众将唯唯,看着这位昔日叱咤生威的督师阁部竟然委顿衰飒如斯,各生感慨。

二月初七,舟抵彝陵,之前派往北京上奏疏的使者陆续南还,带回朝廷邸报,皇帝还是不准杨嗣昌辞职,他再三请罪请死,也只是让他戴罪,并无实质惩处。

杨嗣昌挣扎病体,恭设香案望阙谢恩,情不自禁,涕泗横流。想到他崇祯十二年八月出都,至今十七个月,前后已跨越三年。想到崇祯对他的知遇厚恩,动情的向皇帝禀报:“微臣之遇主,原与寻常遭际不同。臣狗马之报恩,实有魂梦自夫肝脑可涂,不知何日方遂斯愿,而不敢告言于人者”

功败病重,杨嗣昌几次想到了绝药而死,又恐中道撒手,剿局蔓延,辜负了崇祯对他的天恩,如此死不瞑目。只得强延一息,奋斗到底,勉收残局。

功败病重,杨嗣昌几次想到了绝药而死,又恐中道撒手,剿局蔓延,辜负了崇祯对他的天恩,如此死不瞑目。只得强延一息,奋斗到底,勉收残局。

献曹出川,杨嗣昌最关注的是在竹山、平利养精蓄锐近一年的左良玉,只要左良玉挡住湖广大道,刚好给献曹迎头一击,说不定再来一个玛瑙山大捷,生擒献曹,如此到头一着可以圆满,杨嗣昌就可以转罪为功。

从上年十一月开始,杨嗣昌接连檄调左良玉向夔门、巫山方向堵截献曹。左良玉接到命令,从郧阳启程,先到襄阳,又停了下来,说等刘国能、李万庆所部会合之后就遵令西进。腊月二十四,却突然转向往北,向汉中兴安进发。

崇祯十四年正月,局势已经十分明朗,献曹向东疾行出川,进不了陕西,闯湖广已是必然之势。杨嗣昌沿长江东下,时遇逆风,行走不快,远远追不上农民军,只得乞灵于左良玉,连发九道令牌,催其西进堵截。差官几乎每日一拨,络绎不绝去找左良玉。

正月十五,差官丁进孝、朱印在郧阳追上左良玉,将杨嗣昌的调令呈上。左良玉坚称献曹现在川西,他正要取道汉中兴安前去追剿。差官苦苦哀求,左良玉大不耐烦,甩出一句话来:“向日若听阁部所言,焉有玛瑙山之捷!”径自领兵北去。

黄陵城打了胜仗,献曹士气大振,乘胜东进,正月十九,全军穿过夔门天险,二十一日越过巫山。万元吉在白帝城遥遥望见献曹部队骑兵历历在山谷间,竟无人阻挡,不觉抚髀流涕,痛心杨嗣昌当日未听他之言。

二十五日,献曹过兴山,进入湖广境内。二月初二,至当阳,郧阳抚治袁继咸奉杨嗣昌之命在此堵截。张献忠命罗汝才与袁继咸相持,他自率轻骑一昼夜行三百里北上奔袭襄阳,这已经是古代骑兵行军速度的极限。在途中刚好截杀了杨嗣昌派往襄阳的差官,夺得督师令箭令牌。张献忠大喜道:“天助咱老子”,立派刘兴秀等二十八人伪装成明军,潜入襄阳。明守军验过督师令牌,放其入城,并未生疑。

襄阳是杨嗣昌督师衙门所在地,各部队军饷、武器都存放于此,城高池深,防守严密,有监军道张克俭统各路部队三千人驻守,襄阳还住着崇祯的叔爷爷襄王朱翊铭。老爷子的王爷已经当了四十六年,依旧精神矍铄,不出意外的话再当二十年毫无问题。

玛瑙山一战,张献忠的七个老婆和军师潘独鳌都被关押在襄阳,杨嗣昌准备将张献忠生擒后,凑成大团圆,打包押往北京献俘请功。

襄阳有一位年轻的知府王承曾,此人三十来岁就做了知府,少年得意,风流自赏,尤喜美女。张献忠的七个老婆,个个美貌,尤其是敖氏与高氏更是花魁,在囹圄之中楚楚可怜,明艳动人。瞧得年轻的王知府心猿意马,春情难耐。他是襄阳最高行政主官,有一般人不具备的条件。王知府宣称张逆之罪十恶不赦,其家口亦属九恶不赦,罪孽深重,本府上报天恩,必须亲自提审。

知府的话就是王法,而且这话冠冕堂皇,无懈可击,无人敢反对。王承曾将敖氏、高氏提出大牢,屏去从人,面对面审讯。随口用王法吓唬,吓得二女啼哭不止,连声求饶,梨花带雨更添风致。王知府色心大动,开始用风话撩拨,二女恍然大悟,破涕为笑,也用风话回敬。审讯官和罪犯藩篱尽撤,竟然胡天胡地起来。

从此,王承曾隔三差五,就要单独提审敖氏高氏,二女成了娥皇女英,自然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渐有乐不思蜀之感,觉得这种生活比跟着张献忠打打杀杀,四处奔波舒坦的多,小白脸王知府虽无八大王的英雄气概,言语文雅,行动温柔也别有情调,大是可人。

二月初二,杨嗣昌由夔门顺流而下进抵巫山,初三遇到逆风,船行不快,仅走了七十里,泊宿江边南木园,初四中午过巴东至归州,初五又遇逆风,船不能进,初六,狂风大作,黄雾弥天,三峡烟云笼罩,所有船只都靠岸停泊。杨嗣昌归心似箭,忧心如焚,也只能望天长叹,初七风停雾散,催舟东进,薄暮时分,回到彝陵公署,距他上年八月离开之时已是半年光景。

回到彝陵,杨嗣昌心情稍定,急忙布置各部队再去追剿献曹。二月十一日夜一更时分,突然接到紧急塘报—襄阳失陷,襄王被杀!杨嗣昌躺在病榻听着儿子山松一字一句读给他听,不由得双手颤抖,呼吸急促,心如刀扎,不住的剧烈咳嗽,猛地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昏倒在床。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