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天启三年,朝先发生政变,绫阳君李倧在军队支持下废黜了光海君,自立为王,即为李朝仁祖,并在两年后取得了明朝的正式册封。

李倧上台,实行坚定的联明政策,积极支持毛文龙在皮岛的抗金活动,并和明朝一道对后金进行经济制裁,激怒了后金贵族。天启七年正月,刚即位一年的皇太极派贝勒阿敏等以朝先包庇毛文龙为名入侵,朝先部队柔弱不堪望风奔溃。金军迅速攻占朝先王京汉城,李倧弃城而走逃上江华岛,被迫与后金议和,双方派出代表对天发誓结为兄弟之国,开展互市,朝先每年向后金进贡若干贡品,并承诺再不支持毛文龙。三月初五,阿敏纵兵大掠三日后撤出朝先,朝先史书将之称之为“丁卯胡乱”。

金兵东还,但依然盘踞鸭绿江南岸的义州,李倧几次向皇太极要求收回义州,当年七月,皇太极将金兵撤出,把义州交还给朝先。

和议虽然告成,双方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

首先是所谓的逃人问题。明金辽东开战后,大量辽东汉人逃入朝先,成了难民,前后不下数十万。人口就是财富,从努尔哈赤开始就屡屡抗议朝先收留逃人,强烈要求全部送回,朝方一直顶着不办,成为双方关系的一大障碍。

第二是互市问题。天聪元二年,后金遇到了大灾荒,粮食短缺,而皇太极又收降了大批蒙古人众,更加重了经济危机,国中大饥,人相食,通货恶性通胀,物价涨到平时的二三十倍。征讨朝先除了武力惩罚外,也有经济因素在内,撤兵之后,皇太极迫不及待的要和朝先开展互市。

互市最开始在鸭绿江中的小岛中江,双方按照平价(正常市价)公平交易。朝先和后金经济既有共同性,又有互补性,两家共同的特产是人参,高丽参和辽参都是天下参中上品,一斤中上等人参市价在十几两银子,相当于一般技术工人一年的工资。后金武力强盛,劫掠了明朝很多金银,不缺钱,最缺乏的是粮食和布匹,尤其是布匹,对布匹的渴望程度甚至超过了粮食。皇太极曾向朝方表示“鸟兽都有羽毛,你们明人朝先自恃布匹多穿的各种衣服,难道我们女真人天生就是不穿衣服,光着屁股吗?”

中江开市,缓解了后金的一些经济困难,但规模不大,远远满足不了其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皇太极又提出在大城市会宁开市。朝先本来就是被迫开市,现在后金尝到甜头又要增加开放城市,马上婉拒,借口是会宁被金军蹂躏,破坏严重,荒无人烟,开不了市。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交易,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朝先和后金的互市,吸引了不少商人前来从事走私,将后金急需的粮食布匹茶叶日用品等从明朝内地运来交易。后金除了直接从朝先获得其急需的物资外,也间接从明朝得到了补充,使得在明朝对后金经济封锁的大网上撕开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口子。

第三是岁币问题。城下之盟后,朝先承诺每年春秋两季和元旦要给后金纳贡,但是议和之时并没有明确岁币的具体品种和数量。头一年,朝先岁币共7种物资,以绸缎布匹为主,这是后金最急需的物资,计有:杂色紬(绸)600匹,白苎(苎麻,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布200匹,白布400匹,杂色木棉2000匹,正木棉5000匹。

第二种为兽皮,豹皮50张,水獭皮200张,青黍皮160张

第三种为纸张,这是朝先特产,著名的高丽纸,霜华纸500卷,白棉纸1000卷

第四种为席子,彩花席50张,花纹席50张,龙纹席1张

第五种为刀具,好刀8柄,小刀8柄

第六种为调味料及干果,丹木200斤,胡椒10斗,黄栗10斗,大枣10斗,银杏10斗,干柿50贴,全鳆10贴

第七种为茶叶,天池茶50封,雀舌茶50封

以上如果按市价折算,朝先每年给后金进贡的岁币价值约在一两万两银子左右,朝先虽然国小民单,但也完全能够承受。毕竟岁币主要还是政治意义,象征战败者向征服者服从谦卑的一种姿态。

因为和约上没有规定具体数量,给了朝先活动空间,李倧常是哭穷,以朝先地狭民贫为辞,朝方的贡品逐年递减,引起了皇太极的不满。天聪五年正月,朝先使臣朴兰英贡春礼,数目很少,皇太极很不高兴,全部予以退回,并警告朝先以后不必再送,但他还是派负责朝先事务的英俄尔岱(朝人称为龙骨大)拿着银两、人参、鞍马送给矯hong王李倧,同时带去他的诚挚问候“调遣蒙古十万人,直趋尔国,尔惟有遁逃海岛耳”吓得李倧赶紧临时增加了很多礼物,凑了一份别单,再次送来,但过后依然故我。

第三也是最严重的障碍就是对明关系问题。阿敏兵临城下之际就要求朝先断绝与明朝的一切关系,朝方当时坚决表示不能接受,说明朝与朝先是父子之国,岂有儿子与父亲断绝关系之理?,最后阿敏做了让步,同意朝先暂时保留与明朝的旧有关系。

达成和议之后,后金一再要求朝先不得援助毛文龙等在朝先境内的明朝势力,但毫无效果,。最令皇太极恼火的是,在他缺粮之时,高价问李倧买粮,最后才给了1000石,而其无偿援助毛文龙一年都在数万石,最多曾达到15万石。毛文龙死后,朝方依旧延续对东江的援助。

崇祯六年,孔有德从海上归金,朝先无视后金的打招呼,和明军联合阻击孔有德,叛军死伤惨重。

此外,朝先在对待明朝和后金使臣的礼节上,也让后金深受刺激。明朝使臣到了朝先,朝方称之为天使,礼数极为恭敬周到,待遇顶级,餐具用的都是金银玉器,而后金使臣到了,用的都是粗劣的沙器。后金人员愤怒的质问因何如此歧视,朝方振振有词“父子之国,与兄弟之国原本不同”

还有就是邻国间不可避免的一些摩擦,如朝人经常越境采参、打猎,屡禁不止。后金商人在朝先强买强卖,引发斗殴;在金国境内作案犯罪逃到朝先….。

当然两国也有互助的良好行为,如朝先使臣从明朝出使回来船遇暴风翻在海中,后金也会派人打捞落水人员,救死扶伤,彰显兄弟之国的友谊。遇有婚丧嫁娶,两国也互相派使臣庆贺慰问,给双方紧张的关系增添了几分祥和之气。

十年以来,双方的矛盾一直没有消除,彼此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只是勉强维持和平状态,底下却如火山岩浆汹涌冲撞,终于在皇太极登基称帝的一刻爆发了!

皇太极同意接受尊号之后,特意提到要通知朝先,共襄盛举。天聪十年二月,后金满汉高官贵族及蒙古各王公联名写信给朝先仁祖李倧,请其一同向圣汗劝进。适逢李倧的王妃刚刚去世,按照丁卯和议,两国有喜丧通问之礼,朝先事务专员英俄尔岱(朝人称之为龙胡)率代表团以吊唁王妃为名带着后金最高领导集团给朝先方面的书信来到王京汉城。

后金这一手相当厉害,当时察哈尔已灭,在华北、东北只剩下明朝、后金、朝先三家,朝先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其能加入劝进的队伍,无疑极大的抬高了皇太极的身价和地位,而且皇太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劝进强迫朝先站队,离间其与明朝牢不可破的关系。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