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张至发规规矩矩按照旧规拜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曹化淳是太监中的文化人,喜欢舞文弄墨,平日仰慕文震孟的道德文章,很想与其拉近关系,主动托师傅王安的侄儿内阁中书小王给文震孟捎话,说的相当诚恳谦卑,要皈依文震孟门下做徒弟。又说如果文震孟能按照旧例看望他一下,以后朝中之事无不从命

不知道是不是曹化淳诚恳执着的要皈依门下,引发了文震孟丰富的联想,以为曹化淳讽刺他和王安一样是太监。文震孟严词拒绝了曹化淳所请“我的辅臣是皇上特旨任命,不是太监任命的,如果因为不拜会曹化淳做不成辅臣,于我何损?文某岂是醉心富贵之人?名帖一入曹化淳,一生名节已污,岂能洗刷”文震孟露骨的表达了对曹化淳的蔑视,曹化淳听到大恨,你文震孟不识抬举也罢,为何还要出口伤人。

温体仁最讨厌的就是文震孟这种人:终日不苟言笑,庄严肃穆,以忠臣烈士自居,瞧谁都有毛病,时不时对皇帝提点意见,一副随时准备慷慨就义、名标青史的尊容。皇帝组织考试选拔阁臣之时,温体仁故意装病不出,暗中观察局势,听说文震孟入阁,心中恼怒又无可奈何,这可是皇帝选的,他不敢再跳出来反对,默默想计策准备慢慢炮制文震孟。

文震孟早就听说温体仁很难共事,入阁之时做好了接受刁难的心理准备。结果完全出乎他意料,温体仁和蔼可亲,笑脸迎人,每次拟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凡是文震孟提出的意见都虚心接受,全盘照搬。文震孟大喜,逢人就说“温体仁虚怀若谷,怎么人们都说他奸诈呢?”另一位大学士何吾驺听了,暗笑文震孟幼稚憨厚,提醒他“老温机深刺骨,不可轻信”文震孟还是不大相信。

过了十余日,文震孟已经把温体仁当做亲密战友,一天,拿着他写的票拟给首辅看,以为必定通过。温体仁看了一眼,正颜厉色说“所拟不妥,改拟!”

文震孟以为听错了话,愣愣的瞧着温体仁,温体仁目光冷峻,神情高傲,盯着文震孟,加重语气重复说“所拟不妥,改拟!”和昨日的虚怀若谷判若两人。

文震孟一下子适应不了巨大的反差,良久才缓过神来,板金绦脾气发作,拒绝改拟。温体仁冷笑一声,提起笔来,径自在文震孟的票拟上面纵横涂抹,刷刷点点,改的面目全非。文震孟暴怒,情绪失控,猛的抱起桌案上的一堆奏疏狠命扔在温体仁面前,温体仁看也不看,拂袖而去。

温体仁此计深得兵家三味,先示以虚弱,诱敌深入,待敌麻痹无备之时,一举击破,文震孟书生气重,被温体仁的韬晦之计所赚,轻易上当。

撕破脸后,温体仁没有必要再装恭谦姿态,直接端起他内阁首辅的大架子,发号施令,文震孟是散漫之人,极不适应,浑身难受。

崇祯元年七月,袁崇焕平台召对之时,质问他五年平辽可有成算的给事中许誉卿是华亭(即上海松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到了崇祯八年,为官二十年还是正七品的工科都给事中,不是其人无能,而是朝中无人,以至于十几年原地打转,不得升迁。

崇祯八年,许誉卿好不容易有了升迁之机,可以升为京卿。吏部尚书谢陞天启年间是吏部文选司郎中,许誉卿是给事中,地位相差不大。如今谢陞已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许誉卿还是原地踏步。

当时许誉卿可以担任北京太常寺卿或者南京太常寺卿。太常寺卿是正三品,负责祭祀礼乐,工作清闲,品级也高,对许誉卿算是很好的安排。两个职位品级虽然一样,但北京太常寺卿要比南京太常寺卿尊贵显赫。

温体仁对许誉卿也很不感冒,就唆使吏部尚书谢陞安排其出任南京,文震孟得知找谢陞理论,语多斥责,不欢而散。谢陞一怒之下,弹劾许誉卿营求美官,票拟之时,温体仁故意卖了个破绽,写道“(许誉卿)大干法纪,着降级调用”

温体仁这一手很阴,借刀杀人。以崇祯的个性,既然许誉卿大干法纪,就应该重处,岂可降级调用了事,皇帝察察自用,不放过细节,一定会大为生气严惩许誉卿。

不出其所料,崇祯批示“许誉卿削籍为民”

文震孟知道是温体仁搞鬼,火冒三丈,当面讥刺“科道为民,乃极荣耀之事,多谢老先生玉成”

温体仁听了不怒反喜,二话不说,转身进宫找皇帝,把文震孟的原话呈上,并给文震孟放了一支冷箭“文某以股肱之臣,为此悖纶灭法之语,其心不可问也”,质疑板金绦的成色。崇祯大怒,立即命何吾驺强制退休,文震孟冠带闲住。果不出紫禁城小太监们所料,文震孟这根板金绦,皇帝只用了三个月就啪的一响,应声而断。

文震孟的大学士当了仅三个月,创下崇祯朝辅臣最短任职纪录。半年之后,卒于家。他的两个儿子文秉、文乘,文乘死于明末国难,文秉留下了著名的《烈皇小识》。

文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之风,但城府不深、刚则易折,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往往会失败。 而其性情执拗古板,近乎不食人间烟火,也与讲究人情世故的世俗社会格格不入。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2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