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三是岁币问题。城下之盟后,承诺每年春秋两季和元旦要给后金纳贡,但是议和之时并没有明确岁币的具体品种和数量。头一年,岁币共7种物资,以绸缎布匹为主,这是后金最急需的物资,计有:杂色紬(绸)600匹,白苎(苎麻,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布200匹,白布400匹,杂色木棉2000匹,正木棉5000匹。

第二种为兽皮,豹皮50张,水獭皮200张,青黍皮160张

第三种为纸张,这是特产,著名的高丽纸,霜华纸500卷,白棉纸1000卷

第四种为席子,彩花席50张,花纹席50张,龙纹席1张

第五种为刀具,好刀8柄,小刀8柄

第六种为调味料及干果,丹木200斤,胡椒10斗,黄栗10斗,大枣10斗,银杏10斗,干柿50贴,全鳆10贴

第七种为茶叶,天池茶50封,雀舌茶50封

以上如果按市价折算,每年给后金进贡的岁币价值约在一两万两银子左右,虽然国小民单,但也完全能够承受。毕竟岁币主要还是政治意义,象征战败者向征服者服从谦卑的一种姿态。

因为和约上没有规定具体数量,给了活动空间,李倧常是哭穷,以地狭民贫为辞,朝方的贡品逐年递减,引起了皇太极的不满。天聪五年正月,使臣朴兰英贡春礼,数目很少,皇太极很不高兴,全部予以退回,并警告以后不必再送,但他还是派负责事务的英俄尔岱(朝人称为龙骨大)拿着银两、人参、鞍马送给矯hong王李倧,同时带去他的诚挚问候“调遣蒙古十万人,直趋尔国,尔惟有遁逃海岛耳”吓得李倧赶紧临时增加了很多礼物,凑了一份别单,再次送来,但过后依然故我。

第三也是最严重的障碍就是对明关系问题。阿敏兵临城下之际就要求断绝与明朝的一切关系,朝方当时坚决表示不能接受,说明朝与是父子之国,岂有儿子与父亲断绝关系之理?,最后阿敏做了让步,同意暂时保留与明朝的旧有关系。

达成和议之后,后金一再要求不得援助毛文龙等在境内的明朝势力,但毫无效果,。最令皇太极恼火的是,在他缺粮之时,高价问李倧买粮,最后才给了1000石,而其无偿援助毛文龙一年都在数万石,最多曾达到15万石。毛文龙死后,朝方依旧延续对东江的援助。

崇祯六年,孔有德从海上归金,无视后金的打招呼,和明军联合阻击孔有德,叛军死伤惨重。

此外,在对待明朝和后金使臣的礼节上,也让后金深受刺激。明朝使臣到了,朝方称之为天使,礼数极为恭敬周到,待遇顶级,餐具用的都是金银玉器,而后金使臣到了,用的都是粗劣的沙器。后金人员愤怒的质问因何如此歧视,朝方振振有词“父子之国,与兄弟之国原本不同”

还有就是邻国间不可避免的一些摩擦,如朝人经常越境采参、打猎,屡禁不止。后金商人在强买强卖,引发斗殴;在金国境内作案犯罪逃到….。

当然两国也有互助的良好行为,如使臣从明朝出使回来船遇暴风翻在海中,后金也会派人打捞落水人员,救死扶伤,彰显兄弟之国的友谊。遇有婚丧嫁娶,两国也互相派使臣庆贺慰问,给双方紧张的关系增添了几分祥和之气。

十年以来,双方的矛盾一直没有消除,彼此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只是勉强维持和平状态,底下却如火山岩浆汹涌冲撞,终于在皇太极登基称帝的一刻爆发了!

★★★第三节汉江碑

朝先是和中国关系最密切最复杂的邻国,尤其在东北地区,两国的历史互相交织渗透。金代时朝先向女真完颜氏称藩,金亡之后,女真也从统治者的宝座上跌了下来,成了被统治者,朝先不再对其毕恭毕敬,转而向蒙元称藩。元朝势力退出辽东后,明朝又成了该地区的领导者,李氏朝先始祖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并亲自定其国号为朝先,双方正式确立了宗藩关系。

在金亡之后的三百年间,辽东地区的女真处于分裂状态,元明朝廷对其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乐于看见其自相争雄,不愿其统一,重新出现一个强大的女真政权。朝先也是同样的想法和做法。在此方针之下,朝先加入了对女真事务的干涉之中,一些女真首领也不时依附朝先,以寻求庇护。

李成桂称王之后,利用元明交替的真空之机,在女真地区大肆扩张势力,不少女真部落被其收服。女真各部向朝先进贡,接受册封,而朝先和女真又同时向明朝进贡,接受册封。三者形成一种貌似奇特而又各自认为合理的关系。

女真对朝先的进贡和朝先对明朝的进贡类似,是一种以经济形式反映的政治关系。女真各部首领用貂皮、人参、马匹、熊皮虎皮鹿皮等进贡,还有著名的拳头产品海东青,李朝政府施以远远超出其进贡价值的赏赐,因此女真乐于进贡,频频涌入朝先王京进行进贡,有时候一年数次。到了后来朝先赏赐的肉疼,只得削减女真朝贡的次数,不敢再打肿脸充胖子。慷慨大方,一掷万金的感觉固然很爽,但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除了进贡,女真首领还将妻妾兄弟子侄等送往朝先作为人质以取信于朝方

明朝中期,李朝政权经常配合明廷或单独派兵杀入辽东,斩杀女真部落。成化三年(1467)努尔哈赤的五世祖董山被明廷杀死,朝先国王李瑈也派大将康纯带兵一万杀入婆猪江,斩杀了另一名女真名酋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纵兵焚掠,肆意烧杀。

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日趋兴盛,开始统一女真各部,朝先隐隐约约感到不安,不时派出使者侦查其动态。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先,朝先全境沦陷,国王李昖(音沿)逃到的义州,向明廷求救。神宗派出经略宋应昌、总兵李如松等统兵四万援朝。努尔哈赤也向明廷申请愿领精兵入朝参战征杀倭奴,明廷和朝先怕努尔哈赤乘机壮大拒绝了其的请求。此时据明方的情报,努尔哈赤已有马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皆精勇惯战,已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羽翼已丰,公然叫板明朝,黄衣称朕,起兵伐明,势如破竹。第二年,明廷调集大军四路攻金,并命朝先出兵协剿。朝先国王光海君李珲派都元帅姜弘立出兵一万三千随同明军东路军总指挥总兵刘珽作战,结果刘珽战死,姜弘立投降。

姜弘立时年六十,只比努尔哈赤小一岁,经常出入女真地区,会说一口流利的女真话,努尔哈赤与他本是素识,因此未加杀害,待若上宾,并命他写信给光海君,给朝先和后金牵线,瓦解明朝关系。

努尔哈赤一家与朝先渊源甚深,其六世祖,后来被追封为肇祖原皇帝的猛哥帖木儿幼年随父从辽东跨过鸭绿江,定居今朝先咸镜北道图们江的会宁斡音会,年长后接受朝先授予的万户官职,差不多已经是朝先人了。明朝占领辽东后,大力招抚女真各部,猛哥帖木儿经过抉择,于永乐元年(1403)率部东还,回到渤海故地,被永乐帝授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在猛哥帖木儿,这是人往高处走的明智之举,但在朝先看来,却是忘恩负义。由此,李朝君臣对后金有一种天然的根深蒂固的鄙视,将其斥之为贼、虏、野人、鞑子不一而足,称努尔哈赤为奴贼、奴酋,根本不承认其在辽东的既有地位。

天启元年(1621)秋,光海君派满浦佥使郑忠信出使后金,受到努尔哈赤的接见。努尔哈赤问“闻尔国每称我为贼,为何?”郑忠信胆子很大,直接回敬了一句“尔有盗天下之心,非贼若何?”, 在场的后金名酋无不大笑。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4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4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