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二节★★ 舞镜山鸡—周延儒

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人。

江南自古盛产才子,周延儒即是其中翘楚,自幼聪颖过人。四岁时,祖父带其游玩,路过朝廷为宜兴籍弘治年间的首辅徐溥所立的石牌坊,高大宏伟,气派非凡。年幼的周延儒问祖父“这是什么物事,好生漂亮”,祖父答曰“是徐阁老的牌坊”小周延儒把头一扬,问“徐阁老做了宰相就把牌坊立在这里,我日后做了宰相,牌坊立在何处?”祖父听了,又气又笑,“小小孩童,乱说什么,你日后如何能做得宰相?”

立志要做宰相、建牌坊的周延儒忽忽长大,万历四十年(公元1613年),二十一岁乡试中举。隔年三月进京会试,会试高中第一名,获会元。一月后参加殿试,又勇夺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时年二十二岁,正是今日大学生毕业的年龄,周延儒已经连中二元。在今天北京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上,周延儒的名字独占鳌头,名扬青史。

年方弱冠的周状元身材修长,面如冠玉,丰神仪秀,玉树临风,不亚于潘岳卫玠,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周延儒也很以其容貌自负,时时揽镜自照,欣欣自得,《明史》用“美丽自喜”四个字形容,极为传神。

南朝刘宋时的刘敬叔在其所著的《异苑》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山鸡的羽毛五彩斑斓很是漂亮,山鸡极为喜欢,经常在溪水边对着影子翩翩起舞。魏武帝曹操之时,南方献了几只漂亮非凡的山鸡。曹操想观赏山鸡起舞,但一时想不出办法。他的儿子公子苍舒(就是称象的那位曹冲)命人抬了几面大铜镜放在山鸡面前,山鸡看见镜子中的自己,一齐起舞,跳个不停,这就是山鸡舞镜的典故。

天地间万物外形皆有美丑之分,丑的和美的都是少数,不丑不美的一般群众占大头。美的事物总会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包括美人本人。美人的外貌是一件艺术品,在魏晋六朝,社会崇尚相貌俊美之人,尤其是男子,于是有了很多成语如掷果盈车、看杀卫玠、貌若潘安等等。东晋南朝的皇帝选取大臣,除了考虑世家门第因素之外,首要就是看人的外貌和谈吐,在当时的各种记载中,“美丰姿,美丰仪”之类的词语频频出现。

周延儒容貌俊美,随身携镜,不时自照,与对镜起舞之山鸡心理反应并无不同。

中了状元之后,周延儒又点了翰林。走马京城,风光八面。天启年间,迁詹事府右中允,负责记录太子的日常活动并代替其作文,因熹宗并无太子,实际上无事可干。后来又负责司经局,掌管文书档案,天启末年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出掌南京翰林院,这些职位都是为翰林周转升迁而用。

到了南京之后,周延儒刚好避开阉党和东林党的激烈斗争,得以平安无事。

崇祯元年,周延儒受召回京,升任礼部右侍郎,开始了他的宰相运程。

六部的侍郎,正三品,算是省部级干部,在今天比比皆是,但当时不算很多,已经是相当的大官,有资格进入内阁。

周延儒的发迹从一次召对开始。

崇祯元年十月,辽东督师袁崇焕紧急上报,说锦州部队因欠饷不发准备哗变,请求朝廷立即发饷,而且提出如果户部没钱就请皇上发内帑。

皇帝召集大臣商议,户部尚书毕自严哀告说户部实在没钱,几名辅臣也一致请发内帑。崇祯看见诸臣意见一边倒,很生气,提起袁崇焕七月离京之时,已千方百计给他凑了十万两银子出关犒赏,其本人也以清慎自许,怎么没几天就讨要内帑?

袁本人的清慎和部队因欠饷骚动并无必然联系,崇祯大概认为自许清慎就要压住军士不要讨饷。

大臣们见皇帝动怒,都不敢多说,年轻的礼部侍郎周延儒发表了意见。他说“关门昔日防胡虏,如今却防变兵。前日宁远兵哗变,朝廷立即发银安抚,现在锦州又哗变,如果也发银安抚,要是九边纷纷仿效,朝廷如何应对?”

这正是崇祯内心所忧虑的,突然听见有大臣居然和他的想法一致,不禁大喜。仔细端详了周延儒一阵,周侍郎面白身长,五官俊美,举止得体,风度翩翩,混在一班干枯衰朽、须发皆白的老头儿们中间绝对是鹤立鸡群,而且还是丹顶鹤!

崇祯又问周延儒“那你以为该如何?”周延儒道“军情紧急,臣不是不让发内帑,只是今后要想一长久之策为好”。

皇帝听了,大为满意,目光中满是嘉许之意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1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