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十一月十二,久驻密云的清军终于动了,挥师南下,与左路军多尔衮部会师通州运河之西,离北京已是咫尺之遥,京师大震。杨嗣昌十分着急,移文给卢象升、高起潜命其出奇合击,以挫其锐。

卢象升忧心如焚,昼夜料理兵事,十天之内连上七道奏疏,决定对清军进行夜袭,命各部于十五日夜半,四面劫营,严令三军誓死杀敌,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令者必斩…十月初十,拟好了作战计划密报兵部,同时移会总监高起潜。

高起潜得知卢象升如此部署,鼻子中冷哼一声,阴测测的笑道“咱家之前只听说过雪夜下蔡州,今日算是开了眼了,卢尚书要唱一出月夜下蔡州”

雪夜下蔡州是唐宪宗时大将李愬夜袭蔡州(今河南汝南)生擒割据的军阀吴元济的典故,历来是夜袭战的经典战例。高起潜是内书堂毕业的太监军事家,文韬武略,张口就是历史典故。他认为卢象升的部署纯粹是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十五是月圆之夜,一轮明月高悬天际,照的四野雪亮,别说数万大军前来劫营,就是一猫一狗清军也能发现。况且古来夜袭敌营,都用偏师以便于保密,而卢象升居然命部队四面劫营,卢军离清军七十里,如此大举出动,如何保密?而且等部队狂奔七十里到了敌营,体力已折去大半,岂不是送上门找揍?

高起潜以知兵闻名,崇祯把最精锐的关宁军交其掌握,信任之殷还在卢象升之上。卢象升这几年声名鹊起,高起潜内心颇为不忿,还有几分嫉妒,暗想“流寇都是乌合之众岂堪一击,你卢象升真有本事,怎不来辽东和清军厮杀?”武英殿上,卢象升慷慨陈词,引得群臣击节赞叹,甚至崇祯也深为动容,高起潜冷眼观瞧,很不以为然,暗骂卢象升不知厉害,哗众取宠。

笑完之后,高起潜还不觉得尽兴,回书一封,对卢象升的计划持保留态度,提醒其尚须慎重,同时把月夜下蔡州的新典大大写了进去,命人转交卢象升。

卢象升看罢高起潜的新发明,脸色气得发紫,以他的才学自然看出太监军事家在讥讽于他。此时却也难与其计较,传令三军按原计划进行—月夜下蔡州!三屯营总兵陈国威禀报卢象升,表示服从命令,刻期进兵。

十五日夜,果然月明如水,卢象升派兵夜袭清营,两军战于孙堠(今望京东北十余里温榆河南岸的孙河),明军先头部队获得小胜,要紧关头,夜袭总指挥三屯营总兵陈国威突然被高起潜调令东开,明军指挥出现混乱,败下阵来。

卢象升信心十足的出兵后,崇祯在宫中静候佳音,可是几日也不见捷报,后来等来的是败讯,大为扫兴,北京城的恐慌气氛更浓了。司礼监太监、京营提督曹化淳每日驻守城楼之上,昼夜不离,但有军民人等拿敌军首级来献者,都赏大元宝一锭,交由兵部辩验。

为了鼓舞士气,明廷立下赏格,无论军民人等,斩东夷首级一颗,赏银百两;斩西夷首级一颗,赏银五十两。西夷蒙古兵,面阔口短,容易辨认;东夷女真兵,长相与中原汉人差别不大,很难辨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必有*夫,一些歹徒从中看见了生财之道,很多军队大肆杀良冒功骗取赏银,只有少数部队主官能洁身自爱。更有甚者,有奸人杀死良民,斩下首级,用热水浸湿的草鞋不断轻轻击打死者头部,以抹去死者额头因常年佩戴网巾留下的印痕,再放入蒸笼蒸,使得首级膨大与清军首级相似,兵部无法辨认,从而赚到赏金。

要知道,一百两银子可是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五六年的收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些奸人贪财害命,什么伤天害理之事都能干得出来,对一切天理良心、因果报应毫无敬畏,比杀人越货的清军还要凶恶十倍。

明廷各镇兵马近十万人,如何有效使用,成了一个难题。如果聚在一处,安全倒是安全,但效率低下;如果散在各处,可以多点开花,却兵分力寡成了孤军,又容易被敌军消灭,二者都是兵家大忌。卢象升痛恨高起潜拆他的台,在要紧关头将陈国威调走,提请朝廷把各路援军通盘打算,分拨给他和高起潜,愤而要求与其分家单干。崇祯批给兵部处理。

杨嗣昌犯了难,觉得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从内心讲,他认为最好将全部兵马由一人统领,当然最好是卢象升。可是从他的观察和对皇帝的了解,崇祯绝不可能将关宁兵马也给卢象升掌握。如此,高卢二人互不相下,势必产生摩擦和掣肘,他夹在中间,虽是兵部尚书但无最高裁决权,也很难办,只能尽力调和。

明廷各镇兵马近十万人,如何有效使用,成了一个难题。如果聚在一处,安全倒是安全,但效率低下;如果散在各处,可以多点开花,却兵分力寡成了孤军,又容易被敌军消灭,二者都是兵家大忌。卢象升痛恨高起潜拆他的台,在要紧关头将陈国威调走,提请朝廷把各路援军通盘打算,分拨给他和高起潜,愤而要求与其分家单干。崇祯批给兵部处理。

杨嗣昌犯了难,觉得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从内心讲,他认为最好将全部兵马由一人统领,当然最好是卢象升。可是从他的观察和对皇帝的了解,崇祯绝不可能将关宁兵马也给卢象升掌握。如此,高卢二人互不相下,势必产生摩擦和掣肘,他夹在中间,虽是兵部尚书但无最高裁决权,也很难办,只能尽力调和。

卢象升提出分兵,杨嗣昌拟将其本部人马:宣大山西三镇及总督标兵拨归卢象升,其中杨国柱、王朴及卢象升的中军副总兵李重镇三部共一万九千人,山西总兵虎大威提兵五千正从保定过来,再加上保定总兵刘光祚部三千五百、山西巡抚宋贤、大同巡抚叶廷桂所部四千标兵,总计有三万一千余人,都由卢象升指挥。

高起潜则统率关宁兵马,实到和在途的共计三万九千余人。陈国威所部在天津一带策应,直属兵部指挥。

奏疏上去,崇祯却批示不必分兵,陈国威驻扎天津听高起潜节制,卢象升的要求被驳回。

十六日,崇祯在了解了最新战况后,命卢象升立即赴通州与高起潜面商合剿。得知孙堠兵败,杨嗣昌也着了急,十七日一大早匆匆来到昌平卢象升大营,一面了解慰问相关情况,一面传达皇帝的指示。

卢象升失利之后,既愤怒又沮丧,一听又要让他去通州见高起潜,一腔怒火憋在胸口就要炸裂,终于在见到杨嗣昌的瞬间爆发了。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