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树欲静 风不止 十六

2020-079

不过那些天的长生天显然没兴趣干涉人类这点儿破事,秃馁和王都的处境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糟糕了。王晏球发现定州城不愧是历代义武节帅经营百年的大本营,城防非常坚固,在一轮强攻无效后,便修筑设施,将城池团团包围,等待其粮尽自亡。

王都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李存勖有一个不太重要的义子,名叫李继陶,在李存勖死后流亡到定州,王都让他穿上皇袍,坐到城楼上,然后向王晏球喊话:“这位庄宗皇帝的爱子,如今已承继大统登基为帝!王公你也曾受先朝的厚恩,难道就不思报效吗?”

我真不知道怎么评价王都的脑回路。且不说王晏球又不是誓死不事二主的愚忠之臣,就算他是愚忠之臣,那也应该忠于真正从士卒中提拔他,让他位列上将的后梁王朝,没道理忠于李存勖。于是王晏球对王都的喊话嗤之以鼻:“都到现在了,你耍这些小花招还有什么用?这样吧,我给你两个选择:一、出动全军,和我决一死战;二、自缚双手,出城投降!随便挑一个吧。”

王都两个都没选,继续与秃馁困守城中,多活一天算一天。义武军中不断有人想倒戈,响应城外朝廷的讨伐军,但王都、秃馁防备很严,让契丹兵监视义武兵,多次兵变企图都被他们扼杀于萌芽。李嗣源见自嘉山、唐河两次捷报之后,定州的战事仍迟迟不能结束,天天都在消耗中央的钱粮,也有些心焦,便派人到前线督促王晏球尽快拿下定州。

王晏球便与李嗣源派来的使节并肩骑马,带他去看了围困中的定州城,指着城池说:“定州城墙如此高大险峻,即使守军不怎么还击,让我们用云梯、冲车攻城也很难奏效。与其白白的让将士战死,换取对守军非常有限的损伤,还不就城征粮,暂时消耗三个州(即义武所辖的定、易、祁三州)的赋税,安抚好百姓,休整好军队,等待时机。我敢保证,用不了多久,他们一定会从内部崩溃!”

李嗣源同意了王晏球的方略,围困继续。王都、秃馁几次想突围逃往契丹,但也次次以失败告终。在王晏球预言定州一定会从内部被攻破的四个月之后,义武都指挥使马让能终于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兵变,打开了曲阳门,放朝廷的讨伐军入城。

王都眼看城破,带亲兵巷战又败,自知末日来临,便骑马奔回府第,疯狂的将全家老小聚集一处,然后纵火自焚,连同他的三万卷图书、数百件字画、古玩,一起化为了灰烬!不过王都还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弟弟不想死,可能在点火前逃走,结果被唐军活捉。还有契丹的奚王秃馁,连同他的一个儿子,和两千残部被俘。王都的叛乱就此平定,义武镇结束了长期的半独立状态。

稍后,王晏球等平叛将领凯旋回京,向朝廷献俘。王都那颗被烧焦的头骨献祭太庙,而他的儿子、弟弟,以秃馁父子,都在闹市被以磔刑(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一说是先断手足后砍头,另一说就是凌迟,千刀万剐)处死!(唉,早知如此,还不如跟王都一起死呢。)第二拨契丹援军的主将涅里衮和查剌却相当比较幸运,他们连同五十名军官被李嗣源赦免,编成“契丹直”,专门负责在后唐举行朝会时,整齐地站列在大殿之外,充当仪仗队。让路过的人一看:哟,这些人就是契丹的将军了!

这样,自李嗣源登基以来后唐发生的两场战争,后打响的平王都之战结束了,那么先打响的讨伐高季兴之战,又进行的如何了呢?

树欲静 风不止 十七

2020-080

是的,那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不过,那场对阵各方强弱极其悬殊的战争之所以能拖出这么久,主要原因,可不是因为高季兴是小强转世,生命力太顽强,而是因为他的存在牵涉了太多方面的利益,每一个比他强大的多的势力,都想利用高季兴的存在,达到某些不可以公开说出的目的。

首先当然是后唐中央,这个最强大的战争发起者。如果李嗣源肯不惜代价,一定要拿掉高季兴的话,高季兴是不可能幸免的。不过,在西线唐军收复夔、忠、万三州,又拿下归州,东线唐军攻下复州,高季兴的地盘只剩下一府一州(江陵、峡州)之后,唐军对南平就基本上停止攻击了,将重点转移到北边对王都和契丹联军的战争上去。李嗣源开始想到,对高季兴能不能废物利用,一箭双雕呢?毕竟现在最让李嗣源担心的地方势力,既不是高季兴,也不是王都。

没错,我想朋友都猜到了,真正让李嗣源最放心不下的还西川孟知祥。对于实力强大,能力也不俗的孟知祥,谨慎的李嗣源不敢轻易言战,先是希望用怀柔政策,争取孟知祥不反。

为此,李嗣源默认了李严被杀,不予追究。当时,孟知祥派人接自己的妻子琼华公主、侧室李氏,和李氏所生的儿子孟仁赞(后来改名孟昶)入蜀,行至凤翔被节度使李从曮(原名李继曮,李茂贞的儿子)扣留,李嗣源也下令放人,送他们去成都与孟知祥团聚。为表示感谢,孟知祥也在不要紧的地方投桃报李。比如应圣节(自唐代以来,习惯将的生日设为法定节日,李嗣源生日九月初九被定为“应圣节”)快到了,孟知祥就派了五个和尚,带着据说是当年僖宗皇帝幸蜀时带来的佛牙,到洛阳进献给李嗣源,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但在要紧的地方,孟知祥可丝毫不让。比如李嗣源得知,朝廷派去的赵季良成了孟知祥的得力助手,就乘着双方表面关系还融洽,下旨将赵季良调走,另派何瓒出任西川节度副使来接替。孟知祥得到圣旨,直接扣下不公布,当作没有那回事。李嗣源也只好当作自己没有下过旨,此事不了了之。

不过,讨伐高季兴的战事打响了,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是为了保卫蜀中啊,你孟知祥以前可是说蜀地的税赋要用来养蜀地的将士,蜀地的将士要保卫蜀地的安全,好吧,养兵千日,现在该到用在一时了吧?李嗣源下令,为了防范高季兴进犯蜀地,蜀地各镇都要出兵、出钱、出粮支援西方邺,孟知祥是蜀中第一强镇,出动的兵力钱粮数量当然也应该是最多的。对此,孟知祥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推辞,只得命指挥使毛重威率兵三千前往夔州戍边。李嗣源总算是对孟知祥取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好了,高季兴就让他活着,长期拖住孟知祥的一部分兵力钱粮也是好的。

不过在荆南战场,想揍高季兴的不只后唐一方。在唐军的行动缓和下来之后,楚军的行动却有所加强。楚王马殷决定给讨厌的高季兴一点儿教训,派出一支水军,由将军袁诠、王环指挥,自己的儿子马希瞻任监军。在这三人中,王环为楚军宿将,是实际上的总指挥。楚军先沿湘江北上,经洞庭,入长江,才逆流而上,进攻江陵。

高季兴闻讯,因唐军已离开江陵,对自己的危胁减轻,便决定利用江陵在上游的优势,主动出击,亲率南平水军顺流而下,迎击楚军。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7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