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再看“食者”,其在经文两处出现,一处是说类,一处是说九尾狐,其意义与“食之”肯定是不同的。“食者”字面义乃“所吃的东西”,如此方能自然的衔接上文。“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也就好理解了,类乃是机械体,“类”是其象形描述,以分体相合夹带的方式运输货物(很可能乃是载各类物种的舱体),就有些类似西次三经所述的蛮蛮(或说是比翼鸟),但其是地面行走而不是在天上飞,乘坐进去的生物都老老实实,不会相互忌恨(装笼隔离了,自然环境下多种生物挤在一处肯定要相互忌恨,领地意识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九尾狐却不是机械体,而是生物体,其“能食人”而非“食人”,乃是咬人的意思,大概先人不小心惹恼了其,其吃的食物很讲究,绝不能有寄生虫(蛊: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人腹中的寄生虫。),而从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来看,九尾狐乃是一种智慧生物!我终于逮到了那丝疑惑—青丘国为何没述有人,而只有狐?那本就是狐的国度!“其音如婴儿”, 婴本义:妇女颈饰,似现代的项链。婴引申为初生的女儿,婴儿连用做初生的孩子,婴在经文中有时是动词,祭祀中有“婴以吉玉”,大概是挂玉项链之义,此处婴儿应该是名词。作为很小的娃娃,男孩女孩声音都差不多,没个分别,但总是人的语言,说明九尾狐说的是中性声调而细声细气的人话,并不是小孩子的哇哇大哭声,先人对赤鱬即娃娃鱼的形容是“音如鸳鸯”,鸳鸯叫声便似雁似鸭子,那才是哇哇叫的语言—很诡异是吧?关于九尾狐的传说很多,我已难辨真假…既能有鸟人,为何不能有狐人!我想起了《诗经》中的一篇—“有狐”。

国风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其在《诗经》中甚为独特,后世说其以狐喻人,那也太古怪了!而我怎么看都觉得诗明明就是写狐,而狐被称为“之子”。 绥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绥绥”的第一个绥是动词,第二个绥是名词,引申做形容词有安定之意,而此处绥绥是抓着登车绳的意思,根本不是缓缓行走—学者们不查字典就能随便解释,我无话可说了。淇是卫国的一条河流,梁本义水桥,厉本义旱石,侧本义旁,诗中说的是一位女子(此处我也照通常解释)看到有狐在车上,而车分别经过河上的桥、河边的旱石坡和河岸边,女子对没穿衣物的狐表示担忧—有什么含义吗?还是仅仅是女性的同情心泛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狐人去过卫国。而九尾更可能说的是身体底部衍生的八根触手和着狐尾,因为其是四足,那触手就等于其灵活多用的手,不然如何就能“食者不蛊”,还能抓着登车绳,更何况坐镇一方?

再下来看能“佩之”的,佩只能解做佩带,能佩带的东西一般都不会有多大。

迷榖乃八角,“佩之不迷”,八角乃香料,佩在身上关键时刻燃烧其散发浓郁气味便是个标识所在,就不会迷路丢失队伍,育沛是琥珀蜜蜡或松香,“佩之无瘕疾”, 瘕本义是种妇女病,又乃腹中有结块,而松香做为中药确实有许多疗效,其中就有治妇女病的,还治一切肿毒。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综合来看是一种鹿(疑是杂交种),谣是民间唱的歌,形容鹿鸣也还恰当,佩的应该是鹿茸,中药上有滋阴壮阳功效,自然是宜子孙。但后世已见不到鹿蜀身影。旋龟该是鳄龟一类,现今认为其原产地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佩之不聋,可以为底”是说龟壳,其能用来做传声筒,又可以做垫底,鹿蜀也会是来自南美亚马逊流域吗?如此看来,鹿蜀和旋龟所在杻阳之山有专门的两种动物的养殖场,“怪水出焉,”也证明了这一点,凡怪者无不是神界之物,只有神地的水才能被叫做怪水。鯥也是养殖物,有药用价值,前面说过是鬣蜥的一种。

再看“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很奇特啊!其和鵸鵌出现在基山,而基山是个神界存在…想了很久,我想其是个机械体,是个类似通行证的物件—其样子像羊,羊的最大特征是弯弯角(从金文可以看出),头部有两个弯钩状乃装饰作用,两旁又有四个突出部即四耳,底部有九条丝带即九尾(也是装饰作用,像流苏),背上是电子眼,能够转动,此物件还能发声,像个活物,所以先人称之为兽,“佩之不畏”,带上其心里就不害怕了,便能出入门禁,因为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阳是先人面对的山一侧,玉在猨翼之山是个阻隔作用,在基山也可能是如此,又或者是产品陈列,此地像是个施工工地,或是雕题国前身—雕刻玉产品。鵸鵌呢?我想视为施工神人的工作餐—一种标准化食品(通俗说就是盒饭)更合理,在神界吃一种非自然形态的异形生物实在太不合理—起码我是不敢吃的,而且吃了不但不治病还不想睡觉,找虐吗?除非是想加班工作,“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只是个鸟的形状(是个艺术拼盘),状如鸡,鸡是不会高飞的,剩下自己想吧。

再看“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其在青丘之山,先人佩带的肯定不是灌灌的羽毛,羽毛肯定是没有“不惑”功能的,惑: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使迷乱。灌灌分明是个昵称。鸠是一种像鸽子的鸟。呵: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联系到九尾狐,可以推断,灌灌乃是语言翻译机,其翻译的自然是九尾狐的语言,狐和人语言器官的构造大有不同,狐能说出流利的汉语就怪了,但九尾狐应该能听懂先人的语言,先人就听不懂九尾狐的语言,所以得佩带语言翻译机—灌灌,但其翻译的语言冷冰冰的,声音又挺大,先人听来就好像呵责,也搞不好就是呵责。灌本义灌水,为何叫灌灌,我不得而知,也许是九尾狐跟先人讲了一堆大道理,先人觉得脑袋就像被灌水了,但要是不好好听就会被狐咬,哈。信不信由你。

照例要绘张图,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哦,看来九尾狐才是这块地域的主人。或许青丘国便原处在此,后来迁去东部,但更有可能此地为青丘国所辖之邑,因为广西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实在不能用青丘形容,胶东半岛的丘陵才是名副其实的青丘。此地该是青丘国某个王侯的封地,封建制在远古时代是普遍之制度,高度自治对地方和中央都是好事,前提是地方得服从中央领导。汉《艺文类聚卷九九祥瑞部下狐》引《吕氏春秋》佚文:“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前文引用过的《吴越春秋》也是一般说法。可见九尾狐大有可能是白色,要不咋爱驯养白猿呢?

《艺文类聚卷九九祥瑞部下狐》引《周书》:成王时,青丘献狐九尾。

东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封禅》:德至鸟兽则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狐九尾何? 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 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 明后当盛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狐,祆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祆在《说文》里的解释是:胡神也。从示天聲。祆读做“献”。祆教即拜火教,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前面也提到过其乃是很古老的教,传到中原是为明教,崇拜火。说鬼拿狐做交通工具肯定是说不通的,“鬼所乘之”乃指地下神人乘坐由狐驾驶的车—很可能是好几只狐拉的带轮车。狐大概是远古波斯人即苏美尔人所驯养的宠物,做畜力则被地下神人所借用,狐就爱居地洞嘛,狐车进出地洞也正合适。三德乃是指做畜力的狐具有的优良品行,一是外貌柔顺,二是讲礼让秩序,三是忠心耿耿—会在主人的坟头长久守候,“死则丘首”当如此解,但还有另个意思,就是一定要在自个儿的窝前死。班固说“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便取后一层意思,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藏身地下的岁月。

但九尾狐只是样子像狐,并不是狐,而是一智慧物种,是驾车者—驾的大有可能是地面上跑的马车,因此才有绥绥一说。“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日蛰侄,其音如婴儿,是食人。”(《东山经》)。就像共工国有个相柳,青丘国在东北亦有辖地,蛰侄是那里的守护神,以后再详析。回到图上,怎么有种感觉,先人是乘坐飞行船进行的考察,至少从猨翼之山到杻阳之山段,那地形可不好走…下面换个眼光重新来看南次二经—曾经重点讲过,但也忽略了很多。

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琴心剑胆何足道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再绘山海图——推理胜于雄辩!第1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