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张至发,山东淄川(今淄博)人,字圣鹄,号宪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历任玉田、遵化知县,再授礼部主事、御史。张至发是山东人,时人把他归入齐党。

万历四十二年,福王朱常洵在磨磨蹭蹭十三年后终于就藩洛阳,神宗宠溺爱子,就藩排场空前绝后,护送的太监相望于道,浩浩荡荡,沿途大肆勒索、鸡犬不宁。张至发时任河南巡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接待,太监们不敢造次。

天启三年,张至发辞官奉养父母,直到崇祯五年再起为顺天府丞,进光禄卿,主管朝廷酒席、皇帝伙食。张至发很认真细致,任上清理了不少积弊,以前监守自盗、偷吃偷喝皇家食材的现象大为减少,崇祯很满意,崇祯八年升其为刑部侍郎,同年六月和文震孟一齐入阁。

内阁辅臣惯例都由翰林出任,崇祯认为翰林不通世务,开始用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官员做辅臣。嘉靖朝的许讚之后,张至发是以外僚入阁的第一人。

张至发入阁之后,马上被温体仁的首辅风范所折服。崇祯如此英明严厉,而温体仁却应付自如,圣眷不衰,张至发由衷佩服,开始虚心求教、亦步亦趋,甘当小学生。

温师傅走了,张至发做了首辅,还是沿袭温体仁的那一套做法,萧规曹随,并非是对温体仁有多深的感情,而是凭他的经验认为只有效仿温体仁的做法才能稳坐钓鱼台,伺候好皇帝。

八月,又有刘宇亮、傅冠、薛国观三人入阁,皇帝的圣旨颇有玄机:“三人着与辅臣张至发协同办事。”并未称张至发为首辅。和张至发交好的官员看出皇帝可能对张至发有所保留,就劝他不如按照常套主动托病请辞,张至发沉吟半晌,一脸无奈 “我亦有此意,无奈贱体颇康”

张至发虽然说他身体健壮,恋栈不去,但崇祯已对他失去兴趣。第二年春,张至发被人弹劾,按照惯例上本请辞,但他留了个心眼,没说他身体有任何问题,指望皇帝也按惯例挽留。

不料,崇祯毫无挽留之意,直接命他“回籍调理”张至发还不死心,上疏辩称他有辞官的三条理由,就是没有身体原因。张至发“遵旨患病”,一时传为笑谈。

古今“遵旨患病”之人多了去了,张至发并不丢人。

张至发“遵旨患病”打道回府之后,刘宇亮继任首辅,崇祯十二年十月,刘宇亮被罢,薛国观继任。

薛国观,字家相,陕西韩城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和袁崇焕、孙传庭是同科。陕西关中、山西龙门一带薛姓之人很多,唐朝大将薛仁贵就是绛州龙门人。薛国观登科之后,初任山东莱州推官,天启四年升户科给事中。

做了言官之后,薛国观极为活跃,频频就国内热点问题发表看法,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在辽东问题上大力支持袁崇焕。崇祯元年,薛国观奉命并到锦州城外的医巫闾山祭祀,辽东回来后,薛国观写了考察报告,揭露辽军中军饷虚冒、将吏侵克等腐败现象,受到皇帝褒奖。崇祯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命他开列贪污人员名单。这个不同于韩一良不敢揭发送他500两银子之人,薛国观并无顾虑,上报了副将王应晖等六人,都被移交司法。

崇祯元年冬,薛国观介入了枚卜之争,支持温体仁,被朝议所攻,辞官而去。

崇祯三年秋,再起兵科都给事中,九年升右佥都御史。当时温体仁秉政,感念薛国观当年独力挺他,极力向皇帝推荐。崇祯十年八月,薛国观拜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十一年六月,薛国观进为礼部尚书,第二年,首辅刘宇亮被革职,薛国观继任,旋又加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独领风*。

薛国观其人阴鸷险刻,和温体仁颇为相像。做了首辅,沿着温体仁铺好的道路稳步前进,但他的才智远不及温体仁,更要命的是没有温体仁的护身符-经济清白,最后招致杀身之祸。

一日,崇祯谈起财政吃紧,忧形于色,薛国观献计发动群臣捐助,所谓捐助自然就是强迫缴纳,这个崇祯一听就懂,欣然同意。薛国观补充道“外廷群臣臣一力任之,勋戚亲贵非皇上独断不可”,崇祯点头答应,又问勋戚之中何家为首,薛国观略作沉吟“自然是武清侯”

回去之后,薛国观上了一道密折,具体列出捐助国用的勋戚名单及金额,武清侯李国瑞名列榜首,指标是40万两,驸马冉兴让2万两,其他不等,但崇祯的两位丈人周奎和田弘遇却不在其内。很明显,薛国观是在讨好皇帝。

李国瑞是神宗生母崇祯曾祖母孝定李太后的侄孙,祖上显赫一时,但到了崇祯朝已经和皇家的血缘关系远了。李国瑞还有个弟弟李国臣,二人不和,李国臣就诡称父亲留下40万两银子,他本人愿意捐出一半助饷。薛国观听说此事,未经核实,随口就报给皇帝,给李国瑞和他惹来大祸。

40万两,不是小数,李国瑞不说拿不出来,就是能拿出来也舍不得。情急之下,叫人把府中花瓶鱼缸、桌椅板凳各种物件拉到大街会上叫卖,甚至连先朝神宗钦赐御笔也抖露出来甩卖,轰动京城。

崇祯得知大怒,他是最爱脸面之人,李国瑞此举不正是公然羞臊于他么?立命夺去李国瑞爵位,40万两银子照追不误,少一分都不行。

如此霹雳手段,李国瑞吓得惊悸而死,家产也被搜剿一空,京城的勋戚们人人自危,赶紧准备银子以备追比。

恰在此时,皇五子朱慈焕病重,消息传到宫外,勋戚们大喜,马上编造出一个可怕的谣言:死去多年的孝定太后得道升仙化为九莲菩萨,因崇祯虐待她外家,故降灾在皇五子身上,以示惩戒,如果崇祯还不住手,就要把他的五个皇子一齐弄死!

几日后,皇五子不治身亡,崇祯心惊胆战,彻底相信了谣言,赶紧恢复了武清侯爵位,并归还全部财物。

爱子身亡,崇祯大受刺激,他本来就喜迁怒于人,很自然的把薛国观定为杀子凶手,杀机已动。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