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斟寻是当时的夏都,正如二里头遗址所反映的,其居民的绝大多数是世民。“羿入居斟寻。”,怎么回事呢?《天问》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即是说,羿是天帝派下来治正夏民之邪恶的。《左传》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穷石在今河南孟州市西,图上标“有穷”标偏了,该在斟寻和阳城之间。羿是有穷后羿,乃射日之羿的族嗣,是个玩弓箭的,其就很适合混迹在文明程度低下的世民社会,做天子保卫者和监督执政者。一般认为,太康在位期间,不干天子事,耽于享乐,长久在外面玩,为此失了邦。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来分析,太康是被误解了。有夏之前的大本营是在东部,太康即位时西河刚归有夏,是从陶唐氏的势力范围分裂出去的,政治局面肯定不稳,定都斟寻就是想控制中西部地区。太康是急于求成,想用外交的方式,四处游说去化解冲突,以巩固有夏政权。外交就少不了歌舞,得营造良好气氛,《九辩》、《九歌》成为最好的外交礼物,很难说那不是帝启的谋划。太康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西河逐渐稳定了,还是夏后期多任天子的帝都。但是太康执政经验到底不足,忙于对外,顾此失彼,辅佐其治理中央地区的大臣水平不高,治理混乱,推卸责任倒是积极,太康不在没人管就是最好的借口。所以呢…民众是被蒙蔽的,太康确实也犯有过错,然而要说最该被谴责的,应是后羿,她要是积极辅佐,稳定局面,何至于此?那本是其职!太康在外三个多月,不是享乐能解释的,就算他是出国旅游,考察神民社会,那也不比时不时回趟家休息个把天更舒服。《山海经》显示当时的公共交通很便利,跟现代社会好有一比。且看《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五子之歌》模糊了说话者身份,是为禹之五子讳,但从语气上不难看出,其一和其五是太康所说,其二、其三、其四是太康之弟所说。其一是说大禹训示要亲民,自己因为民强己弱,身为天子战战兢兢小心驾驭,然而还是被诸侯算计了,“为人上者”是指诸侯,“奈何不敬?”是说不敬上天。其二是说糖衣策略就不对,违反禹训。其三说遭难的真正原因是失了《洪范》的道,为乱陶唐,以致四面树敌,自取灭亡。“厥”的《说文》解释是“发石”,乃指《洪范》之类的典章刻石。其四说,治天下一定要按大禹定下的规则来,胡来会有灭族之祸!其五说,如今无国可归,无侯可依,内心纠结,进退两难,都是因为不慎重遵行《洪范》的德,悔之晚矣!…太康并不认为自己犯了大错。

何以见得?

—为有夏开疆拓土,扩展世民影响力是使命所在,并不能说是失道,至于失德,只是行道的外在表现,而内在太康并无失德之举,“道可道,非常道”,太康是按帝启给的路子在走,有错吗?太康的失误在于没有处理好和后羿的关系,我想他对后羿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重,那也难怪,毕竟大禹在前,同为九尾狐族,又都为后,很自然后羿就相形见绌,而太康对大禹是很熟悉的,对后羿又是很陌生的。后羿不是射日之羿,她原想就此机会东征西讨不服天子者以扬名,建立像羿一般的功业,但显然太康是将她晾在一旁,并没个重用。后羿一恼火,就上演了距太康于国门之外的戏码,太康没办法,只好将帝位让给弟仲康,自己去了戈邑经营,后世称阳夏,即今河南周口太康县,图上错标成了殷,殷应该在观的附近,《说文》曰“作乐之盛称殷。”,安阳是为夏时的殷邑。你怎的不提醒我?

总会有认识不到,发现错误有助于成长。

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小说在线阅读_第3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琴心剑胆何足道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第3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