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经过思考,提出因粮的办法。
两年前,卢象升苦于军饷不足难以剿贼,就提出加征的方案。提议凡是吃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一律按照十两加征一两的税率加征,非公职人员则纳税额在十两以上者也按十两加征一两加征,十两以下者免征,后又把十两改为五两。卢象升的办法试行了一段时间,效果并不理想。
杨嗣昌认为卢象升的办法在实际中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很多豪门大户通过各种不法手段将他们应该负担的税赋转嫁到贫民身上,按照卢案很多税赋会流失,朝廷还是收不上银子,而贫民的税赋并未减轻。
为此他提出改为因粮,即不分贫富,一律开征。此外还要清查土地,挖掘发现新的税源,即清查溢地。
至于用人,杨嗣昌推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说他饶有胆智随机应变,用以代替现五省总理王家祯。还推荐了原户部侍郎傅淑训专门负责十面网之军饷。
进京任职之后,杨嗣昌如何穿戴成了难题。
第一天宿在朝房,戴乌纱帽、穿墨色圆领纻布袍、墨色角带(腰带),白布袜鞋。
第二天就有大臣问杨嗣昌如此穿戴有何来历?博学如杨嗣昌也一时语噻,只好说“是听说前朝文臣闻知父母讣告,辞朝见君之时,曾有类似的穿戴”。又有人说那是一时权宜之计,如今杨尚书每日出入朝堂,还是应该穿上官靴才是。
杨嗣昌一听觉得有理,就脱掉白鞋,换上青布靴。每日在兵部衙门办公就穿青袍,下班回到火房(兵部给堂上官提供的宿舍兼客厅),就换成白袍孝服
杨嗣昌一上任,就忙的不亦乐乎,早上寅时(3-5点)就进了衙门办公,一直到酉时(晚上5-7点)都下不了班。
天下大乱,内忧外患,兵部的文件堆积如山,一般人都应接不暇,穷于应付,杨嗣昌偏偏是处理文件的能手,看文件一目十行,很快就看明白其中的关键之处,笔走如飞,不假思索就能作出处理意见。以前兵部经常出现的文件积压现象,打从杨嗣昌一来就基本绝迹了,时人无不叹服其敏捷干练之才。
杨嗣昌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口才又很好。在他蛰居期间,潜心研究明朝二百多年的典章制度,对前朝典故相当熟悉。明朝皇帝向来讲究遵从祖制,凡事都要从祖宗那里找依据,这恰好是杨嗣昌的强项。
于是皇帝一有提问,他总能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上到成祖,下到神宗熹宗,讲得头头是道,鲜有答不上来的时候。
崇祯暗自比较几任兵部尚书,王在晋老于世故,王洽拘谨迟缓,熊明遇因循苟且,张凤翼怯懦萎靡,遇到难事只晓得叩头请死,梁廷栋倒是颇为干练,但又贪渎恣肆。杨嗣昌这些缺点都没有,既忠勇奋发、勇于任事,又机敏干练,凡事都有真知灼见。更难得的是处处维护皇帝的权威,从不突出他自己,对君臣之别把握的极好,这是崇祯最满意的。
皇帝大为满意,觉得这回总算找对人了。每次召对杨嗣昌,好像句句都说在他心上,听得全神贯注,都不知不觉过了预设的时间,。崇祯双手扶在龙书案上,大发感慨“恨用卿晚!”。颇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刘备隆中访得诸葛亮的欣喜。
十面网是专门解决安内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攘外。
崇祯十年春,关宁总监高起潜和辽东巡抚方一藻联名上本计划派兵收复义州。崇祯批转到兵部,让杨嗣昌提意见。
杨嗣昌不主张收复义,对于复辽问题,他是保守派。
杨嗣昌曾对人言,若在天启初年,谈复辽尚有可为,那时朝廷如果调度得当,举倾国之力复辽,复便复了,之后再谈复辽,那就是空口大言,并无实现可能。
对于方一藻的提案,杨嗣昌觉得并不可行,最直观的就是大凌河的教训。义州在锦州以西九十里,明军去收复,清人必来毒攻,方一藻计划用八千兵马,二千用来联络与锦州,守义州城的只有六千,杨嗣昌认为力量过于薄弱,根本抵挡不住清军。
杨嗣昌沉痛的说:大凌河筑城未成反被围困,明廷守军援军尽丧,是他亲眼所见,关宁蓟密至今元气未复。崇祯九年清军入犯,明廷合诸镇之兵不能撄敌之锋。如今不顾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强行进取,他期期知其不可。
崇祯看了杨嗣昌的意见,让高起潜等再行研究。复义州之议再无下文。
这是明廷最后的复辽尝试。
卢象升很喜欢骏马。他是书生,吟风弄月本是主业,偏生又做了大将,统领千军万马,尸骨如麻,杀人如草。驰骋疆场,少不了坐骑,枪林箭雨当中,宝马良驹常能救主人于危难之间,因此古来大将多爱名马,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爱物的范畴,而是有一种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在其中。
在中原征剿之时,卢象升遇见一匹骏马,神骏无比,马上花重金购得作为坐骑,起名五明骥。
崇祯九年北上入援,崇祯知道他爱马,特意赐给他五十匹御马,卢象升从中挑出十匹留做己用。
卢象升出任堂堂的五省总理,手下直属标兵马步兵仅三千五百人。他从中挑选精锐一千五百余名随征入卫,其余留在襄阳。接到宣大总督的任命后,卢象升把随征入卫部队交监军道参议张大经督率至河北邯郸磁州一带,等候新总理到河南之后调度。
豫楚其他原归卢象升统率的部队还有在河南的总兵左良玉部宣威营三千余名;游击罗岱所部潞阳营一千八百余名;都司孔道兴所部一千七百余名,以上为客兵,归河南巡抚调度。这部分明军战斗力较强,与农民军作战胜多败少。
在湖广的有总兵秦翼明所部川兵二千、镇筸营三千;副将杨世恩部川黔兵三千,这些原来也是客兵后来也算作主兵,归湖广巡抚和郧阳抚治调度。这部分都是东南脆弱之旅,以步兵为主,战斗力较弱,农民军都不把他们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