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陈洪范和密云副将牟文绶率部开到昌邑,重重压力之下,刘宇烈大会诸将,研究进止。此时孔有德派人请抚,语气极为诚恳。刘宇烈和诸文武商议,有的说应剿,有的说宜抚,吵作一团,复任莱州推官(一般为正七品,掌管地方刑名)屈宜阳自告奋勇愿入叛军营中讲抚。屈宜阳本已被革职听勘,因大兵平叛,自报奋勇军前效力,所以官复原职,此时立功心切,甚为踊跃。

刘宇烈上奏朝廷说孔有德愿悔罪自新,请朝廷网开一面。兵部兵科随声附和。崇祯倒是颇为清醒,指示“叛逆必诛,胁从不问,朝廷自有正法,孔有德一面求抚,一面四出攻掠,岂是真心向化?”责令刘宇烈汇集援军,速解莱州之围。

为了加强领导,崇祯又任命御史谢三宾为山东巡按,兼行营监军。如此一来,山东有了两位巡按,老巡按陕西人王道纯,新巡按浙江人谢三宾。

到了七月,莱州被围已近半年,城中军火粮秣所存将尽,形势危急。登莱巡抚谢琏向朝廷告急,指责督理刘宇烈、巡按王道纯、监视太监吕直、总兵邓玘等所统各镇大兵沿沙河一带观望一月有余不肯前进,请朝廷严令各镇将改换心胸,奋勇前进。凡持疑趦趄者,副将而下立斩以徇,庶积习可破而东莱犹有幸。崇祯命兵部速定剿抚之计,以解莱州军民倒悬之苦。

看得出,崇祯此际发生了动摇,不再坚持武力围剿叛军,转而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这是崇祯的一大弱点,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天下大坏。

有了皇帝和兵部的默许,刘宇烈开始办抚局。他派差官严正中护送供有天子牌位的龙亭送往孔有德军中,过沙河时,恰逢大雨水涨,连中军官也掉入河中,好不容易上岸,岸上的叛军一拥而上把龙亭抢去,大呼小叫的扬长而去。

孔有德看了龙亭,不禁啧啧称奇。只见此物一人来高,通体楠木,雕成一座蟠龙亭子,隐隐有香气四溢,中间三尺高一座牌位,上书“大明崇祯天子万万年”九个大字,气派非凡。孔有德当即命几名军壮抬着龙亭,来到莱州城下,命屈宜阳进城传话“全军业已受抚,请防院(巡抚)内监各官出城开读圣旨,即立刻解围,归顺朝廷”

屈宜阳入城,原话转述一遍。杨御蕃坚决不信,说孔有德狡诈无信,千万不可上当。谢琏面有难色“莱州被围已有半年,徐抚台不幸中炮而亡,城中军民困苦万分,官兵近在咫尺却无如之何。苟能解围救得满城百姓,本院不惜以身殉之,诸君勿再多言”

谢琏不顾劝阻,带着监视太监徐得时、翟升和莱州知府朱万年一起出城。

孔有德吃了一惊,没想到谢琏真能出城,一时也被其勇气震慑,不敢造次,和众将滚鞍下马叩头口称死罪,恳词求抚。谢琏好言相劝一番,孔有德诺诺连声,貌极恭顺。谢琏放下心来,转身进城。

第二天,孔有德又派屈宜阳进城请谢琏出城,托言昨日抚院走得匆忙,军中小将未得睹真容,今日恳请再出城抚喻。

谢琏听罢,就拉杨御蕃一同出城,杨御蕃不从,道“本镇身为总兵,惟知上阵杀贼,何知抚事?”乡绅张忻也苦劝谢琏不要出城,谢琏道“我岂不知贼军凶恶,只是全城百姓命在旦夕,我不出,如满城苍生何?”,杨御蕃道“既如此,抚院可带我账下亲丁五十名以防不测”谢琏摇头“城外叛军数万,五十亲丁济得何事?徒令其生疑”言毕,带着原班人马出城而去。

孔有德骑在马上,远远看见谢琏出城而来,心头暗喜。待得谢琏骑马行至近前,孔有德等依旧下马跪拜,索要抚银四万两。谢琏说莱城被围半年,府库已竭,待得围解,定当筹集发放。孔有德等又往后退,依旧与谢琏叩头求抚,谢琏马往前催,不觉深入。

只听得孔有德咳嗽一声,叛军一跃而起,将谢琏四人团团围住,劫入营中。孔有德命把莱州知府朱万年押至城下,逼令向城头喊话开城迎降,朱万年破口大骂,被叛军乱刀砍死。

翌日,又把谢琏押到城下,杨御蕃等在城头看得真切,又悲又气,下令放炮轰击。孔有德攻城不下,暂且收兵,把谢琏和两名太监押往登州囚禁。屈宜阳被叛军欺骗,羞愤难当,自尽而死。

南朝梁武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以八千人造反,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逼建康城下。梁朝各处援军十余万,名将数十人,云集建康城外,却各怀鬼胎,恇怯不战。建康被围半年,梁朝君臣战和不定,被侯景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援军败散,建康城破,一世英雄的梁武帝萧衍竟被活活饿死在台城,萧梁因此败亡。

历史竟如此的相似,一千年后,辽东矿徒孔有德也做了明末的侯景。

第五节 以辽破辽

堂堂大明竟对一伙皮岛余孽无可奈何,谢琏等被诱捕后,朝论大哗,猛烈攻击周延儒、熊明遇和刘宇烈,痛斥其一味求抚,置山东百万生灵于不顾,纵容孔有德为祸日烈。

吏科给事中宋权历数熊明遇任兵部尚书以来,大凌河溃师、宣府擅自与后金讲和、秦晋间流寇蜂起、闽粤沿海海寇猖獗及山东叛军肆虐,天下大乱而漠然视之一筹莫展。

四川道御史路振飞疏参刘宇烈:自入齐境以来,全副精神不用之申明天讨,而用之调停叛逆。今日为贼上一本请抚,明日与贼约一期解围,数万之师,逍遥河上。欺君辱国,国宪必诛!

看的刘宇烈统率的关内部队被叛军杀得丢盔弃甲,与孔有德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四川道御史王万象向皇帝泣请“刘宇烈丧师辱国,贻笑千载,乞寸磔以谢全齐之人,”请崇祯急调辽东祖大弼、金国奇、靳国臣、吴襄等克期进兵。他愿作监军随军协狡。如仍未能剿灭叛军,王象春就以全家殉之,绝不与孔贼俱生!

新城王氏惨遭灭门,只剩下王象春一支,崇祯看了奏章也觉得不忍。下旨举行廷议,会议上兵部尚书熊明遇成为大臣们攻击的靶子,垂头丧气,不知所措,没了往日的气焰。经过研究,廷议取得共识,认为叛军皆是辽人,曾临大敌,多谋敢战,内地兵脆弱不能当,必调关外兵往乃可成功。

兵部职方司郎中李继贞早在四月沙河之败后就力主调关宁铁骑入关平叛,熊明遇就辽军援剿之事专门征询辽东巡抚方一藻的意见。大凌河战后,皇太极一时没有大的军事动作,辽东局势基本平静。方一藻同意调兵,但认为祖大寿坐镇锦州不宜轻动,扫平这一干幺魔小丑,也无须惊动这位大明国第一勇将。眼下关外两位总兵,除祖大寿外还有宁远总兵金国奇,也是一名老资格的辽将。张弘谟被俘后,吴襄又被革职,金国奇顺位升为总兵,镇守宁远,是入关平叛主帅的最佳人选,由他统率祖大弼等,率数千精兵必能扫灭叛军。此外,吴襄因长山之败被革职在军前效力,此次可把他带上,一旦有功就可以官复原职。

计议已定,方一藻将将领名单及作战方案上报朝廷。崇祯随即批准 “以监视太监高起潜监护军饷,宁远总兵金国奇为主帅,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涛(蒙古将领,蒙名海参代),游击柏永馥等率夷汉兵丁四千八百余人入关平叛,原任总兵吴襄亦随军立功。”

高起潜天启年间就在辽东,比较熟悉辽事,此行入关,他的地位还在主帅金国奇之上,可见崇祯对其之器重。

自从袁崇焕死后,辽军的军纪已不及从前,祖大寿等人带兵也不甚看重军纪,所部夷丁军纪尤坏。因此崇祯特地下旨,命辽军经过州县预先安排好住宿、准备好粮草,并安排专人竖立明显标志牌,引导辽军进入补给地点,好吃好喝,务必使感到宾至如归。

有了如此周密丰厚的后勤保障,辽军倒也一路相安,未曾骚扰百姓。

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皇帝下了三道旨意:孙元化与张焘弃市,宋光兰和王徵充军。(孙元化死前,西洋传教士汤若望曾化妆成送炭工人至狱中为其举行基督徒临死前的赦罪礼。)

兵部尚书熊明遇以玩徇疏庸、偾误疆事解任听勘。

督理山东军务刘宇烈以违旨主抚大损国威,命锦衣卫飞骑拿解来京究问。

崇祯又坚决的回到了剿局。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1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