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九月十一,关索王光恩在巫山降,杨嗣昌在船头受降,次日挽舟西上,直向云阳。

四川多年没有战争,只有在崇祯十年李自成曾闯入半年,川军缺乏训练,脆弱不堪,队部中贪腐成风,军官公然克扣军饷,士卒月饷只有六七钱,只是边兵的一半不到,就此还要受层层盘剥,衣甲器械,褴褛朽敝,全不堪战。原总兵罗尚文被革职,方国安继任,刚刚交接完毕。杨嗣昌命其驰援大昌。九月十五,方国安还未到尖山,献曹已过大昌河,直奔净堡。川军张奏凯五千人守净堡,望见献曹立即逃上高山躲避,农民军又是不战而过。

川军柔弱如草,不堪一战,邵捷春进驻梁山,杨嗣昌驻扎夔门, 只得再调秦楚兵来剿。

张献忠、罗汝才越过大昌天险,西进开县、达州,行若脱兔,如风驰电掣。四川总兵方国安先到达州,不敢据守江岸阻击,躲入城内,农民军不费一矢穿城而过。

达州以西,有嘉陵江、涪江两条大江,嘉陵江以西更有剑阁天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诸葛亮称“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三国末年,蜀汉大将姜维在此防守,曹魏大将钟会十万大军数月不得通过。张献忠预计明军定会遇险扼守,必有一番恶战。

十月十三,献曹渡过嘉陵江,直逼剑州(今四川剑阁县)。方国安守剑州,其部罗万象、韩光荣等一触即溃,方国安不战而走,向杨嗣昌汇报:献曹能过河,官军不能过河,献曹过河时江水不涨,官军过江时江水陡涨。气得杨嗣昌七窍生烟。献曹又不战而过剑阁天险。北上广元,图谋走宁羌进入陕西。秦将贺人龙、赵光远扼守百丈关、阳平关,农民军无法突破,再次折回巴西。二十三日,张应元联合川军在梓潼邀击,先胜后败,农民军降将扫地王张一川被张献忠生擒,对付叛徒无须客气,张献忠将扫地王脔割而死。

邵捷春退保绵州(今四川绵阳),扼守涪江。绵州即汉之涪县,东、北两面依傍涪江,是成都东北方向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时刘璋部将张任曾在此地据守,刘备数月不能前进。邵捷春提兵驻守绵州,严令川将寅启高、孙逢圣等出战,一个照面就败下阵来,如同齑粉,被献曹杀得落花流水。邵捷春逃回成都。

战况不利,杨嗣昌归咎于陕西四川方面剿贼不力。对于怨气冲天、口称重病的郑崇俭,杨嗣昌称其人“奄奄暮气,凛凛危情,殆不可任军旅之事”,请求换马。为免贻误军机,可由陕西巡抚丁启睿代行职责,先任督剿。崇祯立即将郑崇俭革职,命丁启睿代理总督,先任督剿,不得一刻迟误。杨嗣昌对邵捷春的步步退缩、毫无反击很不满意,上本参劾其防守不力,崇祯派锦衣卫入川逮捕,由监军廖大亨接任巡抚。

邵捷春为官清廉,治蜀颇有惠政,民间口碑很好。押解进京之日,士民拦路哭送,成千上万堵塞道路,锦衣卫官船无法开动,下来强行驱赶百姓,被愤怒的群众打得抱头鼠窜。蜀王朱至澍上表给邵捷春去求情也无济于事。

崇祯就是这样的汉子,他要处置一个官员,越是有人替其鸣冤叫屈,他越是要严办,严令四川巡按御史派兵将邵捷春遣送京师,下狱论死。邵捷春知道难逃一死,第二年八月在狱中服毒自杀。这瓶毒药不知藏在何处,竟然未被搜出,也可能是贿赂狱卒从监外而得,邵捷春和陈祖苞一样,通过仰药而死,免去西市砍头的羞辱,未始不是一种对崇祯的反抗。数年后,福王称帝,邵捷春得到平反,恢复原官,赠兵部右侍郎

川军甚至缺乏基本的战斗素养,部队出征不设斥候探马,如同盲人骑瞎马,部队驻扎不设防御工事,对敌军的突袭毫无防范。“梦梦焉如寻常走路,掉臂遨游”,把凶险的战争当做武装游行,一遇农民军,稳稳当当就步入其埋伏之中。而农民军屡遭大创,至此无生之路,有死之心,拼命狠冲,如入无人之境。

川军如此,川官也彼此彼此。崇祯十年,李自成入川,连破数十州县,三年过后,仍有不少城池未加修复,州县官有的闻风先自溃逃,有的临敌毫无准备,城下炮声一响,吓得魂不附体,毫无抵抗之力。

献曹不但未被歼灭,反而在四川纵横驰骋,越入越深,明军连战不利,局势的进展与明廷当局的预料完全相反。杨嗣昌原来预计春夏之交就可以大功告成,如今事与愿违,深感事态严重,只好亲自出马。

明军连遭挫败,士气低沉,不少人认为现有诸将不是献曹对手,必须调左良玉来,方可制其死命。此时左良玉在汉中兴安,杨嗣昌又给左良玉写信,请他从兴安西进四川保宁府,迎头截杀献曹。“正是第一成功奇会,慰不佞之望,解不佞之忧,真不啻从天而下也”,殷切之情,溢于纸上,左良玉看了,冷然一笑,不予理会。

左良玉不来,杨嗣昌退而求其次,起用因罪革职发配的蓟镇中协总兵猛如虎来至军前听用。

临行之际,杨嗣昌心头忐忑,在金斗墟算了一卦,卦辞显示大事艰难,但终可告成,就在年终岁尾之时,才觉稍稍心安。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