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二节 车厢峡

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被困在豫北的农民军首领使用诈降计麻痹了官军,十余万人从关阳、长泉一带冰面上疾风暴雨般渡过黄河,一举跳出数万明军的包围圈,如出笼之虎直扑黄河南岸的渑池,击毙把守黄河的河南防河中军官袁大权。

渑池飞度非同小可,明廷花六年之功,耗数百万金钱,纠合数省精锐,费尽移山心力,南北夹击,总算把农民军围困在豫北。如果官军步步为营,层层压缩,南北合击,农民军挤在一处,成了一潭死水,流动不起来,官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优势得以发挥,农民军人多势众、麾突纵横的优势却难以发挥,久困之下,十余万人的给养供应就会发生严重困难,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如不能突出重围,必然会受到重大损失。

渑池飞渡前,农民军由陕西发展到山西,再到豫北,四面还有高山大河阻隔,官军据险而守,农民军一时难以突破,”流寇”虽然屡剿不灭,但还算是局部问题。渑池飞度后,十余万农民军一起涌入河南,中州大地,自古为征战之地,一马平川,千里无垠,四通八达,无险可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农民军从此南北驰骋、不可复制。

农民军突围后,王朴和两位太监知道闯下大祸,赶紧奏报朝廷说他们紧追不舍,怎奈黄河水深浪阔,不能飞渡,让流贼逃脱。

奇怪的是,一向严厉的崇祯,此次竟然对放走流贼之事没有深究,王朴和两太监平安无事。

腊月初四,崇祯得知农民军进入河南后,立即要求陕西、郧阳、河南、山西四省进行追击堵截,刻期荡平,不过只是例行的套话,并无特别之处。

河南,九州中之豫州地,居天下之中,又称中州,为南北陆路交通的中心地带,自古号称天下腹心,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晋楚城濮之战、秦汉之际刘项荥阳之战、汉末袁曹官渡之战、隋末李密、宇文化及、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更是在洛阳一带来回拉锯鏖战多年。

朱元璋北伐攻取河南后,曾一度想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开封,为此亲自到开封视察。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五子朱橚为周王,封国开封,才正式放弃迁都开封。之后明廷陆续在河南封了唐王、伊王、赵王、郑王、卫王、秀王、崇王、徽王、汝王、滿王、福王等十一王。

有明一代,先后受封为亲王的皇子共62人,受封就藩的亲王50人

,而仅河南一地就先后封王十二人,其中三子,分别是五子周王、二十三子唐王、二十六子伊王,和湖北并列成为明代封藩最多的省份。

河南地势平旷,沃野千里,本来就赋税沉重,再加上冒出这么多位王爷,每个都不是吃素的,霸占大量良田美池,穷苦百姓却无立锥之地。

人事艰难,天公又不作美。崇祯三年起,河南北部连年大旱,为祸之烈直追崇祯元、二年的陕北,豫南各州县却又水灾肆虐,白浪滔滔。中州大地青磷白骨,哀鸿遍野,百姓苦不堪言,官府不闻不问,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民变的社会基础。

秦晋之间的农民军越过黄河,挺进中州,马上和当地的穷苦百姓结合起来,势力大增,向四面八方突飞猛进。

崇祯六年十二月,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老马守应等部经豫南卢氏山区向西南进入郧阳,农民军的烈火燃烧到湖广境内。

郧阳,今湖北十堰,古郧国地,因府治郧县在汉水北岸,故称郧阳,地处河南湖广四川陕西四省交界。

郧阳在万山丛中,汉水从中而过,到处是悬崖绝壁、激流险滩,自古人烟稀少,但正因为地势险恶,也是流民聚集藏身的绝佳之处。

明宪宗成化初年,著名的刘千斤刘通、石和尚石龙在郧阳地区聚集流民数万,自称汉王,建元“德胜”(他既然是德胜,那就是说大明皇帝德薄了),封了手下几百个将军、元帅、丞相、军师等大官,与明廷公然对抗,后被镇压,流民被杀不计其数。

事后明廷鉴于此地流民聚集,容易发生民变,特于成化十二年设置郧阳府以安置流民,府治郧县,下辖郧、房、竹山、竹溪、郧西、上津六县,以后又增辖保康县。

郧阳崇山峻岭却又通联四省的独特地理环境,号称盗贼渊薮,给历代造反武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活动场所。农民军一进郧阳,如虎入深山,势不可挡。

郧阳的最高首脑为郧阳抚治,是一个很特别的官名,品级职权等同于巡抚。

现任郧阳抚治蒋允仪,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四年六月到任。

郧阳抚治虽然也是堂堂封疆大吏但又穷又弱,手下只有区区五百标兵,还比不上一般的兵备道手下之兵。无兵也就罢了,而且无城,郧阳遍地是山,难觅平地,属下各城都因陋就简,用山石草草垒成,依山而建,既矮小且单薄,经不起猛力轰击。

蒋允仪见农民军大举入犯,手下兵微将寡,无法抵挡,连声叫苦,只晓得接连向朝廷告急,并无别策。

得知农民军大举入郧后,兵部尚书张凤翼深感局势严重,对人哀叹“流贼从陕西发源,渗入山西,透入河南,如今又杀入湖广,已遍及天下之半,所到之处亡命之徒闻风响应,天下尽为流贼矣!”

穷数省之力平灭不了流贼,明廷开始反思原因。不少大臣认为是各地抚镇事权不一,导致互相推诿,隔岸观火,以邻为壑,使得流贼日益坐大,提议朝廷任用重臣,委以重权,统一指挥各路兵马荡平流贼。

至于人选,朝臣纷纷推荐三边总督洪承畴。洪承畴镇压农民军办法多、下手狠,成绩突出,所部强悍,号为“洪兵”,似乎是最合适的人选。

三月,崇祯以洪承畴肩负防御西北的林丹汗重任未可轻易为由,出人意料的提升延绥巡抚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专办流贼,作为剿灭流寇的总司令。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1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