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张献忠蛰伏半年之后,重整旗鼓出房县南下,七月十九走白羊山入巫山,与罗汝才、惠登相等合营,准备二次闯蜀。惠登相素与张献忠不和,这时怕被其吞并,独自率部北上竹山,全军降于左良玉。左良玉挑选其部精锐七千编入部队,将其家口安置在郧阳,从此惠登相成了左军大将再未反复。

经过半年苦心运筹,杨嗣昌剿抚并用,大挫张献忠,罗汝才,二人被迫合兵,摆出明显的入川态势。献曹二次相聚,虽然力量倍增,但都是丧败之余,给明廷提供了聚而歼之的良机。杨嗣昌踌躇满志,制定了“压贼折楚,一鼓可完”的战略,本人坐镇彝陵,分发各将入川追剿,命四川巡抚邵捷春据险阻击。他心中盘算:蜀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献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以区区数千败亡之众,必死无疑!

第三节★★★蜀道难

从二月到七月,平贼将军左良玉在竹山“病”了半年。在另一边的太平,三边总督郑崇俭也病了半年,不过他的病可不是装的,是真病。

郑崇俭年事已高,二月初七玛瑙山一战,亲临前线指挥,山中风大受了风寒,几天后一病不起几乎丧命,在太平将养数月才见好转。太平县知县邵梦尹向杨嗣昌报告了郑崇俭的病情,郑本人也向杨嗣昌申请回汉中养病,留下贺人龙、李国奇率三千精兵听杨节制剿寇。得到批准后,七月初四,郑崇俭带着副将祖大培启程回汉。

总督走了,贺人龙得以自主行事。他的部下多是收服的农民军降丁,作战勇猛凶悍,但也桀骜难制,要靠厚饷才能笼络。这些人除了当兵杀人,一无所习,出门久了则想回家,回家久了又蠢动不安想出门,他们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军饷一旦拖欠稍久,即大噪作乱。贺人龙升官成名全仗手下这帮不要命的弟兄,但也要时常倾家荡产来垫支军饷。

平贼将军印成了“狗咬尿泡—空欢喜”,虽然也官升一级成了署总兵,贺人龙还是恨恨不已,工作积极性一落千丈。杨嗣昌如此言而无信,玩弄权术,他贺人龙纵然舍命捉到张献忠也是给杨嗣昌加官进爵,于己毫无好处,拼死拼活,不过是为人作嫁。想到此处,贺人龙不禁痛恨以前愚蠢至极,只知玩命厮杀,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看看人家左昆山,处处留着一手,左右逢源,进退自如,打的是活仗、巧仗!左良玉成了贺人龙的偶像。

七月,贺人龙奉调四川开县,士卒开始骚动,讨要洪承畴时的欠饷,并叫嚷着要回家,嗷嗷汹汹,日夜思归。杨嗣昌得报,立即从彝陵发饷一万一千两接济,贺部又说没有鞋穿难以行军,杨嗣昌买鞋数千;又说缺少弓箭,杨嗣昌调发弓数百、箭数万。部队情绪依然不稳,八月初,贺人龙干脆拉起队伍开回陕西。

听说郑崇俭离川回陕,杨嗣昌很不高兴。郑崇俭是秦军主帅,他都回到老家,秦军将士必然军心浮动,无心剿贼。急忙修书郑崇俭,责问他:“始则端坐太平,一步不前;今则再至西乡,一去不返,委君命于草莽,以致各兵观望,逗留不前是谁之过?”

郑崇俭尚未回信,八月十七,杨嗣昌在彝陵得报—秦兵开县噪归,既惊且怒。贺人龙部是仅次于左军的精兵,左已高卧竹山,贺又不辞而别,剿局如何完成?

这回他没有暴怒,改以温和的口气说“东南诸贼十去八九”,请郑崇俭调战将一员两员、精兵数百前来合剿,不惟可免擅回之罪,仍当大叙擒斩之功。

这时贺人龙、李国奇已然回到陕西。郑崇俭见杨嗣昌指责他临阵脱逃,且抬出皇帝来,给他扣上委君命于草莽的大帽子,勃然大怒,当即把这顶大帽子原物奉还。愤然称:“委君命于草莽,则死有余辜,万万不敢也”,并反驳杨嗣昌:“圣旨命他控太平 ,并未命他亲督杀贼,他命贺李二将上紧跟剿,并未违旨。如令杀贼者一时落后,即请国法,而半年九坐不杀贼者,又当如何也?控太平有旨,兵部也有贼入秦者秦督罪的命令,令人无可适从。总之,是老实人受害”

发了通牢骚,老实人郑崇俭还是按照杨嗣昌的指示,派监军曹心明率李国奇、贺勇、南梦云等二千秦兵入川夹剿。

杨嗣昌接到郑崇俭回书,甚为高兴,当即向崇祯汇报,并故作不知请皇帝追问郑崇俭“半年九坐不杀贼者”是何人,他当然知道郑崇俭说的是左良玉。

在杨嗣昌焦急的等待秦军之际,献曹已经迅速闯入四川。

八月二十,献曹向川楚边境的大昌移动,二闯巴雾河。秦兵已走,只有楚军张应元、汪云风所部五千人在巴雾河土地岭与献曹大战。楚军五千,三千是新募,战斗力并不强,而献曹数千人都是所谓“老本精贼”,久经沙场勇悍无比,分兵从后山突入明营,明军大败。张应元中箭,与汪云风分路溃围而出。汪云风精疲力尽,口渴难耐,在河边饮水一斗,血堵在胸口不化而卒。张令、汪云风都是一时悍将,相继而亡,三军为之夺气。

军情紧急,杨嗣昌自彝陵西进归州(今湖北秭归),停留数日等待左良玉部将郭关所部来会。九月初六,杨嗣昌乘船抵巫山入蜀,与万元吉会合,严令四川巡抚邵捷春务必在大昌堵截住献曹。

舟行三峡,逆流而上行进艰难,两岸高山绝壁直上摩天,猿啼之声此起彼伏,杨嗣昌不觉竟有悲壮之感。父亲杨鹤剿贼未成含恨而死,而今他又奉旨督师,完成亡父未竟之事业,分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此时已有朝臣弹劾杨嗣昌劳师糜饷日久无功,他心头压力沉重,与郧阳抚治袁继咸去信说:“此行剿贼,誓当一了百了,即不能了,亦以身殉之,免得庙堂之上群疑起伏”,竟已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邵捷春看到杨嗣昌全力将献曹驱入四川,分明是以邻为壑,极为抵触,与属下讲:“失一城,巡抚坐,今日以蜀委贼”,是督师杀我也!土地岭败后,明军大震,大昌前有上马渡、中马渡、下马渡三道关隘,依山傍河,地势险要。邵捷春听副将邵先仲之言,以水浅地平难以防守为由,弃而不守,退守观音岩。

九月初九,献曹不战而过三马渡,直取观音岩,邵先仲不战而逃,农民军轻易闯入大昌,邵捷春在大昌城头看得真切,献曹精兵只有三千余人,老弱妇女亦不满万,但他仍不敢出城迎战。杨嗣昌闻报大怒,以尚方剑立斩邵先仲,以肃军纪。献曹已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巫山、大昌相距五十余里,邵捷春防区失守,来向杨嗣昌请罪。杨嗣昌与其坐船一同西上,只见邵捷春意态从容,并无惊慌之色,随从中没有监军、道臣,只有品级很低的胥吏幕客环绕左右,杨嗣昌不禁为其担忧。

九月十一,关索王光恩在巫山降,杨嗣昌在船头受降,次日挽舟西上,直向云阳。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3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