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明军渡过小凌河,和后金小股部队接触,颇有斩获。
皇太极见明军来势汹汹,锐气颇盛,一时不敢迎战,向大凌河方向退却,以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明军见后金军并未激烈抵抗,继续前进,二十七日进低长山,已离大凌河城不到二十里,遥遥在望。
眼看再进一步就可以和祖大寿里应外合,援军两大主帅吴襄和宋伟却因为扎营问题起了冲突。
吴襄打一见宋伟,就瞧不起这位山海关总兵。虽然宋伟是正牌的挂印总兵平辽将军,吴襄还是团练总兵,在官位上不如宋伟。但他觉得有资本小看宋伟。宋伟贵为平辽将军,在丘禾嘉面前点头哈腰,唯唯诺诺,在吴襄看来他哪有大帅的气派。再看宋伟的直属部队,都是两条腿走路的山西步兵,穿的破破烂烂,骡马也没几匹,大炮火器都靠人力拖运。对比他手下的鲜衣怒马、盔明甲亮的关宁铁骑,他觉得宋伟的队伍就是一群叫花子。就凭这些叫花子兵就能大败如狼似虎的后金军,吴襄不敢相信。
三国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王平马谡镇守街亭,王平要在山下扎营,马谡要在山上扎营,二人争执,因马谡是主将,王平拗不过,最后分兵扎营,被曹魏大将张郃分而击破。诸葛亮被迫退军。
一千年后,失街亭的历史在辽东长山重演了。
眼见得恶战当前,张春布置明军扎营,准备迎战。吴襄要靠水扎营,宋伟要近草扎营,二人争执不下,张春也无法调和。
正当二将吵闹之际,皇太极率二万铁骑从东而至。
后金铁骑先攻击宋伟,宋军伐木为栅,又布置了阻挡骑兵的拒马,后面排列火器,见敌骑冲来,火炮鸟铳一时齐发,炮声动地,烈焰飞腾。后金军纷纷落马。
皇太极见宋伟防守坚固,一时攻不进去。转而攻击吴襄。
吴襄立营未定,阵地前面还未设置木栅拒马,被后金骑兵直冲阵前。吴襄是第一次当主帅指挥作战,见敌军直冲过来,难免有些心慌。急忙下令所部迎战。他所部前锋有数千贵州蛮兵,头裹红布,手执长枪,徒步战斗。
蛮兵虽勇,但是初次和后金骑兵交锋。后金军万箭齐发,佟养性指挥金兵施放大炮轰击明军。蛮兵被火炮横扫,死伤一片,剩下的不及冲至敌军马前已纷纷中箭倒地,死伤枕籍。
明军阵势大乱,吴襄见势不妙,没有向前死战,而是拨转马头,在百余名家丁护卫下,掉头而逃。主帅一跑,副参等将祖大乐、靳国臣、刘应国等也拨马而逃,明军无人指挥,各自为战,被后金铁骑纵横蹂躏,刀砍箭射,全军奔溃。
吴军大败,皇太极掉转头来,再战宋伟。
宋伟正忙着收拾吴襄败兵的刀枪火炮,收拢溃卒,见敌军冲来,挺身死战。
张春见情势危急,手执令旗,大声呼喝,指挥将士,浴血抵抗。明金军互相发炮轰击,火器齐发,声震天地,铅子如雹,矢下如雨。战斗方酣,天上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张春见明军处于上风头,急令明军顺风放火箭,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数万只火箭如同数万条火蛇向敌军奔腾狂噬,后金军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明军登时占了上风。
张春眼见心喜,暗呼“天助我也”,催动明军横压后金阵地。恰在此时,风向忽然反转,后金阵地成了上风头,明军火箭被狂风逆吹,纷纷堕地,反向己方阵地烧来。
天上一个炸雷响过,震耳欲聋,瞬间大雨倾盆,皇太极大喜,明呼“天助我也”。后金军气势大振,疯狂反扑过来。
暴雨中的张春眼睁睁的看见胜负逆转,眼中不禁流下泪来,混合着雨水,竟感觉不到泪水的咸味。张春仰望苍天,雨中大呼“天不佑我大明啊,皇上,臣力尽矣!”再无死战的勇气。
惨烈的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傍晚,后金军在明军猛烈的火炮轰击下,死伤惨重,宋伟站在雨中拼死督战。在吴襄引以为豪的关宁铁骑逃之夭夭之后,他所鄙视的山西叫花子部队和一部分辽军在老叫花子宋伟的督战下,依然顶住后金军海潮般的攻击。
雨渐渐小了,乌云散去,一轮残阳疲惫的挂在西天,天际居然出现了火一般的晚霞。天幕底下,明金两军仍在殊死拼杀。
近一天的轰击,明军火炮达到了使用的极限。火药铅子还是不缺,但炮管由于不停的施放加热,滚烫如火。终于,火炮营张继绂营中的火炮因炮管巨烫,一声巨响,轰然炸裂,把施放火炮的明军炸的死伤遍地。后金军万马如风,碾压过来,明军终于崩溃了。
勇将张继绂,满库,李光孝等力战而死,宋伟眼见大势已去,也放弃了抵抗,拨马南逃。金蒙骑兵横冲直撞,如入无人,斩杀明军步兵如聚挤之虫。地上红流乱注,分不清是雨水还是血水。
明军总指挥张春失魂落魄,被金兵生擒。连同副将张弘谟、杨华征、薛大湖以下,被俘大小将领三十三员。精兵四万,伤亡殆尽。
继永定门全歼满桂、孙祖寿所部四万精锐之后,两年后,皇太极在长山收获了差不多又一个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