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瑜,字玉铉,山西保德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由洛阳知县转任礼科给事中,曾上疏猛烈弹劾魏忠贤,后转到地方任南阳参政。崇祯初年来到陕西,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已经是省级高干。
崇祯五年,延绥巡抚张福臻因标兵哗变被免职,陈奇瑜奉旨继任,成为一镇诸侯,加入到镇压农民军的一线阵营。
当时,神一魁、不沾泥等“巨贼”已死,但陕西境内的农民军首领依然很多,三边总督洪承畴专心镇压庆阳地区的可天飞等部,延绥境内的农民军全权由陈奇瑜办理。
陈奇瑜以前也从没带过兵,很多人担心他能否应付得了局面,没想到数月之后,竟然捷报频传,擒斩农民军头目截山虎、薛仁贵、金翅鹏等一百七十七人,其党数千,一时为时人所瞩目
崇祯六年,陕西境内的农民军基本被明廷肃清,只剩下盘踞在晋陕交界永宁关(属今陕西延川)的钻天哨和开山斧所部。永宁关背负绝壁,下临黄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位首领钻天哨和开山斧,一位轻灵敏捷,一位威猛彪悍,官军连攻不下,损兵折将。
当年夏天,陈奇瑜亲自带兵攻打永宁关。在强攻数日无果后,心生一计,假称奉洪承畴急命回师榆林,撤围而去,暗地却中途折回。钻天哨、开山斧见官军退走,果然放松了警惕,防守顿时松懈,被官军从后山攀上攻破大寨。开山斧、钻天哨双双被擒斩,农军民被斩首一千六百多人。
经此一役,陈奇瑜名震关陕,骎骎然与老牌屠伯洪承畴齐名。受任为五省总督后,风头更劲。
任命陈奇瑜的同时,三月,崇祯把剿寇不力的郧阳抚治蒋允仪免职,由大名道兵备按察使卢象升升任。因郧阳确实兵少得可怜,崇祯这次暂时没有重处蒋允仪,甚是少有。不过不久之后,还是以蒋允仪御军无方之罪,将其充军发配。
至此,镇压农民军的总司令的前敌总指挥都换了新人。
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又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进士。祖父卢立志,任过仪封(今河南兰考县仪封镇)知县,据卢象升出任五省总理后自称,他父辈和他弟兄四人共有薄田二十顷(两千亩),可以算是中等地主,可见家境不错,是江南典型的诗礼耕读书香门第。
有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和诗书氛围,再加上天资聪颖、读书用功,卢象升23岁就中了进士,在户部任主事,一路升至五品的员外郎,随即转任直隶大名知府。
崇祯二年冬,后金入犯北京,明廷命各地督抚镇道勤王,卢象升紧急招募一万人进京入援,受到朝廷的嘉奖。
卢象升的援兵并未参加与后金的战斗,但生灵涂炭之惨令其深为动容,尤其是袁崇焕的遭遇更在这位年轻的知府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卢象升身材瘦削,肤色白皙,谈吐文雅,一副文人雅士风致,待人接物,恭谦有礼,人与相处,如沐春风,很有亲和力。
如此一位文人雅士,却又天生神力,喜爱习武,尤精于射箭,五十步之外,箭不虚发。为官之后,喜欢名马,这又是历代武将的通行嗜好,不惜重金四处搜购骏马,每匹马都有一个飞腾雅致的名字。
崇祯四年,卢象升升为按察使,仍然带兵。
崇祯六年,不断有小股农民军从山西越过太行山进入畿南地区,正好是大名道的防区。卢象升和保定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一道追剿农民军,连战连胜。
每次战斗,卢象升总是身先士卒,亲冒矢石,跃马横刀,冲锋陷阵,不计生死,即使是敌人利刃已砍在身后的马鞍之上铮然作响,仍不回头。
一次,卢象升带数名亲丁追逐流贼,越追越远,不觉到了一处悬崖,卢象升身边仅剩下一名亲丁。突然,有流贼站在崖上乱箭射来,一箭正中卢象升额头,又一箭射毙卢象升坐骑,第三箭射死那名亲丁。数十名流贼以为卢象升已死,正待离去,忽见卢象升从地上跃起,满面鲜血,势如疯虎,提刀又冲了过来。
众流贼相顾骇然,虽然人多,竟然不敢与卢象升厮杀,纵马一哄而散。
从此,卢象升有了一个诨号“卢阎王”
一提起阎王,大家想到的都是凶神恶煞、面目狰狞之人,卢象升这么一个白面书生居然被农民军称之为阎王,可见对其畏惧之情。
当时进入畿南的农民军并不多,在卢象升等人的镇压之下,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卢象升因此也有了知兵能战的声誉,进入到崇祯的视野之中。在农民军突入湖广后,崇祯未加思索马上任命卢象升接替蒋允仪出任郧阳抚治,事后证明崇祯这一决策相当英明
卢象升在大名府接到圣旨,立即恭设香案,往阙(东北北京方向)叩头谢恩。
三月二十四,卢象升把大名道印信呈交大名府知府马之陞暂署,做好了工作移交。二十六日,打马扬鞭,单骑启行,星夜兼程,直奔郧阳。
时值春末夏初,卢象升由北而南纵马疾行, 四月初八行抵河南南阳府叶县,十五行抵襄阳,已是湖广境内。此时旧抚蒋允仪还在郧西县料理兵事,卢象升折向东南到承天府(今湖北钟祥)拜谒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后来被追谥为恭睿献皇帝的朱祐杬的显陵。
空山寂寂,古柏森森,偶尔传来盘旋天上的苍鹰几声尖锐悠长的鸣叫之声。卢象升独自跪在高大巍峨的石碑之下,给这位长眠地下已过百年,没做过一天皇帝的皇帝奠上三杯淡酒,默默祈祷大明国运昌隆,自己此去郧阳平寇马到成功。
二十日,卢象升回到襄阳,和等候在那里的蒋允仪做了交接。蒋允仪和卢象升刚好是宜兴同乡,二人早就相识,蒋允仪还是他的前辈,没想到今时今日在此地相逢却做了前任后任,谈论起来二人不胜唏嘘。
蒋允仪早就盼着卢象升来接手,如大旱之盼云霓,二人相见之后马上把八面令旗令牌和郧阳抚治的大印转交卢象升,顿有如释重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