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黄龙因耿仲裕一事,同耿仲明结下深仇,孔有德陷了登州,耿仲明将黄龙在登州的家属全部杀死,更是仇上加仇。在陈有时叛变后,黄龙立即率军坐镇旅顺,日夜操练兵马,准备报仇雪恨。此刻闻知孔耿杀来,急命尚可喜率军堵截,一番交战,将叛军杀败,孔耿向东往双岛而去。明军紧追不舍,一路在广鹿岛、长山岛、石城岛、鹿岛、獐子岛海面激战。黄龙亲自督战,统率尚可喜等东江、旅顺部队追剿孔耿,同时在明廷知会下,朝鲜也派出水师同明军协同作战剿灭孔有德。

海上战斗的激烈程度比登莱陆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四十天内,双方几乎无日不战,黄龙部队的火炮一部分也得自孙元化传授,技艺娴熟,火器凶猛,更有朝鲜炮手素以精于施放名闻天下,两家合力,海面上硝烟弥漫、烈焰横飞,隆隆炮声,声闻百里。一番鏖战,叛军大败,毛承禄、陈有时被生擒,李应元被斩于阵上,中下级军官被擒斩四十余人,士卒死伤惨重,孔耿狼狈逃脱。

毛承禄、陈有时等被擒后,黄龙命人押往北京献俘,经一番审讯后,都被凌迟处死。黄龙因海上擒叛有功,官复原职。

孔有德困处双岛之时,为早日得到后金接应,派副将刘承祖、曹绍中带着他的亲笔信航海到盖州上岸,求见后金守将老牌降将石国柱,在其引荐下见到皇太极。

皇太极展开书信一看,字里行间似曾相识,如逢故人,不禁会意微笑。心道“毛文龙虽死,可谓后继有人,其九泉之下定当瞑目”

信中孔有德自称本帅,称皇太极为汗。只字未提在海中被明朝联军追杀的狼狈不堪,而是大言不惭“因飓风大作,飘至广鹿岛、此时要收复东江诸岛易如反掌,只是终非结局,即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皇太极再往下看,见写道“目下(孔有德)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备,如与明汗同心合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汗若听从,大事立就,朱朝之天下,转瞬为汗之天下。是时明汗授我何职、封我何地?”

看到此处,皇太极马上浮现出当年毛文龙写给他的书信“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从两旁夹攻,则大事成矣!事如依意不缪,再有结局之期,你如何待我?”

一样的口吻、酷肖的语气,夸张狂妄、跃然纸上,犹如毛文龙复生。

当年未能招降毛文龙,一直是皇太极的一大遗憾,如今毛文龙的旧部跨海来投,皇太极很是高兴,觉得是圆了当日之梦。马上命人好生安置刘承祖等,并布置军队到孔有德预定的上岸地点镇江城接应,明朝和朝鲜的追击部队见后金军出动,不再向前穷追,孔耿残军得以上岸。

孔有德弃舟登岸,进了镇江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十二年前的月黑风高之夜,他和另外一百九十六名勇士在毛文龙率领下奇袭镇江城,一举破城,名动天下,成为明朝抗击后金的一面旗帜,十二年一个轮回之后,他孔有德却在成名之地向当日的敌人屈膝投降,寻求庇护,真是造化弄人呵。

上岸之后,孔有德、耿仲明联名拜表感谢皇太极给予接应,恩同于天,并准备到沈阳觐见圣驾。

六月初三,孔有德、耿仲明一行来到沈阳,皇太极亲自出城十里迎接。皇太极事先准备与孔耿行抱见礼,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认为孔耿走投无路来投,大金能与接纳已是天高地厚,皇上岂能与之行平等的抱见礼。皇太极又拿他熟读的《三国演义》作比喻 “昔着张飞尊上而凌下,关羽傲上而爱下,以恩遇之,不亦善乎?元帅总兵(孔有德、耿仲明)夺取登州,攻城略地,率其兵民航海来归于我,功孰大焉?”坚决要行抱见礼,把孔耿二人感动的神乎其神,坚决要行叩头大礼。最后双方各让一步,皇太极端坐龙椅,孔有德等人在龙椅前抱膝叩头,接下来与代善等贝勒行抱见礼。如此一来,宾主双方,皆大欢喜。

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颠沛,孔耿部队严重减员,十停中损了七停,出发时有三万余人,一百八十只大小船只,此刻仅存精壮士卒三千四百余名,水手四百四十八名,家属八千零六十名,合计一万二千余人。其中将官有孔有德封的副将孙龙(后来孔有德的亲家,三藩之乱时广西将军孙延龄之父)、线国安、耿继茂(耿仲明之子)等39人,其余游击以上将官100多人。孔有德全面继承了毛文龙的衣钵,不光是语言口才,而且在大面积的委任将官方面也做到了强爷胜祖。

孔耿来投,人数不算很多,但给皇太极带来了一支精锐的火器部队。这四千多人都经过孙元化严格的火器操作训练,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带来大批火炮,其中红衣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余位。都是孙元化耗费重金、数年苦心搜罗置办而得,也正是皇太极梦寐以求最需要的天下至宝。

汉臣宁完我向皇太极进言,将孔耿部队予以分割,编入后金汉军营中,并说孔有德原是辽东矿徒,凶险狡诈,耿仲明先效力大金,后又叛逃,如今二人在登州作乱,被明朝追杀犹如同丧家之犬,逃奔我国,皇上竟然予其如此礼遇,实在令人费解,言语之中满含嫉妒之情。

皇太极却不以为然,力排众议,对孔耿厚加封赏。六月十三,册封孔有德为都元帅,保持他在登州城中自封的元帅待遇,封耿仲明为总兵官,并专门铸印。拨给田宅,安置士卒及家属,他二人部下士卒一律照旧由孔耿二人指挥节制,自立一军,皇太极并不干涉,给了二人极大的自主权。

历来的军阀都视其部下军队为命根子,最怕被人分割调配,皇太极如此大度,孔耿二人自是大是感激,从此死心塌地为后金卖命。

第七节 三顺聚首

孔有德在海上被黄龙杀得抱头鼠窜,损兵折将,认为是平生奇耻大辱,发誓必报此仇。待得安顿好部属,就撺掇皇太极攻打旅顺。

皇太极一直也以明军占据旅顺威胁沈阳南路耿耿于怀,孔有德此议正中其下怀。

崇祯六年六月,皇太极命贝勒岳托、德格类、多铎,汉军石廷柱等率马步兵一万出击旅顺,孔有德、耿仲明率所部随征。

自从尚可喜皮岛救驾后,黄龙甚为感激,委以重任,信用甚专。海上堵截孔耿,尚可喜勇打头阵,斩获甚重。孔耿逃脱后,黄龙命尚可喜驻防鹿岛,离旅顺约有六七百里,三五天内两下里接应不上。

七月初四,后金军从陆路由北而南围攻旅顺。黄龙得报,知道来者不善,急忙派人出海调尚可喜回援,同时奋力抵抗。

坚守三日之后,七月初六,后金军攻上旅顺城,黄龙仍然指挥部队殊死战斗,被围数重,苦战不得出。眼看突围无望,黄龙将朝廷赐给他的征虏前将军印信交给部将谭应华,用他耳鼻尽失后特有的音质含混不清地叮嘱,让谭应华奋力突围,把印信带到登州上交朝廷,如冲不出去,就将印信丢入大海,说完之后,向南跪拜,自刎而亡。

守城明军数千人大部分阵亡,后金军也死伤数千。尚可喜的家眷都在旅顺,城破之后他的几位夫人不甘受辱都投海而死。

黄龙生性贪鄙,当了东江总兵之后,私欲恶意膨胀,大肆吞剥军饷,比毛文龙犹有过之,其贪欲之强之奇足可载入史册,由此给了暗中窥视总兵之位的沈世魁利用兵变发难之机。演武场上,一顿折辱,黄龙耳鼻尽失,威严扫地。后虽经尚可喜将其救出,但黄龙羞惭无地,五官不全,已无颜号令三军。最后离开皮岛这个伤心之地,率偏师来到旅顺驻扎。

孔耿忿于海上之仇,勾引后金围攻旅顺,必欲杀黄龙而后快。后金有了孔耿做向导和帮凶,如虎添翼,从兵力、火力等诸方面都占了压倒优势,黄龙孤军作战,已无幸理。

黄龙很清楚,此刻如果弃甲而降,性命必然无忧,所受礼遇应该不在孔耿之下,是所谓识时务之举。

也许是耳鼻尽失后已经了无生趣,也许是想起朝廷对他的厚恩,也许是为了洗刷他曾经的贪腐恶名,在生死关头,黄龙放弃了生,选择了死。在与后金作战到最后一刻,给进犯之敌以重大杀伤后,以武将充满尊严自刎而亡的方式,实现了取义成仁,大节无亏,可谓忠烈矣!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1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