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在奔赴河西务途中,圣旨传到:“命督察总督立将刘光祚军前正法”,这是刘宇亮的奏疏起了作用,除此之外,兵部还指责刘光祚在高起潜于浑河作战之时不能接应。济南收复之后,孙传庭与高起潜分路北上,东西远隔数百里,二十余日声息不闻,高起潜在浑河作战,刘光祚岂能得知,就算得知,又岂能飞越数百里前去接应?反正是破鼓众人擂了。

刘光祚出身榆林将门,本是秀才,后来弃文从武,先任榆林游击。崇祯三年奉诏勤王,与何可纲等在滦州作战有功,升为汾州府(今山西汾阳)参将,之后一直在山西与农民军作战颇有战功。崇祯十一年刚升为保定总兵,清军入犯保定刘光祚坚守城池不破,孙传庭到了保定就划归其节制。其人虽无特别英勇之处,也还勤勤恳恳,实心任事,孙传庭对其印象不错。

圣旨命将刘光祚军前正法,执行起来并不困难,但孙传庭不忍,倒不是他不敢杀人,而是觉得刘光祚如果这样被正法,阎王爷都觉得太冤!

黄花店之战,是清军狡猾未上钩进入明军的伏击,并非诸将恇怯不战,刘宇亮立功心切,大发脾气,参劾诸将,偏偏把最敦厚恭谨的刘光祚作为典型。崇祯正在气头之上,当即大笔一挥,命将其军前正法,人善被人欺莫此为甚。

孙传庭军法严厉杀人如麻,思前想后还是下不了手杀无辜之人,最后把刘光祚关进武清监狱,同时上本为其澄清求情,候旨处理。

战局到此已是收尾。清军蹂躏冀鲁杀人越货,千车万乘硕果累累,除了金银布帛,还裹挟了十数万人口,尤其是年轻妇女,已经达到了杨嗣昌、高起潜等所说的“劫掠已饱”的状态,基本上不再攻打城池,中心任务就是把这些战斗成果安全搬运回关外。夹带了如此多的战利品,清军已不能再如进边之时的轻便,骑兵的机动性也大大降低,给了明军相机伏击的可能性。

崇祯恨得清军牙痒痒,一再下旨要大加惩创,杨嗣昌秉承圣旨通令各军“争到头一着”,利用清军裹挟大量辎重的弱点,在其出口之际予以痛击。为了贯彻中央指示,孙传庭召集刘宇亮、高起潜、陈新甲、阎思印、刘元斌、祖大寿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在清军出口之际如何阻击的问题,众多总兵中仅有祖大寿一人得以参会,可见其身份地位。

孙传庭先发言“敌军已过蓟州,必然闯口而出,我兵在后尾追,难以取胜,只可在敌军之后稍设疑兵,以大军抢在敌军之前,在东协、中协两协山口预设埋伏,待其来到合力击之,到头之着,庶几有当”孙传庭的策略是用兵的常理,同时结合了清军的特点,应该说是一个可行之计。

高起潜则有他的一套,道“我兵如尽出敌前,粮草难以接济。且敌谋最狡,万一转回西协,尤属不便”,主张孙传庭和陈新甲、阎思印、刘元斌领兵抄前堵截清军,他统关辽兵马及刘泽清、刘复戎、吴襄所部在后驱剿。高起潜还是不愿与清军对阵,仍是他一路尾追的老办法。

孙传庭指挥不了高起潜,官最大的首辅督察刘宇亮沉默不语,明军又一分为二。孙传庭只得独自抄前,由蓟州出发北进,薄暮时分到了遵化以西六十里的石门驿,匆匆吃过晚饭,又往前进,十五日丑时进抵遵化,发银子给知县,命其筹措五天的粮草。集合各镇兵马,在遵化城南操练步战,准备与清军大战。

二月十七对于首辅督察刘宇亮是一个非常不幸的日子,本日他接到严旨,痛斥他先参劾各镇恇怯、刘光祚尤为庸碌,后又给各镇请功,前后矛盾,督察百日,碌碌无为,著革去首辅,命九卿科道看议。刘中堂又如同当日惊闻卢象升兵溃之时一般,面无人色,险些瘫倒在地。

本日,新任顺天巡抚杨绳武报告清军向东移动,次日,孙传庭奔赴三屯营准备阻击。天降大雨仍然严督诸军雨中操练,以火器当先,弓箭继后,闷棍居中,循环联络,呼吸相应,因敌变化,滚滚向前,大雨之中,倒也颇有气势。大同游击兰应魁列队稍有错乱,孙传庭立即处以军法。当天清军前哨已至沙河驿,离冷口不远。孙传庭急发王朴、杨国柱、和应诏等驰赴建昌,他和曹变蛟提兵继进,并移会陈新甲、阎思印、刘元斌一齐统兵前来合击。兵力最厚的高起潜他是指挥不了。

二十日,孙传庭督各镇兵疾行一百二十里驰赴建昌,第二天上午陈新甲亦至。

清军夹带大批人口财物撤退,机动性大降,害怕遭到明军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故布疑阵,迷惑对方,在青山口出了又进,进了又出。并且突然南折开平,往山海关方向移动,引起明廷一阵惊慌,严令各部驰赴关门援剿。

二十二日,戴罪看议的刘宇亮给孙传庭写信命他兼顾建昌冷口和山海关,并说高起潜大获全胜,孙传庭竟无一捷,真是“恬不知耻,自甘顽钝”。孙传庭气的七窍生烟,旁边的陈新甲也看不过去,怫然道“刘中堂已然谢事,兀自干预军事,不知是何人恬不知耻?”

在兵部严命之下,二十四日,孙传庭提兵准备由迁安一带驱剿奔往山海关的清军,刚要出发,副将汪翥报称:冷口边外出现大批敌军,不久,喜峰口方向冒起狼烟,传递敌军进犯的信号。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