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吴襄父亲早年从商,吴襄自幼耳濡目染,也富于商业头脑,精于算计得失利害。年长之后,投身行伍,想方设法和辽西巨族祖家攀上了关系,居然娶了祖大寿的妹妹做了侧室,一下成为祖大寿的妹夫,也跟随祖大寿投入辽军,成了一名小将。

袁崇焕己巳勤王,时任中军都司的吴襄带儿子吴三桂跟随入关。广渠门之战、祖大寿东溃、关内作战、收复滦永,吴襄无役不从。袁崇焕死后,祖大寿成了辽军首脑,吴襄的地位急速上升。祖大寿、何可纲率师出关筑城,余部六千精骑交由吴襄统领,此时吴襄俨然已成为辽军大将之一,地位举足轻重。

祖大寿被围大凌河,月余不能解围,朝廷想到了关内的祖大寿余部,紧急加吴襄为总兵,命他率师出关营救祖大寿。吴襄一下子做了总兵,成了大帅。数年后吴三桂做了总兵,吴襄又被尊称为老总兵。颇类于蒋经国做了总统后,蒋介石升格为老总统。

吴襄接到调令,先到山海关拜见了孙承宗。孙承宗勉励他奋勇杀敌,早日解大凌河之围。吴襄满口应承,率军继续前进,进了锦州和丘禾嘉会合。

丘禾嘉这两个月来,精神压力极大。大凌河之围久久不解,他成为众矢之的。崇祯斥责,朝臣弹劾,将士埋怨,让他如坐针毡,巴不得早日离开辽东这是非之地,可是他的继任孙毂还没到任就被免职,继任的继任谢琏迟迟不到,崇祯命他仍旧办事,速解大凌之围。

吴襄来了,丘禾嘉决定九月初六誓师。可是山海关总兵宋伟还在路上,他所部主要是步兵,行军缓慢。丘禾嘉大发脾气,弹劾宋伟观望不前。宋伟急忙昼夜急行,初七开到锦州。

此时,由锦州东援的明军一共两万余人。丘禾嘉硬着头皮准备率师东进。吴襄却和老牌副将张弘谟不同意,认为兵力不足,说“大凌河两万部队不能突围而出,锦州两万援军怎能杀入重围?”丘禾嘉又没有出兵。

看着援军迟迟不发,祖大寿的家属着急了。祖大寿之妻上书朝廷,痛陈祖大寿为国家出生入死屡建大功,如今被逆奴围困,命在旦夕,朝廷却任其自生自灭,闻之令忠臣义士不胜寒心。

祖大寿长子祖泽溥上疏,请朝廷速派亲贵大臣督兵解大凌河之围,并愿自带家丁赴辽东救父,以全忠孝,虽死无憾。

崇祯的面子实在挂不住了,严令孙承宗、丘禾嘉速解大凌河之围,如再玩旨,朝廷三尺俱在,定不轻饶。命孙承宗捧尚方剑,同巡关御史王道直出山海关,并应孙承宗之请从太仆寺拨给良马两千匹作为战马。

孙承宗和丘禾嘉议定九月十三、十四、十五为出师日期。孙承宗和王道直进至宁远,丘禾嘉驻节锦州。

十四,副将靳国臣在松山和后金交战,小有斩获,报称奇捷。松山在锦州之南二十余里,离大凌河已不远。丘禾嘉大喜,便要乘胜长驱直进,直抵大凌河,请来两位总兵商议。

吴襄面露难色,说他的部队风尘仆仆远路而来,士马劳困,需要歇息数日,方可进兵。

宋伟见吴襄不愿出兵,也不想独自前往,推托说他所部马步军尚未联络,出兵尚有困难。

丘禾嘉见二将互相扯皮,均不愿出兵,连声叫苦,说 “我这个候代巡抚看来是指挥不了二位总爷”,向孙承宗报告,请求他亲自下令。

十六日,丘禾嘉总算说动两位总爷愿意出兵,带领援军骑兵七千、步兵一万增援大凌河。在小凌河与后金军相遇,皇太极全身披挂,亲自冲锋,将明军杀退,一直追到锦州城外。混战之中,贝勒多铎马失前蹄翻身落马,战马在地上一滚,翻身冲入明军阵中,把它的主人丢在地上。多铎的贴身侍卫急忙将多铎扶起,让多铎骑上他的战马掉头逃回,才免被明军生擒。明军在城外一里处排列大炮、战车列阵,后金军向前一阵冲杀,明军退回城内。

此战明金互有杀伤,最后明军还是野战打不过后金,退回锦州城内固守,后金稍占上风。丘禾嘉为了交差,马上写奏疏上报朝廷称大获奇捷。

十九日,后金军假扮明军模样,发炮呐喊,装成援军解围的假象,城内的祖大寿以为是援军到来,出城突围,被后金军围攻,死伤数百人,祖大寿发觉上当,急忙退回城内,紧闭城门,再不敢出战。

看得丘禾嘉几次解围都不济事,孙承宗不得已不顾年高多病,亲赴锦州指挥。孙承宗年迈不能亲自上阵,就免去丘禾嘉的前敌总指挥,任用太仆寺少卿张春督率吴襄、宋伟统兵四万援救大凌河。

张春是陕西同州(今陕西大荔)人,生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仅比孙承宗小两岁。三十六岁中了举人,四十九岁才在山东当过几任知县。虽然官职不高,但忠于职守,为官清正,政绩突出。天启二年(1622年),五十七岁升为永平兵备道,跨入中级官员行列。刚好赶上明朝辽东大败,大批辽东难民涌入关内,寄居永平。张春千方百计安顿难民,维持社会秩序,远近称颂,号为能吏。

崇祯元年,王在晋为兵部尚书,以张春为政严酷,滥施威刑,一日之内杖毙十二人为名,将其治罪。当时袁崇焕重起为蓟辽督师,张春算是他的属官,袁崇焕上本为其求情,说他任内“爱民如水,律己如冰”,请求朝廷慎重处理。永平数万百姓听得张春被治罪,纷纷为张春鸣冤。最后,张春被降三级赴边疆效力。第二年冬,后金入犯,不久永平失陷,兵备道郑国昌自尽,张春因在永平政声极佳,又被启用为永平参议。

复任之后,张春没有一城一池,但他并不气馁,积极招募训练民兵,筹措粮饷,准备反攻。祖大寿围攻滦永,张春组织数万民兵协助参战,并提供大军给养,功劳卓著。事后升为太仆寺少卿(正四品),跻身中央部门领导人,兼任永平兵备道,并作为巡抚候选人,年过花甲之时进入了事业巅峰期。

丘禾嘉屡进无功,张春临危受命,出关救凌,调用贵州等地兵马一万余人以厚集兵力。

宋伟十七日率部出锦州,军中携带红衣大炮三尊及各种火器。孙承宗蠧hong王道直二十日进至锦州,传令吴襄率部集结东进。

万事俱备之际,祖大寿的妹夫总兵吴襄却出了情况。吴襄对人讲“他经过反复推算,祖大寿近日命中有难,此时出兵有害无益,必须待到二十四日,难星才会出祖大寿的命宫,之后进兵可获全胜”

孙承宗见两军迟迟不动,着急起来。二十二日,亲自来到营中催战。宋伟说他早就整装待发,只是在等候吴襄。吴襄则面露难色,说祖大寿确实这几日命相凶险,出师必然不利。孙承宗气的须髯戟张,严令明日必须誓师,违者用尚方剑斩之。吴襄见孙承宗动了真怒,不敢违命。

二十四日,张春率领山海关总兵宋伟、辽东团练总兵吴襄、副将张弘谟等大小将领百余名,马步兵四万,出锦州,东援大凌河。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