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崇祯三年三月,皇太极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沈阳。转眼又是一年,平生大敌袁崇焕尸骨已寒,皇太极放眼天下已无对手,有时会感到几分寂寞。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遇上可怕的对手,被其击败之时,感到挫折失落,没了对手,又觉得了无意趣。

女真民族精于骑射,长刀快马,奔腾如虎,箭矢如雨,挡者辟易,可是一遇到明军大炮,就会遭到重大损失。从辽东到关内,数年之间皇太极痛感后金军在明军火炮面前死伤惨重,于是在进关之后,一路上着意搜罗明朝火炮兵将和技师工匠。遵化永平破城之后,捉住了明朝火器军官丁启明、祝世荫等,皇太极如获至宝,将其好吃好喝,赏赐丰厚,带回关外。回到沈阳,立即派总兵佟养性督造大炮,终于在崇祯四年正月,造出了后金自己的红夷大炮,起名天佑助威大将军。因为后金本身是夷,所以改称红衣大炮,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其中有深意存焉。

皇太极有了红衣大炮,底气更足了。

明军开到大凌河筑城,早有后金探马报给皇太极。

皇太极不动声色,让再探再报。心中却想,袁崇焕生前就喜欢拼命筑城,开始父汗不以为意,让其筑起宁远,成为我国大患。后又借和好为名,修成锦州,前进二百余里。今其人已死,竟然又有人在大凌河筑城,岂能听之任之。

从五月到八月,皇太极一共派人二十多次到大凌河明军工地窥探,不断把大凌河城的工程进度报回沈阳。

五月初九,派往大凌河窥探的刘哈回来报告:大凌河尚未筑城,只在城外东南西北四角造了四座墩台

十天后,代善的五子巴喇玛出天花去世,年仅二十四岁。当时,出痘对于女真人来讲是极其可怕的事情,是生死考验。后世的康熙皇帝能够继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年方九岁的他已经出过痘了,平安过了鬼门关。巴喇玛相貌英俊,膂力过人,精于骑射,是后金年轻皇族中的佼佼者。

巴喇玛死后,因为怕传染,近支王公包括他父亲代善都不敢去死者身边吊唁。

皇太极传谕要来看望代善,代善急忙派人阻止,怕皇太极被传染。皇太极执意要来,说“生死在天,何关于此?朕不可不往”代善无奈,亲自在十里外迎接。皇太极见代善憔悴不堪,站都站不稳,左右各有一人相扶,不胜伤悼,泪流两行,声呜呜然。代善赶忙相劝“请皇上不要悲伤,我已经不伤心了”代善福晋接着说“人谁无死,可惜的是巴喇玛再不能为皇上效力”

皇太极道“阿哥所言极是,父汗收复诸部,创立基业,留给我等。今周围汉人、蒙古、朝鲜与我不睦,天下人谁不欲杀我?我等宜止伤悼,勉图国政,仰体父汗遗谟,奋力向前,忘记往事为好”

说完,亲自拿金杯斟满自带的宫中御酒,敬了代善两杯。又设下酒席和代善夫妇共享,亲手切了两个西瓜给代善吃。代善深受感动。

七月,听得大凌河城行将筑成,皇太极坐不住了。

二十七日,皇太极偕代善、莽古尔泰两大贝勒及阿巴泰、德格类、济尔哈朗、岳托等台吉,统率大军出沈阳东门,向西而去。

第二天,行至巨流河,皇太极召开军事会议。下谕旨“沈阳、辽东之地,原非我有,是上天所赐与我。若静坐不征讨,则明人修建城郭、拓展疆土,善制兵器,使得完备,能使我等安处耶?”表达了生命不息,征明不止的决心。又叮嘱各级将领,务必爱惜士卒,并愤怒的斥责了额驸顾三台不体恤士卒的恶劣行径。

去年在关内攻打昌黎城之时,一名士兵负伤身亡,顾三台用绳子捆住其足,一路拖回大营。皇太极得知大怒,立即革去顾三台的固山额真官职。

皇太极郑重的说“战时用兵士上阵杀敌,战死却不加抚恤,谁还肯效死直前?官兵战死,长官必须去探视,就算无泪也要假哭!”

临行之前,皇太极做了充足的准备,他把去年入关掳掠来的财物,和朝鲜贸易换来的货物全部和蒙古诸部交换回来战马。

八月初一,各地蒙古兵在旧辽河和后金军汇合。阵势和己巳年入关征明高度类似。

初二,金蒙军在辽河扎营。皇太极又让八旗诸大臣、蒙古诸贝勒各抒己见,分成十三个小组开始讨论。

有的主张攻取山海关,有的主张掘地战锦州,还有的说用土袋筑城攻战,讨论的很热

烈。

岳托、济尔哈朗、蒙古贝勒明安进言“我军先前征北京之时,皇上和诸贝勒急于回家,以至于无所收获。此次进兵,莫要着急,侦察敌情而动。哪怕等到过新年,也要讨一结果出来!如还是恋家急行返还,则无济于事。”

皇太极听了,点头微笑,说“此意甚佳”其实这正是皇太极的想法。不过他总是让大臣们先说,借以观察,最后才说出他的意见,每次都乐此不疲。这是皇太极的领导艺术,至今为不少人所沿用。

皇太极又一次强调了军纪。抵抗者杀之,勿擅杀良民。对于俘虏,不得离散其父子、夫妇。

强调归强调,实战中能遵守的能有多少,不得而知。

初六辰时,后金军抵达大凌河,皇太极传令不要靠近,围城立营。

当天,正蓝旗贝勒在大凌河城南捉住一名汉人,据其供称“祖大寿在城内,共有官七员,筑城官兵一万四千名,马兵四千,城已修好,只剩下垛口未完工”

此人所言不虚,秦翼明所部万人已经撤回关内,大凌河城仅余祖大寿部四千精骑和班军一万四千人,班军大半空手,不是战斗部队,另有商民一万余人,全城军民合计三万。

祖大寿得知后金军围城,倒不怎么惊慌。对于凭城借炮,他深得袁崇焕的传授,信心十足。

风云恨——明清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池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风云恨——明清纪事第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