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汉江碑
是和中国关系最密切最复杂的邻国,尤其在东北地区,两国的历史互相交织渗透。金代时向女真完颜氏称藩,金亡之后,女真也从统治者的宝座上跌了下来,成了被统治者,不再对其毕恭毕敬,转而向蒙元称藩。元朝势力退出辽东后,明朝又成了该地区的领导者,李氏始祖李成桂发动政变自立为王,得到朱元璋的认可,并亲自定其国号为,双方正式确立了宗藩关系。
在金亡之后的三百年间,辽东地区的女真处于分裂状态,元明朝廷对其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乐于看见其自相争雄,不愿其统一,重新出现一个强大的女真政权。也是同样的想法和做法。在此方针之下,加入了对女真事务的干涉之中,一些女真首领也不时依附,以寻求庇护。
李成桂称王之后,利用元明交替的真空之机,在女真地区大肆扩张势力,不少女真部落被其收服。女真各部向进贡,接受册封,而和女真又同时向明朝进贡,接受册封。三者形成一种貌似奇特而又各自认为合理的关系。
女真对的进贡和对明朝的进贡类似,是一种以经济形式反映的政治关系。女真各部首领用貂皮、人参、马匹、熊皮虎皮鹿皮等进贡,还有著名的拳头产品海东青,李朝政府施以远远超出其进贡价值的赏赐,因此女真乐于进贡,频频涌入王京进行进贡,有时候一年数次。到了后来赏赐的肉疼,只得削减女真朝贡的次数,不敢再打肿脸充胖子。慷慨大方,一掷万金的感觉固然很爽,但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除了进贡,女真首领还将妻妾兄弟子侄等送往作为人质以取信于朝方
明朝中期,李朝政权经常配合明廷或单独派兵杀入辽东,斩杀女真部落。成化三年(1467)努尔哈赤的五世祖董山被明廷杀死,国王李瑈也派大将康纯带兵一万杀入婆猪江,斩杀了另一名女真名酋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纵兵焚掠,肆意烧杀。
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日趋兴盛,开始统一女真各部,隐隐约约感到不安,不时派出使者侦查其动态。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全境沦陷,国王李昖(音沿)逃到的义州,向明廷求救。神宗派出经略宋应昌、总兵李如松等统兵四万援朝。努尔哈赤也向明廷申请愿领精兵入朝参战征杀倭奴,明廷和怕努尔哈赤乘机壮大拒绝了其的请求。此时据明方的情报,努尔哈赤已有马兵三四万,步兵四五万,皆精勇惯战,已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羽翼已丰,公然叫板明朝,黄衣称朕,起兵伐明,势如破竹。第二年,明廷调集大军四路攻金,并命出兵协剿。国王光海君李珲派都元帅姜弘立出兵一万三千随同明军东路军总指挥总兵刘珽作战,结果刘珽战死,姜弘立投降。
姜弘立时年六十,只比努尔哈赤小一岁,经常出入女真地区,会说一口流利的女真话,努尔哈赤与他本是素识,因此未加杀害,待若上宾,并命他写信给光海君,给和后金牵线,瓦解明朝关系。
努尔哈赤一家与渊源甚深,其六世祖,后来被追封为肇祖原皇帝的猛哥帖木儿幼年随父从辽东跨过鸭绿江,定居今咸镜北道图们江的会宁斡音会,年长后接受授予的万户官职,差不多已经是人了。明朝占领辽东后,大力招抚女真各部,猛哥帖木儿经过抉择,于永乐元年(1403)率部东还,回到渤海故地,被永乐帝授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在猛哥帖木儿,这是人往高处走的明智之举,但在看来,却是忘恩负义。由此,李朝君臣对后金有一种天然的根深蒂固的鄙视,将其斥之为贼、虏、野人、鞑子不一而足,称努尔哈赤为奴贼、奴酋,根本不承认其在辽东的既有地位。
天启元年(1621)秋,光海君派满浦佥使郑忠信出使后金,受到努尔哈赤的接见。努尔哈赤问“闻尔国每称我为贼,为何?”郑忠信胆子很大,直接回敬了一句“尔有盗天下之心,非贼若何?”, 在场的后金名酋无不大笑。
天启三年,发生政变,绫阳君李倧在军队支持下废黜了光海君,自立为王,即为李朝仁祖,并在两年后取得了明朝的正式册封。
李倧上台,实行坚定的联明政策,积极支持毛文龙在皮岛的抗金活动,并和明朝一道对后金进行经济制裁,激怒了后金贵族。天启七年正月,刚即位一年的皇太极派贝勒阿敏等以包庇毛文龙为名入侵,部队柔弱不堪望风奔溃。金军迅速攻占王京汉城,李倧弃城而走逃上江华岛,被迫与后金议和,双方派出代表对天发誓结为兄弟之国,开展互市,每年向后金进贡若干贡品,并承诺再不支持毛文龙。三月初五,阿敏纵兵大掠三日后撤出,史书将之称之为“丁卯胡乱”。
金兵东还,但依然盘踞鸭绿江南岸的义州,李倧几次向皇太极要求收回义州,当年 七月,皇太极将金兵撤出,把义州交还给。
和议虽然告成,双方的深层次矛盾并未解决。
首先是所谓的逃人问题。明金辽东开战后,大量辽东汉人逃入,成了难民,前后不下数十万。人口就是财富,从努尔哈赤开始就屡屡抗议收留逃人,强烈要求全部送回,朝方一直顶着不办,成为双方关系的一大障碍。
第二是互市问题。天聪元二年,后金遇到了大灾荒,粮食短缺,而皇太极又收降了大批蒙古人众,更加重了经济危机,国中大饥,人相食,通货恶性通胀,物价涨到平时的二三十倍。征讨除了武力惩罚外,也有经济因素在内,撤兵之后,皇太极迫不及待的要和开展互市。
互市最开始在鸭绿江中的小岛中江,双方按照平价(正常市价)公平交易。和后金经济既有共同性,又有互补性,两家共同的特产是人参,高丽参和辽参都是天下参中上品,一斤中上等人参市价在十几两银子,相当于一般技术工人一年的工资。后金武力强盛,劫掠了明朝很多金银,不缺钱,最缺乏的是粮食和布匹,尤其是布匹,对布匹的渴望程度甚至超过了粮食。皇太极曾向朝方表示“鸟兽都有羽毛,你们明人自恃布匹多穿的各种衣服,难道我们女真人天生就是不穿衣服,光着屁股吗?”
中江开市,缓解了后金的一些经济困难,但规模不大,远远满足不了其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皇太极又提出在大城市会宁开市。本来就是被迫开市,现在后金尝到甜头又要增加开放城市,马上婉拒,借口是会宁被金军蹂躏,破坏严重,荒无人烟,开不了市。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交易,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和后金的互市,吸引了不少商人前来从事走私,将后金急需的粮食布匹茶叶日用品等从明朝内地运来交易。后金除了直接从获得其急需的物资外,也间接从明朝得到了补充,使得在明朝对后金经济封锁的大网上撕开了一道不大不小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