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清军入口以来,所指之处,破城屠邑,惨不忍闻。高起潜、卢象升提兵分头剿击,但都是跟在清军后面尾追而行,每每相差有二三日路程。清军先到一处城下,猛攻一二日,城中抵挡不住,城破之后清军大肆杀掠而去,追剿的明军到时,城中已是血流成河。仅有少数城池防守严密,清军一时不能攻破,不再恋战纵马而去。清军刚走,追剿的明军来到,幸存的城中官民拒绝给明军提供给养,紧闭城门不纳,站在城头大骂,有的还发炮轰击。

此情此景下,卢象升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困境。剿杀农民军五年,艰辛备尝,九死一生,但战绩煌煌,天下赞叹,为他赢得了大名大位,卢象升豪情满怀,甚至觉得天下事不过如此。此番夺情奉命,虽知任重事艰,却也无所畏惧,大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慨。谁知受命以来,蹭蹬不绝。名曰总督各路援军,最精锐的四万关宁军却无权过问;平生最不喜欢宦官,却奉命与阴鸷骄横的高起潜合作,被其嘲讽挖苦,挟制拆台,不得已而请求分兵;分兵之后,本拟大施拳脚,杀敌报国,不料终日尾随敌军之后,坐视一座座城池失陷,竟不能大加挞伐。一想到此,卢象升心中气苦,又无处发泄。

十一月十二,清军南下至真定、河间二府,右路军围困真定府城。直隶巡按张懋禧四处求救,刚好陕西巡抚孙传庭行至山西平定州以东的柏井,离真定府不到二百里。接到真定告急文书。孙传庭催军东进,于十九日夜抵真定城外,与小股清军发生接触战。

真定府号称三辅第一雄藩,本年五月,真保分守太监陈镇夷刚刚整修过城墙及城外的墩台。清军围攻真定八日,见城高池深,城头排列大炮,城中防守严密,又有援军到来,不再强攻,引兵而去。

二十二日,卢象升进抵真定,此时围城的清军已走而转攻真定府其他州县,一队清军攻打获鹿县(今河北石家庄鹿泉市)。获鹿是井陉兵备道衙门驻地,道员李九华奉调驻守真定府城,不在城中。

清军围城,知县不知所措,危难之时,李九华之妻刘氏、妾张氏挺身而出,登上城头组织军民死守,亲率妇女运灰石助守,一连三日清军攻城不下。获鹿弹丸小城不能久守,刘氏给崇祯皇帝写了求救书,派死士出城带去真定求救。真定离获鹿五十里,快马半日可到。李九华见了书信,心急如焚,急忙来找刚到真定的卢象升。卢象升看罢书信,沉吟不语,李九华跪下恳求总督速速发兵,以救获鹿满城生灵,说道动情处嚎啕大哭。

卢象升是性情中人,如此情形,岂能无动于衷,命王朴领兵去救。王朴面露难色,但又不敢抗命,带兵出城朝获鹿方向走了数十里就按兵不动。可怜获鹿满城军民引颈东望,望眼欲穿,却无一兵一卒来救,城中苦守七日力尽援绝,第八天被清军攻陷。刘氏率儿子李亮自焚而死,张氏抱着五个月大的婴儿投井而亡,。

清军在河北肆意蹂躏,如入无人之境,朝野的舆论愤怒了。从一开始指责杨嗣昌求和,到哄传辽军通敌,转而抨击追剿各臣,尤其战前是慷慨主战、气吞胡虏的卢象升。卢象升光辉高大的形象陡然反转,成了众矢之的。

数年以来,卢象升声名极盛,简直成了百战百胜的战神,在朝廷和民间拥有很多的拥趸。这次卢象升面对清军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他的拥趸们无法理解,不相信卢象升灭不了清军,认为定是有奸臣暗中掣肘,使英雄坐困。这个奸臣是谁,自然是竭力不主张与清军浪战的兵部尚书大学士杨嗣昌。

翰林院编修杨廷麟是江西清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平日以文章气节自许,和黄道周是密友,是朝廷著名的清流。杨廷麟极其崇拜卢象升,常对人言天下要有两三个卢象升,何愁流寇逆奴不平?卢象升此番夺情督师,杨廷麟极为兴奋的说“卢公一出,天下定矣”,对战局充满乐观。

朝野对卢象升的批判让杨廷麟极为愤怒,认定这是有组织的政治陷害,幕后黑手就是杨嗣昌。愤然上疏弹劾:“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臧,以国为戏。嗣昌及蓟辽总督吴阿衡内外扶同,朋谋误国。与高起潜、方一藻倡和款议,武备顿忘,以至于此。今可忧在外者三,在内者五。督臣卢升以祸国责枢臣,言之痛心。夫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乞陛下赫然一怒,明正向者主和之罪,俾将士畏法,无有二心。召见大小诸臣,咨以方略。谕象升集诸路援师,乘机赴敌,不从中制。此今日急务也。又说“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公然把杨嗣昌比作北宋靖康之变时主和的大臣耿南仲和后来排挤主战的老将宗泽的奸相黄潜善。

杨嗣昌看了气不打一处来,但也理解杨廷麟书生意气,不知世事艰难,并没有打击杨廷麟。而是把他派到卢象升军前任赞画,相当于作战参谋,让他亲身感受一下战场的氛围。杨廷麟去到之后,和卢象升倒是惺惺相惜、宾主相得,二人性格相近,很快成了好友。

军情紧急,连日操劳杨嗣昌支撑不住终于病倒了,在病中他写信给前方的总监总督,希望他们奋勇截击来犯之敌。责问高起潜“我行间将士,略不闻一截击之奇,将何以慰主上焦劳,而谢天下人之口?”

卢象升率三镇兵马二万,南下追敌一月有余,军中乏粮,所到地方供应不上,甚至拒绝供应,无奈之下向杨嗣昌反应。杨嗣昌向崇祯汇报,切责地方州县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供应大军粮草,同时也告诫卢象升:敌军在前杀掠,我军在后尾随,所过州县皆被残灭,无官无民,何人来供应粮草?“老公祖平日慷慨勇往,谓何而今尾追如此乎?”他对卢象升今日的表现也难以理解。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