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转眼到了年底,皇太极命贝勒大臣商议元旦朝贺的礼节,说莽古尔泰因悖逆大罪已革去大贝勒称号,但自他即位以来,代善、莽古尔泰一直他并坐,如今不让莽古尔泰并坐,恐怕各部闻知惊疑。让不让他坐,由大臣达海、索尼等与大贝勒商议。

达海等找到代善,聪明的代善嗅出了皇太极的用意,说“皇上所言甚是,莽古尔泰之过不足介怀,念我国之礼,让他并坐亦可。但我常思之,既然拥戴皇上继位,我二人又和皇上并坐,国人称为三佛,甚非礼也。人言则鬼神闻之,若为天上鬼神所谴,则夺其纪算。不如尽力修行,自求多福,寿命延长,岂不善哉?自今以后,皇上南面居中而坐,我和莽古尔泰不与皇上并排,稍稍往下坐皇上左右。”

索尼等报给皇太极,皇太极先是不肯,代善和众贝勒一番苦劝,皇太极不得已,答应勉为其难。

从此,三尊佛成了一尊佛。

莽古尔泰的悲惨并未结束,对他的批判和惩罚此起彼伏。一下子从和皇帝并坐的大贝勒沦为人人可欺的罪人,生性暴躁的他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落差,一年之后,莽古尔泰突然暴死,没人说得清死因。

承宗辞朝

后金撤军后,明廷开始问责。

十二月,崇祯以孙承宗等筑凌召衅、辱国丧师,命加罪罚,孙承宗责令冠带闲住,并夺宁远叙功、锦衣世袭;祖大寿削去少傅、左都督这两项一品官位,以都督同知照旧管事,夺宁远百户世袭;丘禾嘉降二级,照旧管事,仍然主持辽东工作,崇祯五年,又被任命为首任山永巡抚。明廷赏罚不公,功罪颠倒,令人寒心。宁前道陈新甲削籍为民;吴襄革任,与宋伟并行勘夺。余官令兵部分别议处。

长山大败后,明朝都传张春已死,他的夫人翟氏和丈夫感情很好,也以为张春已死,对人讲“夫为国家死,我岂不能为父死?先绝食数日,后自缢身亡”。数十天后,原任辽东巡抚丘禾嘉突然向朝廷转奏张春为皇太极向朝廷请和的奏疏,孙承宗知道后,极为气愤,说“张春也是须眉男子,难道不知道他妻子翟氏听说他被杀后六日不食,自尽而死么?朝廷大臣不能乱箭射死这叛国逆臣,而替他转奏。张春愧对亡妻,士大夫亦有何面目以对翟氏?”

此后,张春独居在三官庙,始终没有剃发,依旧是长山战时的一身衣服,皇太极多次赐他貂裘锦袍等名贵衣装,张春原封未动,到了后来,一身衣服已残破不堪,仍不更换,比丐帮污衣派长老鲁有脚的衣服还要破烂。须发皓然,胡子有一尺多长,犹如野老。

皇太极一有重要仪式,如庆祝胜利、接见朝鲜蒙古使臣等,都要接来张春出席,让其坐于显要位置。张春来到,只对皇太极打一个躬,一言不发。皇太极也不见怪。

张春每天早晚,都要写一张黄纸,上写“大明太仆寺少卿张春不敢忘君父,天地神明鉴之。”每逢朔望都要向西南朝着北京方向西向四拜,十年如一日。甚至平时也“坐立必西向,表现了对明朝的无限留恋。

张春如此心怀故国,与明朝大批降官降将觍颜事敌若无其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赢得了后金官民的一致崇敬,把他和西汉身陷匈奴十九年不忘故国的苏武相比。

崇祯十三年十二月,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也是最后一次的战略决战松锦大战降下帷幕,十三万明军大败亏输,关内主帅洪承畴和辽东主将祖大寿被清军分割围困于松山和锦州两座孤城。明朝灭亡的征兆已经相当明显,被困辽东九年的张春最后一丝对故国的希望破灭,开始不吃不喝,四天后在他囚居的三官庙中气绝身亡,终年七十七岁。

吴襄因率先奔逃,导致宋伟孤军作战,本应该严办,但考虑到祖大寿的关系,仅被革职充军。一个月后,直隶巡按王道直奉旨覆核崇祯三年关内与后金作战喜峰口及洪山口斩获战功的有功人员,其中吴襄赫然在列,请求皇帝免去充军,仍在辽军中效力,崇祯照准。

宋伟没有后台就没有这么幸运,尽管一番死战,虽败犹荣,但仍被革职充军,和阵中脱逃导致全军大败的吴襄受到的处理一样,山海关总兵由原辽将刘源清接任。宋伟回到老家大同,从此脱离军界,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兵破大同,宋伟服毒自尽。

丘禾嘉本来崇祯四年四月已被调任南京,因大凌河战起,滞留辽东。兵败后,朝廷中弹劾如雨,原来的万丈豪情已经一寸皆无,心灰意懒,意趣索然,。

长山败后,崇祯派太监马云程监视辽东。丘禾嘉兵败心虚,怕马云程揪住战败之事为难与他,主动挑选六百精兵给马云程作为直属标兵,以增加这位太监的威势和安全系数。广东道试御史宋贤痛斥丘禾嘉违背祖制,曲体巴结宦官,其吮痈舐痔之态,廉耻固已丧尽,交欢近侍,更悖祖制,种种罪戾,岂胜诛乎?崇祯包庇马云程,把宋贤臭骂一顿,降三级管事,但丘禾嘉更加不安于位,连上本章请求病休。崇祯五年三月,诏许还京,接着又批准他辞官回乡。丘禾嘉全身而退,如卸重负,还未出北京,就已病故。

大凌河城溃后,很多大臣认为当初不该筑城,矛头指向孙承宗,认为是孙承宗筑城挑衅后金,导致后来的丧师失地。孙承宗无奈,以已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辞官,但坚决反驳筑城致败的指控,坚称长山大败是由于丘禾嘉和他不和且指挥不当,吴襄宋伟互不相能。愿意朝廷治他不能御敌之罪,而不能归罪于复城。

孙承宗沉痛总结了自有辽事以来十三年,经抚不和导致辽事大坏,力请裁去辽东督师,将督师之权归于蓟辽总督,并从辽东巡抚职权内分出山海关,从顺天巡抚职权内分出永平,成立山永巡抚,和辽东巡抚、顺天巡抚并列统管于蓟辽总督,得到朝廷批准。首任山永巡抚由原辽东巡抚丘禾嘉出任。

崇祯四年十一月,崇祯批准孙承宗辞官,按照大学士的待遇,赐路费一百两、纻丝四表里,享用驿站车马回乡。但言官们不依不饶,追论他丧师辱国的大罪。十二月,崇祯削去孙承宗所有官职,并追夺宁远世荫。孙承宗心忧国事,上边计十六事,并痛陈丘禾嘉误国,崇祯置之不理。

回到高阳老家,孙承宗门无宾朋,室无姬妾。居无玩好,出无车马,住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年旧居,虽不是茅屋草舍那么寒酸,也不是朱门大户,吃的粗茶淡饭,饮的村社土酒。孙子环绕夹侍,听他讲授诗文。把书房命名为师俭堂,自题一联“好将社稷安危意,聊听儿孙读书声。”

门庭冷落,只有同是闲居的鹿善继、茅元仪有时前来看望。故人相见,谈的还是辽东旧事。说到痛心处,不禁扼腕叹息。

长山援军被歼,大凌河围军出降,明朝大量的火炮、鸟铳等后金稀缺的军火落入敌手,损失惨重,但更为严重的是数万精锐部队和大批优秀将领的损失。大炮鸟铳没了,明朝可以再买再造,数万精兵勇将可不是种庄稼,一年就可以收获一茬。

长山之败,明军丧师三万,猛将张继绂、满库、李光孝等战死,张弘谟、杨华征等三十三将被俘。大凌河城溃,祖大寿仅带二十七人逃回锦州,何可纲被杀,张存仁、祖可法等三十七员将领,一万一千名辽军投降后金,这些都是祖大寿的基本队伍。

经此两役,孙承宗、袁崇焕辛苦经营十余年的辽军精兵悍将损失殆尽,大批降将甘心沦为后金凶恶的爪牙,掉转头来疯狂撕咬往日出生入死的袍泽兄弟,辽军从此彻底衰落,明朝被迫放弃了恢复辽东的实际行动,在辽东完全陷入被动的守势。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大凌河城之围,又诱发了关内腹地山东登莱持续一年之久的大规模叛乱。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