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五章 ★ 四海翻腾

锁南枝

明.无名氏

提起你的势,笑窎(掉)我的牙。

你就是刘瑾、江彬,要柳叶儿刮,柳叶儿刮。

你又不曾金子开花,银子发芽。

我的哥嘞!你休当玩耍。

如今的时年,是个人也有二句话。

你便会行船,我便会走马。

就是孔夫子也用不着你文章,

弥勒佛也当下领袈裟。

第一节渑池渡

山西表里山河,陕西关河百二,两省都以地势险要著称,历代在北方建都的王朝,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占据秦晋两省。两省以黄河天然为界,北起河曲,南到蒲州(今山西永济)长达一千五百里,隔河相望,鸡犬相闻。河曲一带河身狭窄,很容易过对岸。

从崇祯三年起,因陕北残破,陆续有农民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

十月,王嘉胤在陕西被曹文诏等杀败,向东过黄河攻破河曲,山西当局一片惊慌。十一月初一,山西总兵王国梁与过河追来的陕西总兵杜文焕合兵围攻河曲,中途杜文焕扔下王国梁领兵而去,王国梁独自和农民军作战,正战的激烈之时,官军的红夷炮突然爆炸,炸死不少士兵,阵势大乱,农民军乘乱猛攻,参将李春坊率部先逃,官军大溃。

崇祯初年,黄河西岸的陕西连年大旱,东岸的山西也是天灾不断,只是没有陕西那么严重。要论官吏之贪残豪横,百姓之赋税沉重,社会矛盾之尖锐复杂,秦晋两省倒是难兄难弟,都具有爆发民变的天然土壤。因此,陕西农民军一进山西,就得到山西贫民的热烈响应,山西也很快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数百名本土农民军首领,著名的有险道神高加计、王之臣、豹五、王刚、乡里人、活地草、阎正虎等。

在农民起义的浩浩洪流之中,秦晋迅速合流。北起晋中、太原,西到临县、石楼、平阳(今山西临汾),东到泽潞(今山西长治、晋城),半个山西陷入战火。

崇祯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山西巡抚仙克瑾在汾州府遇刺,左额左肩各中一刀, 流血遍体,幸而未死。经审讯,刺客系农民军所派,可见其活动之活跃。

到崇祯五年,先后有王嘉胤、八大王、闯王、闯将、点灯子、曹操、闯塌天等数十股农民军进入山西。

陕西农民军大举进入山西,引发秦晋两省当局之间的互相推诿和攻击。

山西巡抚罗世锦声称,山西境内原本无寇,是对岸的陕西当局不实心剿寇,把”流贼”赶到山西,完全是以邻为壑。

山西籍的给事中裴君锡更是理直气壮的给崇祯上了一本,要求皇帝先责令陕西方面派兵到山西把原属陕西的 “流寇”赶回陕西,然后再谈论是抚是剿。正如北宋时,大书法家米芾做县令,境内发生蝗灾,老百姓合力将蝗虫赶跑。相邻县的县令生气说米芾把蝗虫赶到他境内为害于他。米芾就写了一道公函给这位县令“鄙邑既能驱去,贵县何不驱来?”

陕西当局则另有话说:秦省文武穷洪荒之力,肃清境内“流贼”,大功已然告成,是山西方面堵截不力,致使本已被重创的“流寇”死而复生。

相比陕西,山西离北京更近。朝廷赶紧调兵遣将,以扑灭”流寇”。

宣大总督张宗衡驻扎平阳,负责对付东西两路的农民军;手下有山西将领白安、虎大威所部四千人,另派有陕西孤山副将李卑所部一千人,守备贺人龙所部一千人和昌平副总兵左良玉所部两千人,合计八千兵马,责任区是平阳泽潞四州十一县,都在太原以南,是南边的半个山西。

山西巡抚许鼎臣驻扎汾州(今山西汾阳),负责对付晋中、太原及以北的农民军,指挥总兵张应昌所部等山西部队和陕西将领艾万年部一千五百人,合计七千余人,他的责任区是北边的半个山西。

如此的剿寇布置,立足于防守城池,而不是主动出击消灭农民军的有

生力量,是三十六计之外的第一计—守株待兔。

在明朝末年,失陷封疆是一条大罪,朝廷对丢掉城池的军政主官的处罚极为严厉,动辄处以极刑。所以,农民军大举进入山西后,地方当局优先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自己所辖的城池不被农民军攻破,就导致了消极防守军事部署的出台。

山西剿寇军事部署一出来,就有大臣认为不行,说此法既行,则剿贼无期矣!

李卑、贺人龙、艾万年三部开进山西,巡抚许鼎臣马上传令箭让三将听他调遣,总督张宗衡一听许鼎臣竟然把应该归他使用的李卑、贺人龙所部据为己有,勃然大怒,马上也派人拿着他的令箭调李、贺两将再加上原归许鼎臣指挥的艾万年,命令三将立即向他靠拢。

三员西将看看巡抚的令箭,再瞧瞧总督的令箭,都是红彤彤、光闪闪,箭头雕刻的虎头张开血盆大口,神情猛恶。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一时间不知道该听谁的调遣。

许鼎臣是接任宋统殷做山西巡抚的,之前的职务是从三品的光禄寺卿,负责朝廷和皇家的祭祀、朝会、宴会等活动的酒食,同时负责皇宫的膳食供应,平日眉来眼去的都是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从来不摸刀枪剑戟,什么“饥民”“流寇”就更没有见过。

这回外放到山西做巡抚,成了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份威风和体面自然是和北京掌管伙食不可同日而语。许鼎臣又是从中央下来的干部,自有一股居高临下之气,对山西地区的最高长官宣大总督张宗衡也不如何恭敬。如今数十万”流寇”窜入山西,许鼎臣紧张的不得了,老是觉得手下兵微将寡,生怕失落城池被皇帝问罪,好不容易等到西兵入援,也就不管什么总督不总督了,反正都是大明朝的兵马,都是为了剿灭”流寇”,谁用不是用?

崇祯五年九月,神一魁旧部诨号豹五的王之臣(和前辽东督师王之臣同名)打破黄河东岸的临县,远近震动。临县在太原西北,与陕北隔河相望,属于许鼎臣的防区。

许鼎臣急忙带兵去收复,鉴于手下兵力不足,又打起了西兵的主意,调遣归总督指挥的李卑来攻临县。张宗衡大怒,不但把李卑调开,而且又严令本属巡抚指挥的艾万年不许攻打临县,分明是报许鼎臣上次未经他同意霸占西兵的一箭之仇。

李卑来不了,连艾万年也走了,许鼎臣手下只有山西总兵张应昌部下家丁七百人、汾州参将刘光祚五百人和苟伏威部八百人,总计两千。许鼎臣索性向朝廷报告,建议稍后再复临县,被兵部驳回。

崇祯六年正月,明廷又调数千援军开到临县,与许鼎臣原有兵马合力收复了临县。豹五突围而走。

陕西的局面基本稳定后,明廷把临洮总兵曹文诏所部马步兵丁三千五百人从庆阳调至山西剿寇。为了激励士气,崇祯给曹文诏加升一级,其部下各级将官都封赏有加,并授予曹文诏节制秦晋各将的指挥权力。

崇祯看到山西督抚不和,除了严旨斥责之外,还派了太监刘允协到山西监视兵马粮饷,同时监视督抚的活动。

农民军在山西纵横驰骋,逐渐向南发展,进入河南境内,引起了明廷的恐慌,崇祯五年十月,兵部调昌平副总兵左良玉率兵两千四百,骡马八百五十匹入豫援剿。

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临清人。他父母早亡,由其叔父抚养,连母亲的姓氏都不知道,成年后即赴辽东从军。左良玉身材魁伟,面色通红,相貌威武,颇似三国时的关羽,作战勇敢,弓马娴熟,尤精于射箭,能左右开弓,连珠而射,箭不虚发。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1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