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对于清朝征伐槽线的是非曲直避而不谈,而是大而化之将之上升为天降霜露的自然现象。清朝军威雄壮“殷殷轰轰,如虎如豼”,十几万老虎排山倒海呼啸而来,槽线倒霉全是咎由自取,“自贻伊戚”。皇太极宅心仁厚,如佛祖降生“泽洽礼优 载色载笑”,约束清军秋毫无犯,且慷慨赏赐骏马轻裘 。槽线人民感恩戴德,热切拥护,“乃歌乃讴”。崇德皇帝功德无量,救活了槽线百姓,维护了槽线领土完整,而且还关心槽线的农业生产,“活我赤子 哀我荡析 劝我穑事 金瓯依旧 翠坛维新”。真是使已经枯死的骨头生出新肉,冻死的草根再遇到春风,“枯骨再肉 寒荄复春 ”,为感谢伟大的大清皇帝,特在汉江之滨立此巍巍巨石,衷心祝愿崇德皇帝万寿无疆!“”万载三韩, 皇帝之休!”
如此奇文,用词古茂,含义隽永,音调铿锵,沁人心脾。直当惭杀曹子建,羞死苏东坡,直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区区汉江何足道哉!
崇德四年,马福塔代表清朝来验收汉江碑,看了极为满意,高度评价槽线君臣政治觉悟大有提高,从此汉江碑矗立在汉江之滨,直到如今。
★★★第四节 皮岛溃
皇太极征伐槽线,除了彻底惩戒李倧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拔掉皮岛。
皇太极早就想将皮岛拔掉,这回借出兵槽线之机,两步并作一步走,铲平皮岛。
二月初二,皇太极从槽线班师,临行前命代善第二子贝子硕托及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军,装备红衣炮十六位,往取明皮岛。皮岛处于空前的危险之中。
毛文龙是皮岛的开创者和精神领袖,在他手上皮岛达到了全盛的巅峰,其死后迅速衰落,到崇祯十年,已换了陈继盛、刘兴治、黄龙、沈世魁四任总兵,中间动乱不绝,元气大伤,朝廷也对其不管不顾,让饿不死也吃不饱。
崇祯九年六月,槽线去北京朝贡的使臣金堉路经皮岛拜会都督沈世魁,岛上已经甚是荒凉衰败。但见皮岛东西15里,南北10里,岛中不生草木,东西南三面群山回抱,只开北向一面与外界相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中部有一西向的山峰高出群山,沈世魁列营于其下,一万二千余人,分为十二营,各列旗杆。皮岛山多地少,民户星星点点散布于山谷之中,约有三千余户。如此兵民合计不足三万人。
皮岛虽然人少,但大治宫殿楼阁,及其华丽宏奢,都是建在山崖之上,工程艰巨而浩大,可以想见耗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这些都是供沈世魁等少数高级将领居住,其他将官也各找地点修建府第,都是役使岛上军兵修建,士卒不得休息颇有怨言。近来岛上人多病死,死后不与埋葬,均是火化,烟气腾空经久不绝。
沈世魁在黄龙死后,夙愿得偿终于做了东江总兵皮岛之主,志得意满,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干劲全无,就连日常公务都懒得处理,久不坐堂理事,很少接见各级将士,军情失望,士气低沉。如此萧飒衰颓的东江镇,就这样迎来了世仇满清十五年来最强烈的攻势。
槽线战事结束后,孔耿尚等留在槽线利用当地原料日夜赶造战船,并征用了槽线战船五十艘,装载着红衣炮十六门,于二月中旬出海攻皮岛。
在满清攻掠槽线之时,沈世魁就预感皮岛可能被攻,他不敢出兵援救槽线,只是聚集兵马严阵以待。袁崇焕斩了毛文龙之后,按照制度在皮岛设了监军,代表朝廷常驻皮岛,是最高政治领导。黄孙茂任皮岛监军已数年,和沈世魁甚为相得,二人协力死守。
满清的骑兵天下无敌,但海战非其所长,之前数次海战都被东江部队击败。孔耿尚出自皮岛,和沈世魁同属毛文龙一脉,其所部精于水战,如今和沈世魁分道扬镳,走了不同的政治道路,既然裂了穴翻为仇敌,就无旧情好念,两家师出同门,对方的招数武艺彼此烂熟,上来就杀得难分难解,硕托反而成了配角。清军从船上发红衣大炮轰击,一弹射击十数里,击得岛上树木尽折,土石乱飞,声势好不骇人,明军从岛中也发炮还击,轰得海水溅起数丈,清军中者骨断筋折,立时毙命。
两军海战,火器成了主要攻击武器,清军登不上岛,擅长的弓箭射程不够,射不上岸,纷纷坠入水中,威力大降,连攻二十日,毫无进展。
三月,皇太极见皮岛久攻不下,命武英郡王阿济格取代硕托为总指挥,统精兵一千东出助战。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本年33岁,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威猛,脸上有幼年出天花留下的十数颗麻子,眼神令人望而生。,阿济格骁勇凶悍,攻城陷阵,无往不胜,故封为武英郡王,是清朝的顶级悍将。
武英郡王在平原旷野,万马营中,驰骋无敌,但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站在船头被摇晃的前仰后合,头晕腹呕,再也武英不起来。清军虽然人多势众,又有红夷炮助战,但明军四面被围无路可逃,且和满清为敌多年,知道一旦落入敌手必无幸理,人人拼死作战,迸发了久违的英勇锐气,战局依然胶着毫无进展。
四月初五,阿济格出海观察形势,坐船绕皮岛转了数圈,突然目露喜色,回来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采取正面佯攻,背后偷袭之计拿下皮岛。
四月初六日,阿济格致书沈世魁劝其投降皮,明军不报。阿济格开始行动,命人拉着百余艘小船偷偷绕出皮岛海域,从皮岛东面的身弥岛以北海面二十里之外再潜行至皮岛西北面的河港。此处是皮岛军民熬晒海盐之地,人迹罕至,并无守军把守。在皮岛正面的主阵地,阿济格率硕托、三顺王及槽线部队大张旗鼓展开进攻,以吸引迷惑明军。
四月初六日,阿济格致书沈世魁劝其投降皮,明军不报。阿济格开始行动,命人拉着百余艘小船偷偷绕出皮岛海域,从皮岛东面的身弥岛以北海面二十里之外再潜行至皮岛西北面的河港。此处是皮岛军民熬晒海盐之地,人迹罕至,并无守军把守。在皮岛正面的主阵地,阿济格率硕托、三顺王及部队大张旗鼓展开进攻,以吸引迷惑明军。
初八深夜,清军又发动进攻,沈世魁、黄孙茂督率将士顽强抵抗,炮火纷飞,声震天地,将海面和夜空照的通红,战事极为激烈。负责偷袭的清军由正黄旗将领鳌拜、准塔率领,乘着运来的小船,渡海向皮岛进攻,守岛东江部队连同增援的登莱、天津部队合计不过二万,全部放在正面防守,抽不出兵力在此防守。鳌拜等未遭到攻击,安然登录。
上得岛来,鳌拜举火为号,阿济格看见火起知道鳌拜已经得手,心中大喜。明军也发现有敌军从西北面登陆,军心开始混乱,沈世魁立即拨出人马前去堵截登陆清军,正面的防守出现缺口。
鳌拜登陆之后,清军步兵固山额真萨穆什喀、阿山、叶臣等率增援部队大至,一举攻入皮岛西北。马福塔督率另一路清军也鼓噪而进。明军腹背受敌,阵势大乱,被上岛的清军分割包围,成了无组织的各自为战,尽管殊死战斗,但大势已去,被斩杀万余,清军伤亡亦不下数千。沈世魁突围走石城岛,被马福塔生擒,岛上军民被清军屠杀殆尽,毛文龙苦心开创的皮岛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