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树欲静 风不止 十

2020-073

李嗣源、安重诲的一系列清除与前朝关系密切的人物,以及重建中央集权的行动,自然会引起境内各藩镇势力的警惕。继朱守殷之后,对此最忐忑不安的,是李存勖的儿女亲家,长期保持着半独立状态的义武节度使王都。

自亲家与女婿(李继岌)死后,王都就很担心:自己会不会遭遇池鱼之殃?从之后的发生的那些事看起来,这个担心正在越来越接近现实。豆卢革和韦说两个老宰相完蛋了,名声坏的朱守殷和名声好的任圜也同样跑不掉!孟知祥没事,是因为他实力强大,王都可没有同样的本钱,靠什么来保护自己?

当时后唐为了防备契丹的入侵,时常在义武镇东面的卢龙镇调派军队,而这些军队的调动往来,常常要途经义武镇的辖区。看着朝廷的军队在自己的地盘上来来往往,本就心虚的王都倍感不安:这不就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吗?把阴谋隐藏在日常惯例中,哪一天突然来个假道伐虢,自己可能脑袋搬家都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为此,每次中央军从义武过境,王都都要全程戒备,如临大敌。一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如此不友好的举动,使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忧心忡忡的王都向手下问计:要怎么做才能躲过大祸?王都的第一号铁杆心腹,当初帮他设计推翻义父王处直的和昭训认为:光靠咱们义武一镇,肯定是没法对抗中央的,可以学习上一个唐朝那些藩镇的成功经验,与其他藩镇私下串联,缔结盟约,组建对抗中央的统一战线。

王都认为这个办法值得一试,他首先向东面邻居,实力雄厚的卢龙节度使赵德钧伸出了橄榄枝,请求让双方的子女联烟,结为亲家。要说这王都的脑洞真不是一般的大,他难道不知道赵德钧已经有了一个远比他更显赫的儿女亲家?

关于赵德钧的亲生子女,相关史书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可能就是没有吧。因为他有一个非常重要,倍受宠爱的养子。很难想像一个大人物的亲生子女默默无闻,却把所有关爱都放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身上。

赵德钧的养子名叫赵延寿,他的亲生父亲本名刘邟,在后梁初年任蓚县县令。后来在一次战争中,刘守文的军队攻陷蓚县,身为刘守文部将的赵行实(即赵德钧)俘虏了刘邟美丽的妻子种氏夫人,以及种夫人所生的儿子。美人当前,赵行实禁不住食指大动,当即强娶了种夫人,并将她的儿子纳为养子,改名赵延寿(史书中赵延寿还出现过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叫赵延昭,怀疑是其兄弟,赵德钧的养子可能不止一个)。

少年赵延寿继承了其母的良好基因,生得眉清目秀,冰肌玉骨,有一种宛若美少女般的高颜值,可能类似于今天影视圈内那些圈粉无数的小鲜肉。除了过人的外貌,和嫁接的豪门出身外,年轻的赵延寿还通武略,善诗文,好宾客,智商与情商双高,完全可以去评选后唐十大杰出青年。

这样的优秀青年自然会是众多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也是少女的父亲们理想的女婿人选。最终,时任蕃汉总管的李嗣源依仗自己军界元老的身份,将自己宠爱的小女儿(后加封兴平公主)嫁给赵延寿。李嗣源称帝后,赵延寿成为附马都尉、汝州刺史,前程似锦。他的养父赵德钧也就成了后唐的皇亲国戚,出镇大藩,统领重兵,地位十分显赫!

树欲静 风不止 十一

2020-074

而现在,前朝皇亲想与本朝皇亲套近乎?怎么可能!王都极可能步朱守殷后尘的迹象已十分明显,除非赵德钧的脑袋让驴给踢了,否则他决不可背弃强大的老亲家李嗣源,转而和弱小的预备亲家王都站一道。很显然,那天赵德钧的脑袋没有与驴蹄发生过什么亲密接触,因此对王都满怀诚意的示好没什么反应。

王都选中的第二个结盟目标,是成德节度使王建立(朋友们还记得此人吧?李嗣源的最忠诚的老部下之一,当初魏州兵变发生后,他在镇州先发制人干掉李存勖派来的监军,护住了李嗣源的家眷)。王都之作出这个决定,大概是他听说:王建立虽然是李嗣源的旧人,却与朝中正得势的安重诲关系不好。

此前,安重诲为了打击有可能与自己争宠的王建立,不惜制造谣言捕风捉影,硬说王建立在私下与王都有勾结,可能心怀不轨!瞧瞧,你不想反,人家都要逼你反!任圜不就是这么死的,那不如真的和我团结一心,合力自救!而且你也姓王,我也姓王(王都其实原姓刘),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就让我们结为义兄弟吧!

王都的判断又出了大漏子,他可能并不十分清楚那件事的后续发展。当时,遭到诬陷的王建立非常愤怒,上疏李嗣源,请求入朝辩冤。正巧,李嗣源与安重诲的友谊小船正遇上第一次风暴,王建立的请求顺利得到了批准。

那么李嗣源与他的眼睛安重诲之间,究竟出了什么幺蛾子呢?这就有点儿说来话长了。从本质上讲,要怪安重诲的权利欲太强,不满足于已有成就,在斗倒任圜之后,还想把自己的手伸得更广、更长,甚至一定程度上把皇帝架空,这么做迟早会与并非虚君的李嗣源发生冲突。但如果从细节着眼,这次风暴的导火索,竟然是从李嗣源一次加强君臣互信的尝试开始的。

天成三年(公元928年),李嗣源的三儿子李从厚十四岁了,今天十四岁只能算个半大孩子,但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古人眼里,已经可以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李嗣源打算让他迎娶安重诲的女儿,也将这个意思透露给安重诲。安重诲自然挺高兴,免不了向自己的心腹朋友们炫耀炫耀,显示一下皇帝和自己非同一般的交情。

不想经安重诲一手提拔,被他视作左右手的孔循听到,当即就给安重诲浇了一盆冷水:“您现在身居枢密高位,已经得罪过不少人,不宜再与皇子结亲,否则会招至更多人嫉恨的。需知亢龙有悔,过犹不及,明智的人应该懂得进退。”安重诲听了这话,细细思量了一阵,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压住自己的欲望,婉拒了李嗣源,也给李嗣源心里留下了第一丝阴影:不愿和我结亲,是什么意思?

更让安重诲没想到的是:孔循之所以阻止这门婚事,并非出于对他这位恩公的爱护,而是想一步一步地取恩公而代之。等安重诲上勾之后,孔循悄悄派人结交此时李嗣源最宠爱的德妃王氏,让她在李嗣源耳边吹吹枕头风,将自己的女儿推销给皇子李从厚。

这位德妃王氏是个值得说一说的人物,她本是邠州(今陕西彬县)一个卖饼人家的女儿,自幼便天生丽质,长大后姿容绝美,闭月羞花,故而得到了一个比本名响亮百倍的绰号:“花见羞”,在众多的网上文章中,将她评为“五代第一美女”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总老师麦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第6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