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三国时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到“天下英雄使君与操”,刘备也吓得掉了筷子。刘备是被曹操说破韬光养晦的心事,猝不及防而失箸,温体仁是奸谋败露心虚胆落而失箸。同样是掉了筷子,境界大不相同。

崇祯十年六月,温体仁以多病请辞的体面方式被罢职回籍,崇祯还是给了他回乡大学士的一切待遇。

温体仁带着满怀懊悔和憎恨回到湖州,他这种视权力胜过生命之人,一旦失去权力,魂魄已无,只剩下一具躯壳,不久肝气郁结,急火攻心,生出病来,一年之后身亡。

讣闻传来,崇祯深为惋惜,到现在他还认为温体仁是个好同志,只不过是一时糊涂晚节不保,特赠谥号“文忠”。文忠是相当崇高的谥号,前朝只有张璁、张居正、叶向高等勋名卓著的重臣才追谥文忠,崇祯一朝得谥“文忠”的辅臣唯有温体仁一人,说明崇祯对他充分肯定。

到了福王弘光元年,朝议认为温体仁祸国巨奸,将其的“文忠”谥号被撤销,但不久又被恢复。福王覆灭,唐王建号隆武,温体仁的失而复得的“文忠”又得而复失。

★★温体仁论

自从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创立了奸臣传,后世的史书沿用不绝。《明史.奸臣传》之传主有十余人,以中国末代宰相胡惟庸为首,风流才子阮大铖为尾。说是奸臣传,其实有一半是酷吏,如与胡惟庸一齐被杀的御史大夫陈宁、永乐朝的陈瑛等。崇祯朝有二人入围奸臣:周延儒与温体仁。

勿论当时还是后世,温体仁一致被定为奸臣,在出任首辅的五年中,争议和弹劾从未间断,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崇祯始终宠任不衰,温体仁在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

如果以历史上奸臣而论,温体仁与李林甫、卢杞、秦桧颇为相似。

卢玘是唐德宗李适时著名的奸臣,阴险狡诈,为人狠毒,大忠臣兼书法家颜真卿就死于其手,但唐德宗却非常信任。卢玘被贬后,德宗颇为不解的问三朝元老首席智士李泌“卢杞清忠强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觉。”李泌意味深长的回奏:“人言其奸而陛下不觉。此杞之所以为奸也。”

温体仁正是卢杞转世,崇祯又和李适何其相似。

枚卜之争是温体仁上位的关键,其弹劾钱谦益的不纯动机已经被很多大臣揭发,但崇祯就是不信,入阁之后的种种劣迹与不堪也广为世人所知,而崇祯视若不见。朝野对崇祯一味无原则的宠任温体仁感到无法理解,以至于民间只能用“崇祯皇帝遭瘟了”无奈的来解释这种政治奇观。

“大奸若忠,大伪若真”

,温体仁正是活教材。其人一脸慈和,未言先笑,言语恭谨,举止谦卑,给人以洵洵君子之观感,实则机深刺骨,阴鸷歹毒。

崇祯警惕朋党,温体仁就装出孤立无援之状,并攻击群臣结党,正好可以掩护其污蔑他人的私人动机,反而给皇帝造成孤忠耿耿的错觉,从而独得圣心;崇祯痛恨贪贿,温体仁就遏制住个人贪欲,竭力保持经济上的清白,在一众贪官中间鹤立鸡群,赢得皇帝的眷顾。

崇祯一朝十七年,先后五十位大学士,走马灯价换来换去,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最短如文震孟入阁不过三月,唯有温体仁稳坐相位八年,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左柱国,兼支尚书俸禄,恩礼优渥无与伦比。无人与比;死后追谥“文忠”,亦是无人可比,可谓生荣死哀,而其人之奸狠,对国家为害之烈,更是无人可比。

作为宰辅之臣,其要务是对军国大计建言献策,扶危定倾,对皇帝的失误进行匡救,治国安邦。温体仁在这两方面毫无作为,都是满满的负能量。

温体仁是崇祯一朝辅臣中任职最长、担任首辅最长的双料冠军。在他出任首辅的崇祯六年到崇祯十年间,明王朝内忧外患为祸日烈。外部,清人西并漠南蒙古,东服朝鲜,明廷藩篱尽失,并不时入犯内地,肆意劫掠;内部,农民军屡剿不灭,从陕西一省蔓延到豫楚江北,半个明统区沦为战场,而且意外的和关外的满清形成合力,你来我往,互相呼应,内外交征,摧残得明朝元气大伤,毫无喘息之机,已处于崩溃的前夜。

居安思危,是为政古训,而温体仁居危也不思危。面对如此危局,温体仁毫不着急,整日忙于和朝臣激烈绞杀,排斥善类,除了在无关宏旨的细节上尚称精明之外,在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毫无良策。比古人所斥责的“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还要等而下之。

有一次,崇祯就练兵筹饷之事向他问计,温体仁很诚恳的回奏“臣夙以文章待罪禁林,陛下不知其驽下,擢至此位。盗贼日益众,诚万死不足塞责。顾臣愚无知,但票拟勿欺耳。兵食之事,惟圣明裁决”好一记武当派的如封似闭,直接把皇帝踢过来的球原路踢回,和只知道跪地请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一个德行。

崇祯听了,虽然有些失望,但认为温体仁实话实说,是难得的“朴忠”,对其更加信任。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1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