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谷城惊雷
《秋霁潼关驿亭》
唐:许浑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
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第一节★★★先下手为强
崇祯十二年五月,是八大王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度过的第一年五个月。打从上年三月正式受抚,八大王就变成了张副总,张献忠过上了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生活。脱去简捷轻便的毡帽箭衣,穿起冗长拖沓的官服,虽然啰嗦,但也觉得好看,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
他的部队到谷城时原有三四万人,受抚后,解散归农一万八千余人,仍有精兵二万余人,是一支相当庞大的武装力量。总理熊文灿要求他把部队压缩到两万人以下,张献忠却要朝廷要十万人的军饷,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张献忠在谷城,一边领着朝廷的军饷,一边造房种田,与百姓分麦而食,派兵把守城门,日日操演军马。汉江和沔江交汇于谷城,商船云集,张献忠在此设立关卡收税,每月可得数千两银子。他随军有好几房小妾,在新野娶了丁氏,来到谷城娶了敖姓生员的妹妹,丰饶多姿。从经济到军事到生活,朝廷对他并无实际控制,完全是自立为王的割据状态。
对于总理熊文灿,张献忠的礼数十分周到,逢年过节,隔三差五就派人拿着重礼前去襄阳孝敬,他在官军中混过几年,这一套轻车熟路。熊文灿在闽粤为官多年,世面见得多了,眼界很高,一般的礼物看不上眼,张献忠得不断花样翻新拿出不同的奇珍异宝,饶是他劫掠多年也觉得吃力,对手下人讲“熊总理这是把咱老子当做郑芝龙了”。总理以下的各级官员,也都有馈赠,这些老爷们都不把张副总当外人,一律照单全收,只有襄阳道王瑞旃(zhan) 一人软硬不吃,始终坚拒不收一文。
崇祯十一年冬月,蛰伏于川陕山林深处的闯将李自成突然出现在谷城,身边仅有数名亲随,李自成径自进了副将衙门。
张献忠将其迎进厅堂,设宴款待。二人本是素识又是同乡兼同年,张是延安人,李是米脂人,李比张大几个月,本来都是一路反王,如今一个归顺朝廷为官,一个逃窜山林为寇,分处对立阵营,境况霄壤。
头戴范阳毡帽,一身粗布衣裳的李自成斜睨了一眼袍笏登场的张献忠,笑道“敬轩,几日不见,你做了朝廷的大官了”张献忠听出了其中的讽刺之意,哈哈大笑“要穿这身官服还不容易?李哥何不随我而降,一样当他个总兵副将,何苦整日奔走山林?”
李自成仰天嘻笑,连声说“不可,不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平日罕有饮酒,张献忠微觉惊讶。酒宴散去,李自成知道他目标太大,此地不可久留,道别而去,张献忠赠送了一些刀枪马匹。
隔墙有耳,很快有人把此事报与官府,“张献忠贼性不死,与闯贼交通”传的沸沸扬扬。
明廷内部对于张献忠的受抚,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议。张献忠是通过陈洪范搭上熊文灿的,陈洪范力主接受张献忠,这倒不是他对张献忠如何念旧,而是这几年老陈流年不顺,想通过招抚张献忠来立功转运。熊文灿原则同意陈洪范的保荐,为了保险起见,受抚前正式请示了朝廷。
杨嗣昌不反对受抚,但有先决条件,要解除张献忠的武装或者命其与刘国能一般杀贼自效,取个投名状来以明心迹。反倒是被张献忠烧了祖坟的崇祯力主受抚,还斥责了杨嗣昌一通。其他如总兵左良玉、郧阳抚治戴东旻则力主利用受抚之计将张献忠擒杀。在皇帝的拍板之下,张献忠的受抚总算告成。
受抚之后,张献忠和明廷很快就猜忌丛生。张献忠当了副将,意犹未足,四处运动打点还想当湖广总兵,湖广总兵是常设的镇守总兵,全国不过二十名,这在明朝历史上前所未有。明廷对于受抚的农民军首领,很多只授予都司、守备这些芝麻绿豆的小官,闯塌天刘国能以数万之众归降,而且死心塌地给朝廷卖命,俯首帖耳,恭顺有加,也只得到署副将的官职,迟迟没有实授。张献忠挖了皇帝祖坟,桀骜跋扈,一受抚就是实授副将,贪得无厌又来讨尊贵的镇守总兵,借用贾雨村的话讲就是“天下竟有这等放屁的事!”,兵部当即驳回所请。张献忠的要求没被满足,怏怏失意,大骂朝廷无良,更加跋扈起来,双方充满着不信任。张献忠深知刀把子就是他的命根子,绝对不允许朝廷触动他的部队,不接受任何调遣,生怕在途中被乘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